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唯政治顏色論是非,政治盲從容易被仇恨動員操弄,扼慯民主,妨礙孕育具有民主與自主素養的公民社會,甚至危及民主大倒退。(攝影:陳愷巨)
2024年6月6日至9日,歐洲聯盟各成員國舉行議會選舉,選出第10屆歐洲議會議員,部分成員國也同時舉行國內各級選舉。初步結果顯示,各國極右翼和歐洲懷疑論政黨相較於上屆選舉贏得大量席位,而中間派和中左派政黨則遭受重創。
移民議題衍生仇恨政治,藉由選舉的催化在歐美逐漸昇華,民主信任度也在人民心目中下滑,更加速仇恨政治的蔓延。日前,美國右派種族主義總統參選人川普,在賓州演講時險遭槍殺。
在台灣,戒嚴期間的威權統治長達40年,統治者以屠殺、政治迫害鎮壓人民,228和白色恐怖製造了難以泯滅的仇恨。公務員、教師優先錄用「外省人」,鄙視「本省人」,榮民軍公教享有特權與福利,國會不能全面改選,萬年國會老賊成蔣政權的民意橡皮圖章。黨外運動民主先進甘冒生命危險,持續對抗,才逐漸完成解除戒嚴、解除黨禁與報禁、國會全面改選,及至建構社會福利及平權與民主。
民進黨是台灣的重要「本土政黨」,為了終結「殖民統治」,主張「台灣獨立,建立台灣共和國」並明列於黨綱,挑戰維護中國道統的國民黨。歷經20年,「台灣獨立」不再是禁忌,逐步成為國家認同主流。然而統獨依舊是政黨競爭的主要矛盾,甚至為神主牌,每到選舉如同不散陰魂般牽絆選局。民進黨也跟著國民黨以操弄族群矛盾來打選戰,因為挑起族群矛盾是成本最低的選戰謀略。
省籍意識隨民主化雖然淡化,但中國威脅併吞台灣與日俱增,並與倡揚統一的國民黨以「反台獨」相互唱和,統獨論戰反而升高;坐實「傾中賣台」行徑,讓民進黨順勢貼上「賣台」標籤。國民黨則反擊「台獨招來戰爭」,撩撥人民對戰爭的恐懼,來削弱民進黨的氣焰。相激相盪的仇恨政治,使台灣社會更難彌合。
藍營深信「反戰、統一,終究會勝利」,而綠營認為「維持現狀漸進,達到正常國家才有未來」。兩黨醉心於統獨之戰,皆無心以《國家願景》的宏觀視野,團結民眾,引領國家走向希望之路。兩黨都把「打垮敵對政黨」作為第一要務,浸淫於「統獨」摧敵致勝的醬缸,令人扼腕。
執政黨新政府至今未能針對民怨「貧富差距急遽擴大、世代貧困焦慮、放任房價狂飆、氣候暖化因應無方」等提出具體有效的施政願景,反而著眼於財團利益的經濟發展,幫襯光電建商掠地。而國民黨少有進步價值理念,近30年來未見具體讓人振奮的《國家願景》,其圖利財團行徑比民進黨有過之而無不及。兩黨因為缺乏願景號召力,一到選舉即打「負面選舉」,揪出學歷造假、醜聞、貪汙,再加工偽訊息抹黑對手,煽惑民眾,此低成本又能製造新聞焦點,是近年選舉致勝利器,兩黨競相仿效,可謂: 爛泥巴扶不上牆,沒遇到好瓦工。
兩黨死忠支持者只相信其效忠政黨的宣傳,是非判斷都以政黨顏色為依歸。藍綠的基盤民眾不願虛心傾聽對方見解,甚至至親好友不相往來。媒體也都選邊站,同一則新聞因媒體顏色、立場,報導就顯然不同,既隱匿真實又大肆抹黑對手政黨,自毀新聞公正性。
中國假新聞的認知作戰,再經台灣政黨加工的假信息,新聞真偽難辨,令人存疑。得比對國內外報導與可信賴專家的評論,始能初判真假,仍難免幾分存疑。這是公民社會的悲哀,若非個人經歷社會運動及參政的歷練,一般人隨著政治人物和名嘴撩撥,情緒起伏,則無從解析背後動機,洞悉真相。
