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段被湮沒的歷史因緣:「洪建全基金會」與民歌採集

李志銘 2024年07月26日 07:00:00
1978年2月,「洪建全基金會」贊助、「書評書目出版社」出版《中國民間音樂 第一輯:第一屆民間樂人音樂會選粹》黑膠唱片封面(左)與封底(右)。(圖片來源:作者收藏翻拍)

1978年2月,「洪建全基金會」贊助、「書評書目出版社」出版《中國民間音樂 第一輯:第一屆民間樂人音樂會選粹》黑膠唱片封面(左)與封底(右)。(圖片來源:作者收藏翻拍)

去年(2023)3月,我抽空前往台北羅斯福路的「敏隆講堂」觀看了「洪建全基金會」50周年紀錄片《造路者ROAD MAKER》公開首映。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影片中有一段訪談內容,拍攝小組採訪當年曾在「洪建全視聽圖書館」舉辦音樂講座的劉岠渭回憶道:「早年『洪建全基金會』其實做了許多原本應該要由政府來做的事.....」

 

這段話讓我不禁想起「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在他晚近(2022年)出版的回憶錄《激流與倒影》書中特別提到一位70年代台灣文藝界共同的精神導師俞大綱(1908~1977),昔日他在台北館前路上的「怡太旅行社」定期舉辦文藝沙龍講座,每每吸引了彼時一眾台北文青(包括林懷民、姚孟嘉、黃永松、奚淞、吳美雲、蔣勳和邱坤良等)經常前來聚會「聽課」。在那個「文建會」與「文化部」都還尚未草創的戒嚴年代,俞大綱本人也被譽為早年台北的「地下文化局長」。

 

平心而論,若以整體的貢獻度與影響力來看。我以為「洪建全基金會」在同時期(戰後70年代〜80年代初期)以各種多元形式協助(支持)推展台灣文化的種種作為,包括創辦「書評書目出版社」(1975〜1988)和《書評書目》雜誌(1972〜1981)、贊助「民歌採集運動」(1973〜 )與「雲門舞集」創作(1974〜 )、舉辦「洪建全兒童文學創作獎」(1974~1992)、成立「洪建全視聽圖書館」(1975〜1989)等,儼然就是名副其實的「民間文化部」!(官方「文化部」的前身「文建會」要到1981年才開始成立)。

 

1975年起,許常惠將「民歌採集」初步成果以〈台灣的民間音樂〉為題發表在「洪建全視聽圖書館」館刊《國際視聽月刊》創刊號與第二期,並把所有資料存放在視聽圖書館內,分為福佬、客家、山地三系。(圖片來源:作者翻拍1975年9月《國際視聽月刊》第二期)

 

其中值得關注的是,關於60年代「民歌採集運動」的部分,不只是早年身為主要採集者的李哲洋被後來的學院主流歷史論述所忽略,甚至就連長期贊助「民歌採集」諸多經費與活動的「洪建全基金會」也都一起被「隱形」了!(查詢文化部線上「台灣大百科」有關「民歌採集運動」的詞條內容也都完全沒有提到)

 

支持民歌採集:從「民族音樂中心」到「民族音樂研究室」

 

根據2021年「洪建全基金會」出版《洪觀時代:洪建全基金會50周年》一書記載:「1975年開始,基金會贊助許常惠調查與出版台灣傳統音樂研究」。

 

事實上,「洪建全基金會」最早贊助「民歌採集」相關工作,乃是從「洪建全視聽圖書館」正式成立的前兩年(1973年)就已經開始。

 

當時以許常惠為召集人,在籌備階段的「洪建全視聽圖書館」即已展開合作關係,陸續從當年(1966~1967)「民歌採集運動」工作成員大批採集回來的錄音資料當中,選擇了二百首較具代表性的台灣民歌,共分為福佬系、客家系及高山族等三個體系,其中高山族又包含阿美族、邵族、排灣族、布農族、賽夏族、魯凱族、雅美族、曹族(鄒族)、卑南族等,由許常惠、張炫文、楊兆禎、劉五男、呂錦明、王政義、丘延亮、史惟亮、李哲洋、陳揚等人將資料加以整理,並將初步成果以〈台灣的民間音樂〉為題發表在「洪建全視聽圖書館」館刊《國際視聽月刊》創刊號(1975年8月)與第二期(1975年9月)。

 

此後,「洪建全視聽圖書館」於1974 年更在史惟亮的策劃下,展開台灣原住民音樂影片的拍攝工作。第一部影片即選定以賽夏族「矮人祭」為主題,由史惟亮負責編導,並請台視攝影記者莊靈擔任攝影。

 

