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藍弋丰專欄:看看孟加拉 能不慶幸台灣有李登輝寧靜革命

藍弋丰 2024年08月14日 07:00:00
孟加拉2024年學運抗爭前後總計295死,2萬人受傷,9000人遭逮捕。(美聯社)

孟加拉2024年學運抗爭前後總計295死,2萬人受傷,9000人遭逮捕。(美聯社)

孟加拉在許多人心目中是個「小國」,其實人口高達1.7億,超過日本,而且日本人口已經開始萎縮,孟加拉人口還在增長。孟加拉給人小的感覺,一方面是世界地圖投影上低緯度國家顯得相對較小,一方面是孟加拉擁有世界最高的人口密度。

 

孟加拉也給人文明古國的印象,不過現在的孟加拉人民共和國是個相當年輕的國家,1971年才獨立建國。現代孟加拉的誕生,要從二戰之後英屬印度的獨立說起,當時將英屬印度區分為二,印度教為主的地區獨立為印度,伊斯蘭為主的地區則成為巴基斯坦,含如今的巴基斯坦與孟加拉,當時孟加拉稱為東巴基斯坦。

 

東、西巴基斯坦人口相當,政治上卻相當不平衡,權力集中於西,預算集中於西,經濟上西也佔東的便宜;更以西主流的烏爾都語為唯一國語,無視孟加拉語佔整個巴基斯坦56%人口;西傾向伊斯蘭國化,而東則傾向世俗化;西認為東在語言文化與宗教上都受到印度的「汙染」,無視東對於本身文化的驕傲。東西中間相隔一整個印度也造成許多管理實務上的問題。孟加拉人民因而對巴基斯坦政府的統治越來越不滿。

 

1970年,東巴基斯坦人民穆斯林聯盟(East Pakistan Awami Muslim League)──即日後的孟加拉人民聯盟(Bangladesh Awami League)──於選舉中奪下國會中東巴基斯坦所屬的169席次中的167席,雖然在西巴基斯坦沒有贏下席次,但西巴基斯坦總共僅138席,也就是光拿下東巴基斯坦的167席即已經過半。這導致西巴基斯坦拒絕承認選舉結果,竟提出東西各一總理,東巴基斯坦人民群起抗爭。

 

西巴基斯坦一不作二不休,於1971年3月發動火炬行動(Operation Searchlight)目標一口氣掃蕩東巴基斯坦所有大城市,殲滅所有不論是人民還是東軍的反抗,西軍掀起孟加拉大屠殺,使得東巴基斯坦人民穆斯林聯盟領袖謝赫拉赫曼(Sheikh Mujibur Rahman)宣布東巴基斯坦獨立為孟加拉國,大部分孟加拉人響應。

 

孟加拉獨立戰爭就此爆發,大屠殺使得巴基斯坦軍中的孟加拉士兵倒戈加入孟加拉反抗軍,5月印度政府判斷與其任由巴基斯坦屠殺孟加拉造,成大量難民流入印度,使得印度經濟崩潰,還不如出兵協助孟加拉反抗軍,於是印度出乎巴基斯坦意料之外援助孟加拉反抗軍。

 

巴基斯坦決定先下手為強,想學習以色列於六日戰爭中的策略:空軍先制打擊印度空軍基地,但任務執行成果卻一蹋糊塗,印度受損不大,只是反而使得印度正式參戰,孟加拉獨立戰爭擴大為第三次印度巴基斯坦戰爭。印度未受太大損害的空軍出戰於一周內就取得空優,印度海軍也摧毀巴基斯坦海軍東面艦隊,封鎖海港,巴基斯坦部隊在孟加拉成為孤軍,1971年12月,東軍不得不投降,總計投降9.3萬人。

 

獨立戰爭中巴基斯坦軍大屠殺估計殺害數十萬人,孟加拉在印度幫助下好不容易於鮮血洗禮中獨立,獨立後,卻是新一輪坎坷日子的開始。

 

孟加拉人民共和國是個相當年輕的國家,1971年才獨立建國。(資料照片/攝影:李濠仲)

 

1972年建國後首次大選,開國國父謝赫拉赫曼不出意料之外以絕對優勢勝選,然而1974年發生大飢荒餓死7萬人,謝赫拉赫曼統治發生動搖,竟然開始集權以免下台,1975年1月宣布戒嚴、禁止所有反對黨、捕殺反對人士。國父對民主的背叛引起年輕軍官於同年8月發動政變攻入總統府殺害全家,只有兩女兒哈西娜(Sheikh Hasina)、雷哈娜(Sheikh Rehana)因為剛好訪問西德而逃過一劫。

 

孟加拉陷入連續政變與反政變,11月齊亞將軍(Ziaur Rahman)反反政變奪權成為國家實權者,自從此也開啟謝赫家以外,孟加拉第二個大政治家族齊亞家。齊亞運籌自身從幕後走出選上總統,卻於1981年遭暗殺。

 

1982年爾夏(Hussain Muhammad Ershad)在齊亞死後的政治混亂中發動不流血政變奪權,開啟8年獨裁統治,孟加拉只剩形式化的民主投票,齊亞遺孀卡莉妲齊亞(Khaleda Zia)以及謝赫拉赫曼的女兒謝赫哈西娜(Sheikh Hasina)聯手組織反對聯盟,發起全國大罷工,學生也響應大舉學運,1987年爾夏推動軍方可干涉地方發展,引起全國暴力抗爭,軍政府逮捕4300多人、宣布戒嚴、解散國會,隔年禁止所有政黨,引發80死流血抗爭。

 

