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生育率也自改革開放以來降低不少,近年亦拼命鼓勵生育。(美聯社)
世上一些地區拚命壓制生育率,另一些地區拚命希望提升生育率。他們都沒有錯,但都是失敗居多。
以前的亞洲四小龍,發展起來了,今天沒有一個不是極低生育率。南韓生育率(婦女平均生產胎數)跌破警戒線,進入緊急狀態。香港地區生育率近年亦是低至 0.8 、0.9。(2021年數字,中國是 1.3,印度 2.03)
中國地區生育率也在改革開放以來降低不少,近年拼命鼓勵生育。中國內部男女失衡,多出三千萬男性人口。在大城市和農村世界,男女雙方在婚戀市場的權力比重是兩個世界。因為中國地理夠大,能同時揉合兩種極端。「中國男人求娶老婆禮金數字屢創新高」的新聞近 20 年並不少見,但同時農村還存在拐賣婦女的鐵鏈女事件。
香港特區近年通過輸入「中國專材人口」,填補 19 年以後急劇流失的人口,2022 年一度下降之後又恢復增長,但本地生育率低,新生代不足,各級教育機構是首當其衝的環節。學校收生不足要殺校等等,怎麼辦?
有議員竟然建議教育界要傳播「傳宗接代觀念」,因為他認為人類是有繁衍責任,大家要去逆轉年青人不婚不育的觀念…
這是相當唯心的口號式提倡。十幾二十多歲的年輕人,首先不說經濟情況如何、有沒有爸媽幫助,大概都會討厭生育是責任的說法。要讓年輕人討厭甚麼,最好的辦法就是由師長去強制和推廣。
在認識的年輕一代之中,大部份人都是不生育,因為男女雙方都自小認知或相信,生育和為人父母實為致命犧牲。沒有驚人的愛是不應該入場。他們覺得自己一代的人生本來就逆風,如果人生中出現了生育,恐怕階級和生活就會掉到更下層,自我發展的空間就更小。
這種「恐怕」沒有辦法用行政命令或者教育來消除。除了經濟問題,還因為這個資本主義現代世界,一切教育和文化都鼓勵我們以自己的權益為先,我們對自己的權利和自主性,比 100 年前的男女都敏感得多。
為了家庭而犧牲,在上一代有很多不假思索的例子,但新一代比較不可能。我們總是斤斤計較,害怕「自己」在關係中受到任何矮化,害怕自己必須像父母輩一樣被各種義務捆綁著人生。低生育率是經濟還是思想所致?可能是分不開的一件事。
無論男女,教育讓人看到人生的各種可能性,有百萬種值得追逐的事物,於是人們自然會為實現這些慾望而推遲生育甚至不生育。即使渴望生育和組織家庭是一種年輕人未能理解的正當慾望,成年人中年人將其推遲或者犧牲它的例子實在太多。
「現代」總是關注「此生」,祖先和後代都退出了。北美清教徒式的經濟國民思想,則是歌頌努力工作,為社會貢獻產值,以此榮耀美利堅和上帝。這些都是以「自我」為單位的思考方法。不同地區的人口通過曲折的現代化,多少也接觸或奉行這些思想。
不同中國以前講「傳宗接代」,以前的中國式社會,總是由形形式式的父親、家族和團體管治,人是在多重和複雜「關係」中的東西,不太將人視為「獨立個體」。因為獨自獵食的禽獸就是獨立個體,但也毫無意義。人和文明是因為人和人之間結成社會,建立關係。古人對文明的想法,總是有些集體或社群的意味。所以傳宗接代在當中確是成為責任,因為不然你怎麼報答父母恩。
但是到了近代,所謂「現代」的意識被發明出來,在西方,連國家這東西「理論上」都是被一個一個「個人公民」授權出來。所以你很難說服他們為了國家或家族期望去犧牲自己,多生兩個小孩吧。
即使四小龍政府對懷孕家庭推出不同的補貼,社會也要不斷訂立更多家庭友善的政策,但是生與不生之間的機會成本,相比起來實在更大。個人主義者總是很容易變成「最後一代」,而我們的時代精神是個人主義的。
低生育率一方面是全球經濟、已發展地區共同面對的經濟問題,不過也同樣反射了全球發達地區年輕人口對生育的想法:任何對自我權利或自由構成威脅的事情,包括婚姻和生育,很快就辨認出來。人腦子不發熱是不會結婚和生育,而教育就是嘗試讓人冷靜規劃自己的人生。一規劃,就很容易淋熄婚育的想法。
一問錢從何來,很多公家資助其實都是有限的杯水車薪。這種人口減少的趨勢超越國界,不是 18 世紀前後人口學家恐懼的地球資源被瘋狂增長的人口吞噬。今天是走入「已發展國家」行列的地方越來越多,人的生活越來越好,教育越來越高,思想越來越複雜,最後人口就自然增長不起來,有一個極限設置在當中。
大部份地區的人口都陷入停滯甚至衰退(歐洲)。在本世紀,反而是人口萎縮將會困擾著人類。
經常是政府提供慷慨「經濟誘因」,生育率都提不起來。2011 年世界人口踏入 70 億大關,其實當時已有中國媒體談到中國人口紅利將盡的說法,當時一篇《人民網》的評論倒是直白表示:
「人口上漲有慣性,人口下降也有慣性,這種慣性在常識看不到的時刻開始構築,一旦顯現出來,行政命令是無濟於事的。 因為你可以讓人不生孩子,卻無法強迫人生孩子。」
既然行政命令也不行,那麼學校的教育應該也是於是無補。那思想的趨勢太龐大了。
※作者為香港評論者/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