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國誠專欄:施凱爾奇蹟──走在十字路口的工黨英國

宋國誠 2024年07月09日 07:00:00
施凱爾的政治口號:改變(Change),但與其說是改變,不如說是「保護」(protect),也就是保護眾多的弱勢公民,矯正社會分配不均的吸血體制。(美聯社)

施凱爾的政治口號:改變(Change),但與其說是改變,不如說是「保護」(protect),也就是保護眾多的弱勢公民,矯正社會分配不均的吸血體制。(美聯社)

基於一種帝國餘暉下剩餘的驕傲感,以及對區域經濟的錯打算盤,英國以「些微差距」(其實也是「巨大分裂」)的公投,脫離了歐盟。結果,原先懷舊式的帝國驕傲所剩不多,迎來的卻是「疲乏英國」,一如那「霧鎖倫敦」的景象。今年大選結果,工黨大勝保守黨,在650張國會席次中取得了410席,重新奪回睽違14年的執政權,這是英國人逆境求生的努力,也是一種體制不信任的表現,但也要看人權律師和刑事檢察官出身的新首相施凱爾爵士(Sir Keir Starmer)有何驚人政績?

 

「英獨主義」與「政怒症」

 

脫歐之後的英國,長期面臨三大內部困境:經濟不振、所得不增、福利不足,這包括通貨膨脹以及生活成本高居不下、移民問題及其社會衝擊、總體經濟萎縮不振、醫療與公共福利嚴重不足。這不只是保守黨「節衣縮食」政策的失誤,而是英國長期「角色誤置」(英獨主義)所積累的結果,由此造就了沮喪、不滿、失望的「憤怒公民」,形成一種「政怒症」(politics rage),同時也嚴重扭曲英國老牌的民主精神。

 

英國長期「角色誤置」(英獨主義)所積累的結果,由此造就了沮喪、不滿、失望的「憤怒公民」,形成一種「政怒症」(politics rage)。(美聯社)

 

這次英國大選,我稱之為「反對現狀的投票」,也就是「憤怒投票」或「不信任投票」,乃至於隱性顛覆了民主選舉的基本信條:同意權的行使。這次投票與其說是民主教義下「參與性認同」的表達,不如說是犬儒主義下對現行體制的「退出式抗議」-拒絕體制(anti-establishment)。這種情況應驗了老牌經濟學家Albert Hirschman著名的理論:「隧道效應」(the tunnel effect),一種公眾情緒從滿足到懷疑,再到憤怒和顛覆的動態過程。換言之,選舉不再是一種「授權」,而是「退出」(exist),類似「用腳投票」,也就是退出這個由政客(如保守黨的華麗貴族之風)所操縱的吸血體制,最終導致民主體質的下降。

 

施凱爾奇蹟?一場艱困之旅

 

施凱爾的政治口號:改變(Change),但與其說是改變,不如說是「保護」(protect),也就是保護眾多的弱勢公民,矯正社會分配不均的吸血體制,撲滅非法奢糜之風等等,包括如何在窘迫的財政條件下,大幅擴張包括醫療、保險、失業、教育、移民、清潔能源投資等等龐大的公共支出,特別是長期存在的「財稅破口」-富人逃稅與移民救助-兩大問題。我稱施凱爾為「路人甲首相」,也就是搭地鐵時可能不知身邊這位「眼鏡男」就是當今首相,親民有餘,但魄力不詳。面對英國的十字路口,不僅是這位「素人首相」的艱困之旅,也是「施凱爾奇蹟」的機會之戰。

 

我之所以傾向悲觀,是因為美國和法國的大選都表現出這種「退出體制」的特徵。儘管極右派的法國《國民聯盟》(RN)在國民議會第二輪投票中意外失利,但依然無法阻擋右派路線的抬頭;美國右派民粹主義(川普現象)的再度崛起,都說明了無論左右,都表現出「民主不滿」的趨勢。人們不滿於民主體制淪為少數政客從事權力遊戲和政黨惡鬥的競技場,人民則被丟棄路邊,成為「民主流浪漢」!

 

英國能否改變國際現狀?

 

在對外政策方面,英國表現的是一種「跟班外交」,尾隨歐盟與北約的路線,但又前後搖擺、舉棋不定,這顯示英國並未「實質脫歐」;雖然在歐洲政局上依然不可或缺,但角色明顯趨於邊緣化;既然身處歐盟之外,自然無法主導歐洲外交。在這種「二哥身份」之下,除非出現上述所謂「施凱爾奇蹟」-獨立而引領歐洲的外交路線-否則英國也難以改變國際現狀。

 

一國的外交路線取決於三大因素:綜合國力、政策選項、外部環境。英國國力雖然不再是昔日的「日不落國」,但歐洲大國地位並未減損。在政策選項上,英國充滿各種「不確定選項」,因而只能採取「懸浮外交」(floating diplomacy),視情境而權變、視機會而行動。在外部環境方面,俄烏戰爭依然是英國「不可承受之重」,在「濟弱扶傾」(利人損己)的壓力下,英國人民是否能夠容忍「外國災難的內部移轉」,還在考驗之中。

 

英國充滿各種「不確定選項」,因而只能採取「懸浮外交」(floating diplomacy),視情境而權變、視機會而行動。(美聯社)

 

可能成為「施凱爾奇蹟」的要素,包括這位英國新首相提出了「核遏制」(nuclear deterrence)政策,除了重視核能貢獻之外,還包括「以核抗核」-以核武自主遏制核威脅。除此之外,施凱爾還堅持高額的國防支出,堅持激進的綠能經濟(零石化)和氣候政策等等,這都構成了施凱爾的「改變之戰」!

 

英國的對中政策:軟平衡

 

儘管施凱爾多次提起「挺台脫中」的言論,但是「在野之言」畢竟不同於「在位之行」,在價值與利益的複雜糾葛之下,施凱爾的對中政策將是一種「軟制衡」(soft balance)戰略,在「綏靖中國」與「對抗中國」之間的遊走,一種限制中國強權與歐洲利益之間的平衡政策。

 

在當今國際政治上,面對中國這一個侵犯性的強權,不外三種策略:追隨、制衡與對沖,在三種方式中以「制衡」的難度最高。如果施凱爾要在對中政策上創造奇蹟,就必須善用包括「軟遏制」(soft deterrence)、「低度制衡」(limited balance)、「制度制衡」(institutional balance)、「價值制衡」(belief balance)以及「複合制衡」(multiple balance)等等組合性的「軟制衡戰略」,才能對付中國這一「狼性+賊性」的狡猾政權。若非如此,英國的對中政策只能是一種假性的「軟綏靖」。

 

施凱爾的「新工黨主義」?

 

大選剛落,目前還看不出施凱爾清晰的內外政策,但預期工黨極可能與左派的「自由民主黨」共組跨黨內閣(不是聯合內閣,而是政治責任有大小之別的主從內閣)來看,施凱爾能否構築一種「新工黨主義」-溫和工黨+激進福利主義(自民黨)-的新路線,擺脫英國政治的「隧道效應」,消除反體制的民主犬儒之風,以及應對中國對歐洲的侵蝕與滲透,就在於施凱爾能否實現「保護性改變」(protective change),既安內也攘外,而不只是調整保守黨的政策或選舉口號上的改變。

 

※本文作者為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中國問題與國際戰略學家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