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日系車在中國全趴 華爾街日報:過去的金礦現在變錢坑

洪毅 2024年08月19日 19:35:00
中國消費者大規模轉向國內汽車品牌,外國車商眼中的金礦一去不復返。圖為北京一處比亞迪展售中心。(美聯社)

中國消費者大規模轉向國內汽車品牌,外國車商眼中的金礦一去不復返。圖為北京一處比亞迪展售中心。(美聯社)

隨著中國汽車消費者愛用國貨,加上業者削價競爭,曾被外國車商視為「金礦」的中國,如今不論歐系、美系、日系車,銷量幾乎都大跌,更糟的是,中國強大的汽車製造能力,又讓外企難以簡單撤出中國,成為名符其實的「錢坑」。

 

《華爾街日報》報導,中國的汽車銷售版圖,過去短短幾年間出現劇烈變動,自2022年9月,外國品牌在中國的市占率跌破50%後,就一路下滑,到今年7月已降至33%;最直接的原因是比亞迪等中國電動車品牌扶搖直上,以及眾多業者削價競爭,例如今年6月中國汽車價格水準,竟比去年同期低了超過6%。

 

鮮有外國汽車品牌在中國不受挫,以歐系車為例,曾經在中國擁有巨大市占率的福斯(Volkswagen),今年第2季的合資及關聯企業虧損多達1.9億歐元,是15年前開始發布此數據以來首見赤字,而合資及關聯企業的重中之重就是中國市場。

 

2007年的北京(上、下圖),當時中國馬路上的汽車幾乎都是外國品牌,福斯汽車的數量尤其多。(美聯社)

 

美系車中,通用汽車(GM)在中國的合資企業生產別克(Buick)、凱迪拉克(Cadillac)、雪佛蘭(Chevrolet),2017年時在中國賣了400萬輛車,去年銷售量腰斬,今年通用汽車合資企業連2季赤字,是通用汽車2009年因金融風暴而破產以來首見。特斯拉(Tesla)雖是全球電動車領頭羊,但中國貢獻營收的比率,從2021年的逾25%下降到今年上半年的20%以下。

 

至於日系車,豐田(Toyota)在中國合資企業的表現,今年第2季的銷售額比去年同期銳減73%,本田(Honda)則是從去年開始,已出現3季每股盈餘接近0或虧損,是2013年以來首見。

 

 

通用汽車執行長芭拉(Mary Barra)7月時說:「很少同行能在中國賺到錢」,汽車諮詢商中國汽車洞察(Sino Auto Insights)執行董事塗樂認為,外國品牌在中國的市場「仍未觸底」,但鑑於中國是世界汽車製造及出口中心,車商也不能「說走就走」;投行「傑富瑞」(Jefferies)分析師胡喬伊斯(Philippe Houchois)就說:「這不只是你的事情,這也牽動中國供應商及消費者的影響力」。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