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是在這般「浴血重生」的氛圍下重返白宮,或將更鼓勵川普把「美式男子氣慨」發揮到極致。(美聯社)
第九任美國總統哈里森(William Henry Harrison)是美國史上任期最短總統,在位自1841年3月4日到1841年4月4日,僅僅31天。當時官方報告指他病逝於肺炎。合理推斷,可能跟他就職演說時,不理會幕僚的建議,儘管天氣寒冷惡劣,仍執意在室外發表長篇演說(1小時45分鐘),並且刻意不穿外套、不戴帽子,活動結束當晚就重感冒有關。
雷根之前,哈里森以68歲年紀,成為美國就職時最年長的總統。競選期間,他的年紀屢屢被對手揶揄、嘲諷,他的黨(輝格黨)則反向強調哈里森軍旅生涯戰功彪炳,尤其是蒂珀卡努戰役(與美洲原住民的知名戰役)的英雄。雖然最長演說和最短任期讓哈里森為了扮演「硬漢」而成了某種政治諷刺,卻代表美國人確實普遍偏好具有「男子氣概」的政治人物(尤其國家領導人)。近兩個世紀以來,這種風氣文化甚少受到動搖,說它是影響美國大選的重要因素並不為過。
不容否認,川普的崛起,縱然伴隨著諸多言語挑釁、粗魯和無禮,但有為數不少選民就是喜歡他「夠man」,尤其能滿足傳統白人的脾胃。他也屢屢被拿來和尼克森相較,主要指向了兩人都具有「言詞激烈、令人畏懼」的特質,川普甚至代表了美國大男人主義(白人男子氣概)政治的復興。
2016年,川普對決希拉蕊,美國作家卡茨(Jackson T. Katz)就曾從「男子氣概」角度,切入分析希拉蕊的劣勢。環顧美國總統兩百年來為什麼從未出現女性總統,卡茨提出的解釋之一,正是美國總統競選活動,早已定型為辯論何謂男子氣概的舞台,每四年一次的大選,幾乎就是透過全民公投,去決定此刻大家需要什麼類型的真男人。
1987年,老布希競選總統時,《新聞周刊》曾在一期封面故事,寫到布希必須對抗個人的「懦夫因素」,這一標題讓他的幕僚緊張到不斷出面消毒,因為誰都清楚這一標籤對競選總統者的殺傷力。因而老布希任內發動波灣戰爭,某種程度遂被視為是在補償所謂「溫和共和黨人」的強硬作為,好證明自己一點也不軟弱。
雖然過去幾年,尤其歐巴馬執政時代,曾經試圖對「總統男子氣概」的定義做出調整,將之導向為一種善良、謙遜,有責任感的表現,而不是需要「到處吹牛」,就歐巴馬當時的說法是,「身為一個男人尤其意味著要照顧別人」,這一態度,自然也影響了民主黨在有色人種、移民、女性和LGBTQ 群體政策上的走向。不過,也正因為如此,再又刺激出傳統共和黨人借力使力,強調共和黨才是真男人的政黨,據此且不斷對照民主黨自由派的「軟性」。
相較於拜登兩次參選,都試圖將自己塑造為「溫暖負責的父親」(對老邁的正面運用),川普則從2016、2020到2024,唯一力求將自己打造成為最具男子氣概的人,以吻合美國歷史上對總統條件的重要認知。比起拜登,川普就算是提到自己家人,也從來不會流露任何溫柔面。
可以說,「男子氣概」一直是川普用以標榜自己是最佳總統人選的重要工具,今天,賓州遇刺,倒地後奮起,再面頰帶血地振臂高呼「fight」,不又印證了「川普就是美國男子氣概競賽文化的化身」。
6月底川普、拜登的早期辯論,因為拜登的氣若游絲,衝擊了民主黨人的信心,7月中川普遇刺脫險,則是大為提振了共和黨人的氣勢。此消彼長,就選情言,拜登只有更艱困。
連任失敗,捲土重來,競選期間且歷經震撼全球的刺殺風暴,川普一直以來所自信的「男子氣概」應該已經破表。第一任期,川普的硬式風格已經相當凸顯,如今,倘若是在這般「浴血重生」的氛圍下重返白宮,或將更鼓勵他把「美式男子氣概」繼續推演到極致。儘管美國大選還在進行中,但那樣的一個美國,值得我們現在就預先揣摩想像。
※作者為《上報》主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