爾夏於1990年第一次波灣戰爭中還出兵協助美國為首的盟軍,但是當波灣戰爭結束,國際對爾夏軍政府不再支持,爾夏政權也就面臨末日,卡莉妲、哈西娜聯手掀起全國大罷工癱瘓整個國家,全國暴動中,爾夏試圖宣布戒嚴,但是參謀總長不支持,只能黯然下台。

 

孟加拉民主重新起步,由卡莉妲、哈西娜輪流執政,誰當權,另一人的反對黨就全面抵制、發動罷工、抵制選舉、抗議選舉不公,卡莉妲於1991~1996年執政,接著哈西娜於1996~2001年執政,再換卡莉妲於2001~2006年二度執政,任滿後的過渡期間發生嚴重暴力抗爭,導致總統宣布戒嚴,軍方一度以貪腐起訴卡莉妲與哈西娜兩大勢力要將她們一起逐出政壇,引發由學運開始的大舉抗議,最終軍政府妥協釋放兩人,於2008年重行選舉中,輪到哈西娜獲勝二度執政。

 

這次哈西娜卻「家學淵源」著手進行集權,強行修憲,廢除過去任滿後要交由過渡政府舉辦選舉的憲法規定,以掌握任滿後的2014年選舉,卡莉妲為首的反對黨全面抵制,導致投票率僅20%,哈西娜仍然恬不知恥的以反對黨抵制下拿到的絕對多數席次續任,至此過去孟加拉屢次流血抗爭得來的民主萌芽再度喪失。

 

哈西娜完全操控選舉、動用各種手段對付政敵,不只針對老對手卡莉妲,還包括孟加拉諾貝爾獎得主尤努斯,尤努斯在鄉村銀行的成功後想要投身政治,2007年試圖組黨,引起哈西娜側目,貶低他為「吸窮人的血」,2011年更以尤努斯超過退休年齡60歲為由強行拔除他鄉村銀行總裁職位,之後以上百起各種貪污、違反勞動法規官司不斷起訴尤努斯,2024年1月以違反勞動法判刑6個月,使尤努斯不得不避居巴黎。

 

對付卡莉妲更不手軟,以貪污腐敗官司不斷起訴,2018年以盜用25萬美元外國捐款罪名,將卡莉妲打入大牢,直到2020年才因為卡莉妲年邁健康惡化改為家中軟禁。

 

老對手卡莉妲、新挑戰尤努斯都清除了,哈西娜的獨裁專政看來穩如泰山,卻因為哈西娜的父親,孟加拉開國國父謝赫拉赫曼留下的不公政策,點燃屢次孟加拉暴動的火種:學生。

 

孟加拉開國時規定公務員30%員額要分配給解放戰士,10%給戰爭中受害婦女,40%給偏遠少數地區,導致考選錄用名額僅有20%,不過1975年謝赫拉赫曼遭政變身亡,齊亞政府增加考選錄用名額到40%,1985年爾夏政府再增至45%。到哈西娜專制時代,於2012年提出殘疾人士1%配額,導致考選剩下44%。

 

孟加拉由於政治老是動盪,政府貪腐、低效能,經濟結構停留在勞力密集的紡織業等因素,教育政策培養過多高等教育學生,畢業後沒有相對應工作,只能搶擠考公務員的窄門,屢考屢落第,累積深深的挫折與怨恨,考不上的學生怪罪考選名額僅占45%是考不上的主因,聽聞又要減少1%,引爆2013年學運,但這次很快遭鎮壓。

 

2018年哈西娜還要繼續保留解放戰士後代配額,學生忍無可忍群起抗爭,哈西娜政府只好妥協,宣布廢除部分配額,但到2024年,高等法院卻宣判2018年政府公告為非法,恢復原本配額。學生聞訊,開始全面抗爭。

 

如同過去歷史,學運點燃人民對專制政府長年的不滿,很快擴大到全面暴動不可收拾,哈西娜政府拼命鎮壓、封鎖網路,宵禁、關閉鐵路,都止不住抗爭。哈西娜政府只好釜底抽薪,於7月21日最高法院宣布配額違憲要進行改革,解放戰士後代配額將降至5%,才暫時平息抗爭,一度取消宵禁、恢復網路。

 

但是哈西娜卻趁抗爭稍停,大舉羈押學運成員,導致29日起學生恢復抗爭,發生嚴重衝突,8月4日重新封鎖網路、宵禁,仍擋不住數萬人抗爭,此時歷史重演,軍方不願意為了哈西娜政權鎮壓人民,哈西娜只能黯然下台,逃往印度。

 

軍方不願意為了哈西娜政權鎮壓人民,哈西娜只能黯然下台,逃往印度。(資料照片/美聯社)

 

2024年抗爭前後總計295死,2萬人受傷,9000人遭逮捕。哈西娜下台後,卡莉妲從軟禁中釋放,孟加拉迎回尤努斯主持過渡政府。

 

1971年鮮血建國,1975年國父親自扼殺民主,1990年因軍方不支持使得獨裁者爾夏下台,民主重新萌芽,2006~2008過渡期間差點喪失,2008哈西娜上台後卻「有乃父之風」親自摧毀了民主,直到2024年又重覆學運、流血抗爭、軍方不支持而下台的老戲碼。

 

孟加拉是否能走出這不幸輪迴,還在未定之天,相較之下,台灣人於李登輝的寧靜革命之中,不知不覺間「睡一覺就民主了」,也因此或許反而沒有深刻體會民主的可貴。孟加拉告訴我們世界的常態:民主往往需要付出極大代價來爭取,卻很容易喪失,又得重新付出極大代價來爭取。台灣人要好好珍惜人類民主史上極為稀有的幸運。

 

作者台大醫學系畢業後,轉行出版、產業分析、業餘歷史研究,著有《橡皮推翻了滿清》、《明騎西行記》等書,譯作有《紙牌屋》等。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