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書:強調林郁婷小時候「像女生」也是多餘的

蘇姵亘 2024年08月09日 00:02:00
無論林郁婷是否曾經符合女性該有的樣貌,都不會被流言所擊倒。(美聯社)

無論林郁婷是否曾經符合女性該有的樣貌,都不會被流言所擊倒。(美聯社)

近期,台灣拳擊選手林郁婷和阿爾及利亞選手哈利夫(Imane Khelif)的性別爭議從J.K.羅琳(J.K. Rowling)的一篇推特文發酵,在各界引發廣泛討論,而此事也讓國際拳擊總會(IBA)與國際奧委會(IOC)之間的矛盾浮上檯面。

 

J.K.羅琳一直被認為是反對跨性別的激進女性主義人士,其甚至曾用「有月經的人」來代指女性,認為跨性別女性,因沒體會過生理女性的身體經驗與社會壓力,所以沒資格認為自己是女性,而備受爭議。但回到此次事件本身,林郁婷本就是生理女性,並非跨性別,憑什麼僅靠其身材外貌,不符合傳統社會規範下女性該有的樣子,不夠「女人」,就該被質疑性別身分?

 

台灣公視記者林曉慧在8月5日國際拳擊總會上提問國際拳總主席克列姆列夫(Umar Kremlev):「若兩位選手早已在2022年被檢測出問題,但國際拳總未通知他們結果,也未要求他們提供資料,那麼他們如何能在2023年世錦賽前證明自己是女性?」克列姆列夫對此回避了問題,他跳針稱「我很尊重中國,中國是我最愛的國家,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此說法引發了更多疑問。

 

筆者認為林郁婷很可能是政治角力下的犧牲品,在事情引發喧然大波後,克列姆列夫不願就事實進行討論,也並未拿出過去測試的證明,反而用政治宣示來打性別戰爭,在運動競技場合宣揚其個人的政治理念,筆者認為這背後,很難讓人不懷疑有中國政治勢力介入,才會在面對記者提問時,答非所問,強調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根據2017年《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的研究,女性運動員的睪固酮水平較平均值高,這與後天訓練和飲食自律有關。2020年《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and Physical Fitness》的研究也顯示,部分女性運動員的睪固酮水平會較一般女性的正常水平來得高。2018年《Science》和《Nature Communication》的研究則證實,天生擁有陰道和卵巢的女性仍可能擁有XY染色體。由此推斷,性別不能僅憑外觀、荷爾蒙指數或染色體來判定。現代醫學研究表明,單看睪固酮濃度或染色體可能會與事實有落差。因此,國際拳擊總會的性別認定標準和報告解讀不僅令人質疑,也證明其僅依賴基因或荷爾蒙測試來判斷生理性別的方式,是不夠全面且有改善空間的。

 

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Thomas Bach)也公開支持兩位選手,強調她們作為女性出生、成長並參賽,身份沒有任何疑問,呼籲外界停止針對她們的仇恨言論。國際奧會發言人亞當斯(Mark Adams)於8月3日受訪時也強調,所有參加女性項目的運動員都符合比賽資格,「兩人的護照上顯示是女性,那就是女性。」

 

筆者認為,基於生理上肌肉、骨骼成長的差異,在運動賽事場域,基於公平性,生理性別是必須納入考量的因素。但社會文化對於社會性別應該如何展現,還是存在難以拔除的偏見。我們能看到台灣許多媒體,在協助澄清林郁婷是女人時,會翻出他小時候穿過和服、化過妝、長頭髮等畫面,用來證明他符合女性該有的樣貌,藉此證明林郁婷是真正的女性。但此種做法無異於是在鞏固父權社會對於女人形象的框架,筆者認為無論林郁婷是否曾經「像女生」,都不會被流言所擊倒,更不需要過往的那些片段,來證明他的實力與運動家堅韌的精神。

 

筆者認為在台灣,任何性別該如何展現自我,都不應該被社會所建構,在打破性別刻板印象這條路上,仍須努力。不論是否在運動場域上的女性,都能自在地展現出自己的能力與精神,綻放屬於自己最美的姿態。

 

※作者為大學生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