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書:中國邁向「體育強國」,仍難撼動美國的霸主地位

胡清暉 2024年08月20日 00:00:00
美、中兩國運動實力的差距絕非1、2面奧運金牌而己。(美聯社)

美、中兩國運動實力的差距絕非1、2面奧運金牌而己。(美聯社)

中、美在巴黎奧運同樣獲得40金,部分中國媒體和網友認為應該把香港2金、中華台北2金加入中國的獎牌數,就能以「42+2」超越美國,此番說法引發爭議。不過,依《經濟學人》採取獎牌積分的計算方式,以金牌3分、銀牌2分、銅牌1分進行統計,美國比中國高出52分,將以大幅優勢獲勝。如果以此標準,過去九屆只有獨立國協在1992年巴塞隆納奧運贏過美國,反映了30年來美國在奧運的整體實力難以撼動。

 

《經濟學人》在8月12日<As usual, the medal tally at the Olympic games was lopsided>分析,官方公布的獎牌排行榜把金牌視為高於一切,可能誇大了對於美國霸主地位的威脅,此外,也扭曲對於整體表現的評估,例如,土耳其獲得了3銀、5銅,但由於沒有金牌,最後排在64名,落後第62名的巴基斯坦1金。但另一方面,若從獎牌總數來排名,把金牌和銅牌視為同等價值,也會引發爭議。

 

因此,《經濟學人》提出採取獎牌積分的統計方式,以金牌3分、銀牌2分、銅牌1分進行加總,本屆美國以40金、44銀、42銅得到250分,相較於中國40金、27銀、24銅的198分,美國高出52分。不僅如此,由於下屆奧運在洛杉磯舉行,美國具有地主優勢,會讓中國在獎牌競爭中處於不利地位。

 

奧運做為體育賽事的最高殿堂,一直是國族主義的競技場域,因此,奧運奪牌數是中國邁向「體育強國」的重要指標,也被視為「強國夢」的象徵。在2000年雪梨奧運之後,中國在奧運表現一直維持在世界前三名,2008年北京奧運更挾主辦國的優勢,以48金超越美國36金,金牌數排名第一,即使如此,當年總獎牌仍少美國12面。

 

近年來,隨著美、中戰略競爭日益白熱化,反映在大國外交、地緣政治、貿易戰、科技戰,一直到奧運賽事。在上屆東京奧運,中國雖然只比美國少了1面金牌,但獎牌數少了24面。此次奧運,中國在跳水項目壟斷8金,桌球橫掃全部5面金牌,至於網球、水上芭蕾、拳擊都有突破,拿下過去未曾拿過的金牌,整體成績僅次於北京奧運。同時,中、美兩強上演金牌數量拉鋸戰,美國女籃在所有項目最後一場比賽,驚險逆轉法國摘金,才追平中國的40金。但由於美國的銀牌、銅牌、總獎牌均多於中國,最終由美、中分居第一、二名。

 

從數據上來看,中國確實邁向「體育強國」,但僅憑奧運金牌數量就想證明超越美國,未免過於樂觀。正如《經濟學人》分析,依獎牌積分計算,在過去九屆奧運中,只有獨立國協在1992年的巴塞隆納奧運擊敗美國隊。蘇聯是冷戰時期美國在奧運的最大對手,在1991年底解體,12個前加盟共和國以獨立國協的名義參賽,獲得45金、38銀、29銅,總獎牌112面,共240分,多於當年美國的37金、34銀、37銅的216分。

 

即使在2008年北京奧運,中國拿下48金、22銀及30銅,金牌比美國多了12面,首度排名第一,但以獎牌積分來衡量,美國36金、39銀及37銅,仍以223分贏了中國的218分。

 

當然,任何量化都有爭議,《經濟學人》提出的獎牌積分計算方式未必就是唯一答案,卻也提供了一個可以思考的觀點(或是西方觀點)。從數據來看,30年來美國在奧運的整體實力難以撼動,若進一步把體育視為國力、軟實力來看,美國除了國際賽事,再加上NBA、大聯盟等職業運動在全球的影響力及龐大市場,以及運動品牌的商品產值、供應鏈及品牌價值,還有運動科學的研發及應用,由此觀之,美、中兩國的差距絕非1、2面奧運金牌而己。

 

美、中近年來在奧運的主導地位,兩國合計佔巴黎奧運獎牌總數的22%,反映了奧運獎牌數的長期失衡。(美聯社)

 

最後,雖然這篇文章重點是分析美、中近年來在奧運的主導地位,兩國合計佔巴黎奧運獎牌總數的22%,反映了奧運獎牌數的長期失衡,但另一方面,有愈來愈多的國家登上頒獎台,以今年為例,約45%的參賽國贏得了至少一面獎牌,至於多米尼克、聖露西亞、佛得角、阿爾巴尼亞首次贏得獎牌,這項進步反映了賽事的多元、獎牌數量的增加,以及體育的全球化。

 

 

※作者為國立臺北大學數位行銷學程兼任助理教授

 

 

關鍵字: 奧運 金牌 體育強國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