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時代的戰爭講求的是火力,決定火力優勢的是武器性能,更重要的是彈藥量。(圖片摘自國防部發言人室臉書)
影視劇「零日攻擊」前導片引發了一波對台灣臨戰狀態下軍事、社會、與政治問題的熱烈討論。川普要台灣付保護費的言論也再度引發一波疑美論,歐布萊恩說台灣國防預算應提高到GDP5%,輿論譁然。又據華盛頓郵報報導,國防部長顧立雄表示,設備及教官不足,使後備軍人訓練專業化進度緩慢。報導中說,今年服兵役的人數不足,未能接受操作無人機、刺針飛彈等新式訓練。種種問題重燃軍界對後備戰力問題的各種質疑。但這些陳年老病,並非質疑便可化解,而需更深入探究這些毛病存在的成因與概念,並提出解決之道。
最根本的問題是,許多國軍高層,尤其是陸軍將領,至今沒有認清什麼是「後工業時代」戰爭?觀念仍停留在「前工業時代」,相信人力而不相信技術,最明顯的例子就是不肯放棄刺槍術,與不讓單兵步槍普遍裝上皮卡汀尼導軌與放大倍率瞄具。刺槍術是典型農業社會時代的殘留物,那是窮國沒有辦法中的辦法。抗日戰爭中,平均8-10個中國兵,才能換到一個日本兵,因為國軍缺乏子彈,只能近身肉搏。二戰中的日本兵,刺槍術精湛,但萬歲衝鋒在美軍的機槍前成片倒下,同樣劇情在韓戰中又不斷上演,只是這次倒下的是中國志願軍。前工業時代軍隊計算的是人力。因為冷兵器時代人力幾乎就是優勢保證,但工業時代講求的是火力,決定火力優勢的是武器性能,更重要的是彈藥量。韓戰美軍有所謂「范弗立德彈藥量」,這是他在打血嶺時創下的紀錄,9天約打了36萬發砲彈,平均每門砲每天要打掉320發。在俄烏戰場上的激戰期,烏軍每天約要打掉9000~10000發砲彈,俄軍則是烏軍的3-5倍。
彈藥量問題不只繫於軍火工業生產能量,更依賴有效的後勤物流將砲彈送到每門砲手上。在軍火工業方面,美國每月生產155砲彈約1.5萬發,遠不夠前線消耗,美國國防部要求提高產能5倍,達7.5萬發,但俄羅斯卻能每月生產25萬發。美軍的後勤一向是有名的,烏軍也在北約指導下,改善了傳承自俄軍的後勤系統,如此方能勉強打個平手。美軍單兵的標準彈藥攜行量(一個基數),是七個彈匣210發,背包裡可能再攜帶一個基數。國軍是5個彈匣150發,火力持續能力就比美軍少了一個檔次。加上美軍普遍讓士兵在槍上裝內紅點、倍率鏡等瞄具,遠程射擊精準遠高於國軍的機械式覘孔,戰鬥效率又輸一次。
其次,機械化或工業化的裝備,例如裝甲車輛、機砲、戰機等,愈精密的裝備就需要愈頻繁的保養與維修,而這些維修不止需要零件,更需要大量技術人力。二戰美軍男性人力多半上了戰場,後方由女性工人進行生產,但戰場上的技術人力也沒閒著,多半要承擔保養與戰場改裝的工作。曾有人問美軍,為什麼死也不為戰車換裝自動裝彈系統?硬要維持四人戰車編組?士官長笑著說:「這樣保養維修時可以多一個人力。」高精尖裝備的問題不只是買的時候貴,更貴的是「養」。
所以,邱部長時代那種「全軍整齊劃一」的概念,落到後備部隊的召訓時,便產生許多光怪陸離的現象。有空軍的保修士,召訓時叫他到基隆報到,就發給他一支槍當步兵去行軍。為什麼不讓他回原單位報到,補充戰時保修人力,認識與熟悉新裝備的操作方式與保修程序呢?不只空軍,海軍艦艇兵、砲兵、裝甲的狀況亦是如此。顯然後備召訓時,並沒有將專技人力與作戰人力區分出來,造成了顯著的人力資源浪費。老將軍們仍然沒有脫離前工業時代那種,以人肉填補戰線空缺的概念。教召兵員們會抱怨,不是沒有原因的,因為他們身有專長,但老將軍們只需要人肉沙包。