鄭文燦涉貪事件,官員涉貪,移送檢調司法究辦,天經地義。但藍綠媒體評論迥異,藍營媒體繪影繪聲、加油添醋擴大成政黨陰謀論,派系鬥爭;綠營媒體則替鄭文燦抱冤屈,甚至牽扯是老共顛覆的陰謀。
台灣社會不從政策面檢討《政府資訊公開法》未能落實,以及《吹哨者保護法》推遲立法,使得貪汙者心存僥倖,貪汙事件不分藍綠不斷發生。排名世界最清廉的瑞典1766年就制定《出版自由法》,規定政府資訊公開。2009年,筆者拜訪瑞典司法部,負責政府資訊公開的專員Johan Modin說所謂機密是指國防、犯罪、醫療等正面表列的200多項外,其他的都不算機密,都可公開或申請閱覽。取得政府文件是瑞典人民日常享有的權利,即使機密資料公僕亦可自行判斷,若涉及公益相關,仍可主動向媒體發布,讓大眾知曉。雖不能把整份機密文件交給媒體,但可用口述傳達給媒體,以公共利益優先考量。
在瑞典,若公務人員不提供資訊給申請閱覽民眾,會被判「瀆職罪」。而台灣《政府資訊公開法》既無主責機關,也未定施行細則。許多屬原則公開的資訊也被訂為「限制公開」;公務人員刁難不給,也沒有罰則。和中國一樣雖有法律,只算民主看板,虛有其表。瑞典透明組織強調遏止貪污最有效的是從內部揭發,顯見制定《吹哨者保護法》的重要性,我國擱置立法院,延宕十餘年,一直未能立法,被譏為「貪汙者保護」法。
全球已有超過10個以上的國家,諸如美國、英國、澳洲、日本、加拿大、印度、愛爾蘭及紐西蘭等,均分別制定相關法律,藉以提供吹哨者舉發其組織內部不法,保護、救濟規範。歐洲議會也批准了「吹哨人保護指令」,禁止公共和私有部門對現任和前任員工進行直接或間接的報復。保護措施適用於員工、志願者以及為他們提供幫助的人,包括社會組織和提供證據檢舉的記者。我國若能儘速立法,才是檢討官員貪污的正面意義。
最重要的是「健全公民社會的養成」,瑞典教育重視思辨、獨立思考、理性討論能力的培養,公民普遍具有基本哲學邏輯能力。雖然政治涉及意識形態,對某政黨死忠支持,但不若台灣政黨信徒容易隨政客撩撥,如宗教般起乩,是非不明,老被仇恨政治操弄。
成熟的公民社會遇貪汙案,少因政黨愛好而偏袒,大都對其不齒,不管哪一政黨貪汙,都採「零容忍」標準以對,小貪汙也不放過,造就瑞典成最清廉國家。例如卸任的總理佩爾松,未依規定登記排隊,用特權優先租用辦公室被舉發,立即道歉退租。副總理莫娜薩琳,曾以公卡刷購香菸、尿布、奶粉物品,被媒體揭露而下臺;貿易部長馬利亞雇用非法保母、文化部長賽希莉亞被舉發16年未繳公共電視執照費,都立即道歉辭職。瑞典以道德標準審視政府官員,不像台灣貪汙者經司法審判定讞才受懲罰,假釋還能到處趴趴走。
馬前總統擔任台北市長時,遭檢舉以特別費中飽私囊,被查到一千五百張、總額近八十萬元的可疑小額發票。依特別費規定必須使用於公務所需的支出,原始憑證應註明用途或案據,而將馬市長起訴;歷經三審,被判無罪。嗣後,立法院為了結這「歷史共業」,修改《會計法》,一舉幫政務官、大學教授等總計六千五百多人解套。歷史共業成為「貪汙無罪」的代名詞。
台灣唯政治顏色論是非,政治盲從容易被仇恨動員操弄,扼慯民主,妨礙孕育具有民主與自主素養的公民社會,甚至危及民主大倒退。
※作者為前立法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