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中共軍機經常飛越海峽中線或進入臺灣防空識別區,並派遣無人機飛越臺灣領土,這都增加衝突的機會。(美聯社)
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中國研究主任白明(Jude Blanchette)、約翰霍普金斯高等國際研究學院(Johns Hopkins School of Advanced International Studies)教授白蘭斯(Hal Brands)近日共同撰文,分析中國可能用欺騙、混淆和漸進切香腸式的戰術改變台海現狀。
文章指出,其中任何一種方式都有可能失敗,也會為中國帶來極大風險。北京只有在其他較緩和的策略都失效後,才會增強脅迫臺灣的強度,有可能在未來幾年發生。獨裁者的決策往往與理性相悖,理解中國可能怎麼做,才能有因應策略。
學者分析的第一個情境是,如果北京認為臺灣由民進黨長期執政、或者台海情勢很可能出現重大改變,例如臺灣宣布獨立、或臺美建立防禦協議,就會企圖暗殺臺灣的領導人,製造混亂機會,派「安全協助」來穩定臺灣局勢。
北京也可能對臺實施海上封鎖,測試美國的容忍度、對臺美雙方造成壓力,使雙邊關係脆弱化,讓臺灣民眾知道已經被孤立。這個做法可凸顯美國能幫助臺灣的有限,最終會讓臺灣在壓力下屈服。
學者分析,中國可能透過奪取臺灣外島的策略,測試臺美的風險承受能力,並且暴露美國對臺承諾的可信度和限制。因為規範美國對臺安全承諾的《臺灣關係法》涵蓋臺灣及澎湖群島,不包括金門、馬祖、南沙、東沙群島等外島。
中國也可能製造「假旗行動」的緊張情勢,目前因中共軍機經常飛越海峽中線或進入臺灣防空識別區,中共也派遣無人機飛越臺灣領土,這都增加衝突的機會。萬一雙邊船隻或飛機意外碰撞,中國可以捏造為臺灣「挑釁」,加上全面宣傳假消息,將責任推給臺灣,作為攻擊臺灣軍事設施的藉口。
文章指出,從這些可能的情境可以檢視臺灣和美國面對的挑戰。對臺灣而言,確保內部安全、政府在遇到重大危機能持續運作,和反艦導彈、水雷等武器庫存一樣重要。美國則需要擴大嚇阻,不只是嚇阻中共武力侵臺,也要嚇阻中共利用創新戰術侵蝕臺灣的主權和美國的信心。
美國之音報導稱,面對台海局勢緊張,美智庫「美國外交政策全國委員會」(NCAFP)29日公布一份美、中、臺三方學者舉行閉門會議後的報告指出,北京與臺北的第一優先要務就是減緩緊張局勢並營造互信,「雙方有必要進行直接溝通,恢復兩岸對話,對創造減緩緊張關係的空間至為關鍵」。因此,北京與臺北應該盡快恢復海基會與海協會的對話與合作,「在當前的政治環境下,越是安靜的接觸越好」。
其次,北京與臺北也應該致力於恢復兩岸觀光和民間交流,而且這些民間的交流是重新建立連結的重要管道,應該在沒有預設條件的情況下進行。
報告也提到,基於目前臺灣內部政治分裂的情況,民進黨、國民黨及民眾黨應該在立法院內就現實各項議題上合作,建立3個政黨之間的信任。
報告建議,美國與志同道合夥伴應該尋找途徑告訴北京,臺灣在國際組織的特定角色,這也是為了有助於全球衛生與公共安全。此外,北京透過在聯合國的作為來重新界定其他國家的台海政策,只會遇到國際社會的更大回擊。
最後,隨著美國總統選舉逐漸接近,美國學者敦促各方加強溝通,以防止無意間引發危機。總體而言,有關台海議題的外交努力成功地保持和平,過去45年來的做法已被證明是有用的,因此也不應該有根本性的改變。
報告說,與會學者們都強調兩岸直接交流的重要性,「兩岸領導人都應該看清,雙方的接觸是避免危機的關鍵,華府也應該繼續強調對台海兩岸建立直接溝通管道的支持」。
※本文轉載自《看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