投書:極右派翻轉歐盟? 有待觀察

邱志偉 2024年06月29日 00:00:00
由誰擔任下一屆歐盟執委會主席,以及新任主席決定選擇與哪些政黨合作,才會是未來歐盟政策走向的關鍵。(取自台灣駐歐盟兼駐比利時代表處網站)

由誰擔任下一屆歐盟執委會主席,以及新任主席決定選擇與哪些政黨合作,才會是未來歐盟政策走向的關鍵。(取自台灣駐歐盟兼駐比利時代表處網站)

歐洲議會選舉已於6月6日至9日完成舉行,此次大選結果可以看見極右派在一些國家像是法國、德國和義大利的政黨席次皆有增加趨勢,但這些極右派的崛起是否會對歐盟整體政策有影響,甚至是否可能形塑未來歐洲議會在立法上的策略以及特定議題走向像是在移民、綠色轉型和預算分配等,仍有待觀察,但此次歐洲議會大選結果仍有幾個值得觀察之處。

 

首先,此次大選,極右派在許多國家中贏得席次和政治勝利,法國是一個明顯的例子。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被外界認為是此次選舉中最大的輸家,由他所領導的中間偏自由派「復興歐洲」(Renew Europe)在此次大選中得票率僅有15.2%;而由瑪琳.雷朋(Marine Le Pen)所領導的極右派「國民聯盟」(National Rally)拿下31.5%票數,馬克宏也因此宣布解散國會,並將於6月30日和7月7日提前舉行國會二輪選舉。

 

除了法國,由義大利總理喬治亞‧梅洛尼(Giorgia Meloni)所領導的極右派「義大利兄弟黨」(Brothers of Italy)也在此次大選中在義大利贏得最多票,拿下27%得票率。另外,荷蘭、奧地利和德國的極右派支持者也有增長的趨勢。

 

以德國來說,極右派的「德國另類選擇」(AfD)在此次大選中崛起,AfD 15.9%得票率,15個席次,僅次於基督教民主聯盟(CDU)30%得票率,29個席次;而現任執政黨之一的德國社民黨(SPD)只獲得13.9%的選票,14個席次;另一個也是現任執政黨綠黨也只拿到11.9%,12個席次。其中,極右派的AfD在東德地區的得票率也最為顯著,AfD在勃蘭登堡、薩克森和圖林根這3州,不僅在此次大選受到歡迎,更值得一提的是,此3洲也將在今年9月舉行州選舉,目前AfD的民調也是遙遙領先,其意味接下來9月的州選舉,極右派的AfD一樣可能贏得勝利,執政黨可能又將再次受到挫敗。

 

然而,儘管外界認為極右派在此次歐洲議會大選贏得勝利,極右派也確實在一些國家中支持率提高,但在整體歐洲議會的極右派政黨 - 「歐洲保守派和改革主義者」(ECR)和「認同與民主黨」(ID)席次並未有顯著的增加。此次大選結果歐洲人民黨(EPP)仍然贏得最多席次,190席次,其成員也在13個會員國中勝出,歐洲人民黨(EPP)仍然是歐洲議會中的第一大黨、「社會民主黨」(S&D)第二、「歐洲保守派和改革主義者」(ECR)第三。

 

另外,由誰擔任下一屆歐盟執委會主席,以及新任主席決定選擇與哪些政黨合作,才將會是未來歐盟政策走向的第一個關鍵,才有辦法看出未來針對特定議題,像是氣候、移民政策以及下一屆歐盟預算分配等之立場與態度。而目前歐洲議會已同意歐盟執委會由現任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連任,接下來馮德萊恩還必須尋求歐洲議會議員支持,必須獲得720個席次中過半的支持。未來歐盟總體政策走向將在數個禮拜後才會更加清晰明朗。

 

※作者為立法委員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