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綱「政策效能引擎」 氣候變遷委員會為關鍵產業用電找解方

仇佩芬 2024年07月26日 15:18:00

由賴清德總統親自擔任召集人的「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因颱風延期後預計於8月上旬召開首次會議。(資料照片/王侑聖攝)

由賴清德總統親自擔任召集人的總統府「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因颱風延期後預計於8月上旬召開首次會議。由賴清德親自核定的委員及顧問名單,除了負責擬定政策並執行的部會代表之外,產業界代表納入用電量最大的半導體產業、成長中的AI產業,以及有能源轉型需求的傳統產業;公民團體橫跨台灣環境運動的不同世代,以及來自不同學術領域並長期關注永續發展議題的學者專家,希望透過充分的對話,為台灣找出合適的能源組合。

 

 

委員會跨立場、跨世代、跨領域結合 非官方委員占六成五 

 

賴清德在就職屆滿一個月時宣佈,將成立「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3大任務型委員會,由他親自擔任召集人。其中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成員經過颱風一度延宕之後,預計將在8月上旬召開。

 

做為三大任務型委員會的先發,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召集人由賴清德親自擔任,3位副召集人分別是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中研院院長廖俊智、和碩聯合科技董事長童子賢。委員會的成員及顧問名單也由賴清德親自核定,包括政府機關代表8人、產業代表6人、公民代表6人、學者專家4人,總計委員24人,顧問2人分別為李遠哲、簡又新。

 

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董事長簡又新(圖)和李遠哲,擔任這次「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顧問。(資料照片/葉信菉攝)

 

府院人士表示,在委員會成員中,非官方委員有18人,比例達到六成五;除了負責決策及政策執行的相關部會擔任政府機關代表,產業界代表涵蓋用電量最大的半導體產業、成長中的AI產業,以及同時追求穩定供電及能源轉型的傳統產業。

 

而在公民團體方面,則納入台灣環境運動的不同世代,各自有其優先關切的環境議題;學者專家則分別來自人文、科學、能源、醫療等不同領域,均長期關心環境永續議題。府方幕僚表示,從委員會組成可以看出,賴清德希望以跨立場、跨世代、跨領域的結合,擴大社會參與,而這也正是三大委員會的首要任務。

 

 

 

 

彭啟明、曾文生率先報告 談台灣氣候變遷及電力衝擊

 

賴清德賦予委員會的第二項任務,則是社會溝通。幕僚表示,委員會並非官員與專家關起門來討論,而是參考過去幾年總統府「原住民族歷史正義與轉型正義委員會」及其他任務型委員會的模式,每一次會議從開場的總統致詞,到部會及專家的專題報告,都會透過直播向社會公開。

 

而在專題報告之後,為了讓與會者能夠暢所欲言,並且進行充分的資訊溝通及意見交流,會議將進入閉門形式;待會議結束之後,再由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總統府副秘書長張惇涵,與相關委員代表出面舉行記者會,轉述會議內容及總統意見,並接受媒體提問,希望以此方式強化社會溝通。

 

以即將召開的首次會議為例,將由環境部長彭啟明及台電董事長曾文生提出專題報告,說明台灣面臨的氣候變遷衝擊,及電力供應的挑戰。而在會議結束後,彭啟明、曾文生也將一同出席會後記者會,回應輿論議題。

 

首次會議為由環境部長彭啟明及台電董事長曾文生(圖)提專題報告,說明台灣面臨氣候變遷衝擊及電力供應挑戰。(資料照片/王侑聖攝、美聯社)

 

 

直播+記者會回應 三大委員會將成重要政策溝通平台

 

府方人士指出,委員會同時將扮演「政策效能引擎」的角色,若委員會達成結論或共識,將會交由行政院列管並由相關部會分頭執行。府方人士表示,每3個月開會1次的委員會,定期將行政部門做的努力向國人報告,並藉由向公眾報告進度,管考執行情況,這也是委員會發揮政策效能引擎功能的方式。(責任編輯:許雅慧)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