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明芳專欄:通縮加PPI衰退 中國電動車銷售卻大幅成長?

蔡明芳 2024年07月16日 07:00:00
由中國CPI與PPI的數據變化可以知道,中國經濟的現況確實不容樂觀。(美聯社)

由中國CPI與PPI的數據變化可以知道,中國經濟的現況確實不容樂觀。(美聯社)

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中國六月份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與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年增率,分別為0.2%與-0.8%。自今年二月以來,中國的消費者物價指數雖較去年高,但除了二月的CPI年增率達到0.7%外,其餘各月多在0至0.3%附近波動。換句話說,中國內需仍未看到復甦的跡象。就生產者物價指數而言,生產者物價指數為衡量國內生產者所生產商品(即國產品)離開生產場所時的價格變動,中國PPI已連續21個月負增長,顯示中國產品的生產價格也持續降低。由中國CPI與PPI的數據變化可以知道,中國經濟的現況確實不容樂觀。

 

雖然經濟成長率維持5%以上是中國政府今年努力的目標,但是,5%的經濟成長率目標與目前中國的經濟現況並不一致。由於經濟成長受到消費、投資、政府投資以及進口與出口的影響,因此,當中國國內存在通貨緊縮時,則其經濟成長的目標需仰賴政府的支出與出口來達成。值得注意的是,由於中國的PPI已連續21個月呈現負成長,在生產價格持續降低的情況下,若中國政府欲提高總生產市值,則只能倚賴廠商的生產量提高,且中國生產者的產量增加幅度需要可以高過價格下跌的幅度。因此,中國政府必須要可以有政策工具來鼓勵廠商持續生產並出口。

 

中國輸出過剩產能如同將通貨緊縮輸出至全球

 

在中國內需呈現通貨緊縮的情況下,儘管中國政府可以利用政策工具鼓勵廠商持續生產,但是,其結果即是在國內的生產遠大於國內的需求,使得這些生產過剩的產品持續出口到全球市場,進而導致中國的貿易夥伴國必須面臨中國產品低價競爭對各自國內產業的衝擊。更重要的是,在目前中國的政治環境下,中國無法再像過去一樣吸引外國投資與創造就業,中國有競爭力的廠商也因為全球供應鏈重組而增加東南亞、北美或歐洲的生產基地。因此,中國要擺脫通貨緊縮並不容易。若中國廠商的產能持續增加,則中國的物價要上漲也不容易,且會將通貨緊縮輸出至世界各國。

 

美國對中國產能過剩的貿易管制趨嚴

 

中國經濟衰退不代表全球的經濟一定會變差,但是,當中國因經濟衰退而持續將過剩的產量輸出至全世界時,中國的主要貿易夥伴國將會因其低價競爭而衝擊各國國內生產與就業。這也是美國持續呼籲七大工業國(G7)以及其他國際組織要一起對抗中國將產能過剩的問題輸出至全球市場的原因。美國與歐盟已經陸續宣布對中國電動車加徵關稅,同時,歐盟也在美國宣布對中國成熟製程晶片加徵關稅後,對中國傳統製程晶片產能可能進一步擬定新措施。不僅如此,美國政府在本月10日也宣布將對藉由墨西哥洗產地再出口至美國的鋼鋁產品課徵關稅,以避免其他國家藉由「美墨加協定」(USMCA)而透過墨西哥來規避關稅。由此顯見,美國政府對於中國產品低價競爭可能產生的傷害,非常重視。

 

最後,雖然美國與歐盟已開始對於中國不公平補貼所衍生的產能過剩產業加徵關稅,但是,在中國為了達到其經濟成長目標的情況下,產能過剩的問題仍會持續。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在本月10日公布的中國上半年數據顯示,中國電動車的銷售量為494.4萬輛,年成長32%。相較於中國面臨通縮與PPI的衰退,中國電動車的銷售量的成長幅度是相當大的。換言之,在中國經濟成長目標不變下,若中國生產者物價指數持續衰退,則中國生產過剩的問題將會持續影響全球經濟。

 

※作者為淡江大學產業經濟與經濟學系合聘教授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