及至1977年,透過許常惠的奔走聯繫,「洪建全基金會」出資成立「民族音樂中心籌備委員會」,地點就在「洪建全視聽圖書館」,成員包括時任行政院政務委員的陳奇祿、畫家藍蔭鼎、民族音樂學者呂炳川等。

 

根據當時媒體報導,經過一年的籌備工作之後,館方(「洪建全視聽圖書館」)認為,基金會只是個民間團體,這類負有重大使命的工作應該由政府來做。在現有人力、財力的考量下,館方後來決定,將原本預計成立的「民族音樂中心」改以較小規模的「民族音樂組」替代。起初由實踐家專音樂科主任呂炳川負責策畫「民族音樂組」的實際工作,不久呂炳川卻又因故退出,最後改由許常惠指導、呂錘寬執行的「民族音樂研究室」(1978年)專職收集台灣各類民間音樂,並且進行抄譜加以整理。

 

贊助舉辦「民間樂人音樂會」出版現場錄音唱片

 

除了支持民歌採集工作並創設「民族音樂研究室」之外,自1977年起「洪建全基金會」也開始贊助舉辦一系列「民間樂人音樂會」。

 

話說1977年4月,許常惠邀請俞大綱、陳奇祿、辜偉甫、劉鳳學、呂炳川、林二、林懷民、施叔青等人發起籌設永久性的「中國民族音樂中心」,請俞大綱擔任籌備委員會主任委員。並於4月20日當天下午7時30分,由「滾石雜誌社」和「稻草人西餐廳」聯合主辦,在台北市實踐堂舉行「第一屆民間樂人音樂會」,策畫人為:許常惠、張照堂、林二、向子龍、陶曉清及段鍾潭六人。

 

之後,從1977到1982年間,「洪建全基金會」每三個月固定支持舉辦一屆「民間樂人音樂會」活動,合計總共舉辦了二十一屆,並以音樂會的收入作為籌設「民族音樂中心」的工作基金,彼時亦由基金會所屬「書評書目出版社」將前三屆現場實況錄音製作發行為三張黑膠唱片專輯(1978年),這些唱片錄音都是由民族音樂學博士呂炳川偕同助手胡倉金在「民間樂人音樂會」現場採錄。此三張唱片專輯演出內容分別羅列如下:

 

《中國民間音樂 第一輯:第一屆民間樂人音樂會選粹》

 

陳冠華演唱台灣福佬民謠〈百家春〉、〈三聲無奈〉、〈丟丟銅仔〉、〈桃花過渡〉、〈江湖調〉(勸世歌)。

陳達演出恆春民謠說唱〈思想起〉、〈五空小調〉。

賴碧霞演唱台灣客家民謠〈送金釵〉、〈跳酒〉、〈剪剪花〉、〈老山歌〉、〈平板山歌〉、〈山歌仔〉。

 

《中國民間音樂 第二輯:第二屆民間樂人音樂會選粹》

 

楊錦池演唱、程松甫伴奏〈蘇州彈詞:戰長沙〉。

馬元亮演唱、顧振聲伴奏〈北平單弦:杜十娘〉。

「魯聲國樂社」演奏〈山東民兼音樂:王婆罵雞〉。

 

中國民間音樂 第三輯:第三屆民間樂人音樂會選粹》

 

「陳慶松子弟團」演奏台灣客家八音鼓吹音樂〈鐵緞橋〉、〈六板〉。

民政廳「山地歌舞訓練班」學員演唱台灣山胞民謠〈撿蝸牛歌〉(阿美族)、〈豐年祭散會歌〉(阿美族)、〈撿蝸牛歌〉(阿美族)、〈曹族小調〉(曹族,今稱「鄒族」)、〈年輕人之歌〉(曹族,今稱「鄒族」)、〈情歌之一〉(泰雅族)、〈情歌之二〉(泰雅族)、〈雅美舞曲〉(歌部分屬於阿美族)。

「羅東福蘭社」演奏北管〈排場:三仙會(福祿壽)〉。

 

此外,「洪建全基金會」亦曾於1978年4月委託民間音樂學者李哲洋(1934~1990)進行台灣童謠調查研究,部份成果發表在《雄獅美術》第92 期(1978年10月)及第95 期(1979年1月)。

 

1979 年在許常惠的策劃下,甚至還曾經邀請民族音樂學者呂炳川及其學生呂錘寬等籌組工作團隊,陸續前往鹿港新祖宮「雅正齋」與龍山寺「聚英社」進行實況錄音及錄影工作。當時除了錄製鹿港的南管音樂外,工作小組也拍攝了鹿港民俗節的傀儡戲、皮影戲,可惜該錄影資料,隨著「洪建全視聽圖書館」逐漸轉型與結束經營之後,至今已不知下落。

 

※作者為作家

 

關鍵字: 洪建全 民歌採集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