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懶人包】氣候變遷委員會4個小時冗長會議 「核電延役、碳費、缺電」重點一次看

上報快訊/呂品逸 2024年08月09日 16:23:00
氣候變遷委員會昨天進行4小時冗長會議,會後取得多項共識。(資料照片/總統府提供)

氣候變遷委員會昨天進行4小時冗長會議,會後取得多項共識。(資料照片/總統府提供)

為了因應全球暖化、氣候變遷,賴清德總統上任後成立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昨天(8日)首度登場,因過程中討論熱烈,演變成4小時的冗長會議。《上報》也整理出會議全程的各項重點,讓讀者能一次就了解。

 

賴清德:「非核家園」並非民進黨的意識形態

 

賴清德一開始的致詞時就表示,近日核能相關議題又被放上檯面討論,但這個議題並非「擁核」或「反核」的是非題,而是多元的選擇題、或更加複雜的複選題,並強調:「『非核家園』不是民進黨的意識形態;『永續發展』才是朝野、不分政黨為國家共同打拚的目標。」

 

對於氣候變遷產生的衝擊,賴清德裁示持續調整因應機制、公部門優先進行低碳轉型、各方面預防極端氣候並提早做好準備;至於電力的議題,賴清德則表示,台灣未來將面對包括供電穩定、系統安全、減碳加速等3個課題,希望台電能加緊趕工,行政部門及地方政府與社會大眾一起支持。

 

不過總統府今天(9日)也強調,賴清德的發言並非指「非核家園」的政策轉彎,而是把「非核家園」寫進《環境基本法》是當年朝野的共識,這也是國家的法定目標,並批評在野黨只會操弄政治口水,並非理性、務實、科學的態度。

 

賴清德(中)在會中裁示台灣未來將面對包括供電穩定、系統安全、減碳加速等3個課題。(資料照片/總統府提供)

 

積極發展再生能源 建立透明資訊平台

 

總統府副秘書長張惇涵昨天在會後也轉述,本次委員會中共取得2項共識,第一是在發展與永續、變遷及調適間取得平衡,並積極發展再生能源;第二則是政府對於各種能源應充分揭露資訊,建立共同且真實的資訊平台,讓台灣社會有一個可以理性討論的基礎。

 

曾文生坦承 未來3年夜間供電「有點緊澀」

 

台電董事長曾文生昨天在氣候變遷委員會上,針對台灣電力的發展做報告,表示台電未來將面臨用電成長率倍增、需求型態改變等困難。此外,曾文生也分析,全台多處新闢科學園區,所以今年至2027年間,新竹和高雄是用電增加最主要的區域,2028年後則會是台中。

 

台電為了因應,正在興建的天然氣發電機組預估2026年完工;大林電廠、通霄電廠的招標則會在今年陸續啟動,而替代燃油、燃煤的計畫也在加入進行。雖然如此,曾文生表示,預估至2027年,用電量會成長至338萬瓩,因此供電壓力最大應該就是這幾年,大概會維持備用容量率7%至8%,相對來說是「有一點點緊澀」的狀況。

 

 

童子賢:挺核電並非反綠電

 

氣候變遷委員會顧問李遠哲、以及副召集人童子賢,被外界視為2大擁核代表。李遠則昨天發言簡短,內容並未提及核電;而童子賢則表示,理想和現實有一定的差距,氫能、潮汐、太陽能等發電方式,只要不排碳都很珍貴,因此才會呼籲核二、核三延役,並強調他是要讓大家重新思考核能對氣候變遷的貢獻,不要解讀成反對綠電。

 

 

碳費將上路 彭啟明:初期只會針對500大企業

 

彭啟明在氣候變遷的報告中預告,環境部將會在8月底通過相關法案,讓台灣進入排碳有價的時代,最快今年底就會讓碳費機制上路,但中小企業先別擔心,初步會從500大企業開始做起,下一個階段才會「以大帶小」,最後則讓碳訂價機制上路,以總量管制的方式進行碳交易。

 

(延伸閱讀:環境部火速預告「碳權交易子法」草案 明年可望開徵碳費)

 

民間、業界皆同意推動能源轉型 各領域應理性討論

 

氣候變遷委員會不僅有政府官員,更有產業、公民、學者專家等參與,在昨天的會議中,各界都同意台灣要積極地進行能源轉型,其中地球公民基金會董事長李根政表示,工業界的碳排大戶應該要負起責任,政府也應責成六都有所作為。

 

而產業代表、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全球行銷長曹世綸,除了建議繼續推動再生能源外,也指出目前台灣缺乏一個全面性的平台,可以讓民眾理性討論、凝聚共識;台灣公民參與協會理事長何宗勳則表示,希望政府短時間能製作減碳綠皮書,建立如App、虛擬貨幣、減碳獎勵等措施,擴大全民參與,同時公布用電大戶名單,善盡監督之責。

 

曹世綸建議政府應設立一個資訊平台,讓能源資訊透明化。(資料照片/總統府提供)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