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快報,蔣總統今宣布,明天零時解除戒嚴令......」
2017年7月15日,時間悄悄地走到今天,代表解除戒嚴已過了30個年頭,這段歷史所帶來的重大影響及意義,反映在言論的自由與愈來愈多的遊行活動,意味著人民現今可以自由地表達意見、參與政治。
不過,台灣能夠走到這一步,並不是一種循序漸進的必然,其中多少衝撞、多少犧牲、多少故事述說著那些年和那些人的吶喊,雖然台灣爭取了「民主」,但有更多的人是失去自由、自尊、甚至是至親。
那些被稱之為政治受難者的,有人因為不滿當權者的行為,透過各種手段宣傳理念,譬如黃華。
當年,黃華受《自由中國》與雷震等人影響,投身為台灣各地黨外候選人助選、演講,被以《檢肅流氓條例》移送小琉球,此後多次因參與台灣獨立運動組織、創辦臺灣政論等,前後坐了21年的牢。
另外有人只是參與讀書會,更有人在路上即被調查人員帶走,譬如陳欽生。
馬來西亞僑生陳欽生當年就讀成功大學時,因美國新聞處爆炸案,被羅織成為主謀,爾後當局雖另外逮捕了謝聰敏、李敖等人,他卻又被以「馬共案」起訴,判處12年有期徒刑。
30年以後的台灣,白色恐怖過去了,黑色高牆倒下了,後人建立許多紀念日、紀念碑及紀念園區記錄那段血淋淋的歷史,除了紀念,後代更應繼續瞭解事實、追求真相。
如同陳欽生在訪談裡提到的:「將故事說出來後,心裡覺得好多了,也不會再做那些恐怖的夢了。」而且他還要繼續說,期望台灣社會不要再發生同樣的事。
更多精采影片盡在《上報》NEWS 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