換句話說,後備部隊召訓,需要的不是人人都會射刺針飛彈、紅隼火箭、或飛無人機,而是事先充份做好職業專長調查與軍事技能調查。前者可以由教召員申報現行職業,後者軍中自有服役紀錄可供調閱,召訓時可由電腦媒合,真要做起來並不困難。如此,資訊工程師與通訊工程師可以分發去管電腦、無線電、與各類電子系統。木工、建築工、水電工、怪手司機可以支援陣地構築。卡車司機與物流從業者直接轉入後勤運輸。有無人機執照者去飛無人機,人力不夠就再補一個人當學弟。後工業時代的戰爭,是由一連串專門技術所組合起來的專業團隊搭配作戰,而不是人人抄步槍填戰線的前工業時代戰鬥。美軍在阿富汗,大約只有三分之一人力是戰鬥部隊,三分之二都是後勤支援或其他軍事勤務的支援人員,這是後工業時代的部隊特徵。先把這個比例搞清楚,才知道怎麼配置人力。
再來,戰鬥人力仍然不夠,那要怎麼辦?首先要問的是,為什麼不夠?因為備多力分,無所不備則無所不分。戰時國軍既要守一線,又要保衛後方,人力當然不足。國軍為什麼不能組建志願性的國土防衛部隊(TDF),用以守備交通要道、民生基礎設施、生產基地、住民地保全、或支援各類軍事勤務?TDF並不需要年齡限制,設置交通檢查哨亦不需要整個班的專職軍人,配發基本單兵個裝便可。如果需要協助城鎮防空或反空降/反機降,配發若干刺針飛彈,大量裝配防空機砲與機槍,也就有相當能力足以自衛。當這些人力填補掉後方空虛的漏洞,專職戰鬥部隊便能集中力量應對當前敵軍。我們是守勢作戰,不需要每個人都去行軍500里,咱們沒有要反攻大陸啊?
總結而論,「打裝編訓」一路算下來再推回去,我們需要的是有效運用後備人力的各種專長,而非把所有人都當成牆上的一塊磚頭,通通發把槍去做一樣的事。後備部隊應是要塞守備的主力,常備部隊才是機動打擊的主角,「打裝編訓」一路算下來,後備部隊便該有不同的裝備,與不同的訓練,而非裝備比較爛的次級人力。例如既然住要是守備任務,是否該配發更多的機槍、機砲、迫砲等火力,加強建工班等陣地構工能力,與彈藥補給供應能力?搞清楚後備部隊定位,許多爭議便自然消失,工作目標也就更清楚。往下延伸,兵員召訓的專長需求也將一一浮現,作業需求與專長媒合也就更容易,召訓課目可以順利排出,而被召訓兵員也更清楚知道自己未來要擔負什麼任務?接下來,就是國防部需要儘速生產足夠裝備,讓後備部隊有充足的武器與彈藥,擔負作戰任務。
簡言之,後工業時代的軍隊,不論常備或後備,需要的都是一整套嚴密目標管理下的作業流程,像工廠產製流程一樣,從原料、機器、模具、品管環環相扣,而且是各種專長項目搭配分工,整合運作。那不是川普那種商人講的那樣,好像多花點錢就可以買到一切。更不是文人墨客或政戰人員所宣傳的,只要團結一心,同島一命,精神戰力就足以戰勝一切。一支軍隊就是一個龐大的工廠,重點是做出來的成果,而不是設計圖有多漂亮?只有掉換到工業產製思路,國軍與後備部隊的種種問題,才得以排除解決。這是個管理問題,而不純是軍事問題,更非政治問題,而這個管理難題,才是顧部長最需要頭痛的問題。
※作者為前親民黨文宣部副主任、專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