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颱風天的水城台北──老雜誌《攝影世紀》的城市影像

李志銘 2024年08月23日 07:00:00
1971年《攝影世紀》雜誌策劃「中秋.颱風.洪水」專輯將當年「艾爾西颱風」與「芙勞西颱風」造成台北淹水的實況照片呈現於大眾面前。(圖片來源:作者收藏翻拍)

1971年《攝影世紀》雜誌策劃「中秋.颱風.洪水」專輯將當年「艾爾西颱風」與「芙勞西颱風」造成台北淹水的實況照片呈現於大眾面前。(圖片來源:作者收藏翻拍)

台北,原是由山與水圍合而成的一方之地。

 

有別於多數其他現代都會,台北這座城不僅繁榮喧囂、生活便捷,同時也有著得天獨厚、四周圍群山環繞的地理環境,距今一萬年前的大台北盆地甚至曾經只見一片渺渺無涯的湖泊。

 

走在台北街頭,只要不被高樓擋住,無論朝哪個方向望去,都會看見青山連綿:東面的南港山系與四獸山等支稜相連,沿途景色秀麗、風光獨特。西面的林口台地終年溫暖多霧、茶園處處。南面的坪林烏來山區亦有豐富的茶業文化與原民生態。北面大屯火山群的連峰步道更是質樸無華、充滿野趣。尤其位於淡水河左岸的新北五股區、八里區交界處的觀音山硬漢嶺,在天氣晴朗且未有霧霾的情況下,從這裡遠眺台北盆地順著淡水河迎向河口的流瀉之姿,能將整個台北市盡收眼底。

 

平日久居窪地鬧區,偶爾上山踏青、登高望遠,始能看見腳下這片土地河川之波瀾壯闊,並且體悟人類自身的渺小,亦不禁湧現一股敬畏大自然的感受。

 

就地理形勢而言,台北盆地原本是淡水河的氾濫平原。事實上,台北盆地自從遠古時期生成以來,過去有很長一段時間不是湖泊就是沼澤,爾後經過了千百年間河川地貌的變化消長,乃至於曾經遍布水渠、圳道,以及星羅棋布的埤塘和溪流縱橫交錯,如是構成了散文作家舒國治筆下的「水城台北」。

 

到了1980年代中期以後,人們在城市發展過程中不斷「與水爭地」,致使昔日的水田水圳、小河小橋等景象,漸漸消失在歷史的記憶裡。現今台北城中猶然可見那些蜿蜒而行、迂回曲折的部分道路,正是當年溪流潺湲的圳路遺跡。

 

除此,每逢梅雨季(5至6月)和颱風季(7至9月)帶來大量豪雨,導致部分地區嚴重積水或淹水的情況下(比如2001年9月「納莉颱風」造成台北市大淹水,市區多處街道成了一片水鄉澤國),人們或許才會重新看見此城的原始面貌:整個台北市本來就是古大湖低窪之地,理論上並不宜過度開發,因此也被水利專家戲稱為「聚水盆」。

 

台灣史上第一本因「颱風洪水」專輯而遭受警總關切的雜誌

 

 

根據新聞史料記載,早期(60、70年代)台北只要遭遇颱風或降雨量稍大時幾乎必會淹水,特別是鄰近基隆河邊的內湖、南港、木柵一帶,比如靠近監理處附近的整條八德路瞬間就變成了八德河,隨之軍方加入救災、救生艇穿梭「河」上的景象,同時也讓整個城市成為名副其實的「水城」。乃至於市區以外更為低窪的汐止、三重等地,有時大水往往淹至一樓幾乎滅頂要到鄰居的二樓避難。

 

1971年元旦,台灣出版界破天荒出現了一本刊名叫做《攝影世紀》(Photo Century)的同人雜誌,由彼時知名的藝術家暨美術設計家龍思良(1937〜2012)擔任發行人,邀集了一幫志同道合的老友、皆為當年(1971年)草創成立的影像創作團體「V-10視覺藝術群」成員-包括張國雄、莊靈、張照堂、凌明聲、葉政良、周棟國等人提供各自的影像作品刊登在這份雜誌上。

 

其中最具社會爭議話題的部分,乃是一篇標題為「中秋.颱風.洪水」的報導攝影專輯,內容邀請了姚琢奇、邱維國、張國雄、張天駿、龍思良等五位攝影家,把他們在1969那年中秋節(9月26日)「艾爾西颱風」與隔月(10月2日)「芙勞西颱風」相繼來襲過後,在風雨中捲起褲腳、撐著雨傘所拍攝一系列記錄台北淹水的實況照片呈現於大眾面前。

 

1971年《攝影世紀》雜誌創刊號刊登了一篇標題為「中秋.颱風.洪水」的報導攝影專輯。(圖片來源:作者收藏翻拍)

 

這篇報導裡的專文寫道:「台北,變成陸地行舟最理想的地方,因為早就是一城山水半城湖....成千被吹塌的房屋,成萬無家可歸的災民,成億受損的農作物,提起來,就令人痛心。在台北市成都路,新世界戲院樓頂的鐵架廣告牌,被風勢摧枯拉朽的劈了下來,不巧把活生生行駛在路上的兩部計程車砸得稀爛。....台北鄉間,更是汪洋一片,滾滾洪水,哀哀災黎。水上坦克和橡皮汽艇在大馬路上來去匆匆,交通指揮牌像一個大頭的小丑呆立在深及胸腹的水中。崩山、沈船、失蹤、死亡,似乎都不能算是驚人的新聞了。」

 

來到文章後段,執筆者沉痛地指出:「今年(1969)秋天的兩次颱風,帶來兩次神出鬼沒的洪水,是天災?或是人禍?.....在一個文明的都會中,在一個現代化的都市內,我們不可能都懷著兒童戲水的心情,在每一次風雨季,赤著足,踏水嬉戲,這未免太荒唐了!」

 

尷尬的是,據莊靈回憶,當時正逢颱風過境,台北街頭淹水成災。觀諸《攝影世紀》刊登「中秋.颱風.洪水」專輯裡的這些照片,或許正是因為過於赤裸裸地揭露了台灣社會底層市井小民在颱風過境後的受災實況,乍見猶如末日來臨一片荒涼破敗的景象,以致遭受警總關切、認為恐有負面影響,於是只發行一期便停刊了,因此「創刊號」即為「終刊號」。

 

人們是否能從歷史教訓中學會對大自然謙卑? 

 

1988年1月《台北人》雜誌第五期刊登了一名男子騎著水上摩托車在一片水淹成河的台北街道上呼嘯而過的奇觀影像。(圖片來源:作者收藏翻拍)

 

還記得小時候(80年代)家住永和,每遇颱風來襲前夕,周圍家家戶戶都會提早把家中所有的水桶、水缸裝滿水,然後去附近的「柑仔店」買好蠟燭和乾電池、手電筒,順便準備一些餅乾罐頭泡麵等乾糧,以便應付當時經常伴隨著颱風裹脅而來的停水停電。印象中,在颱風夜停電、全家依偎的燭光下,用瓦斯桶燒水煮泡麵,似乎總是特別美味。

 

回溯童年時遭遇颱風天淹水停電、點蠟燭吃泡麵,諸如此類脫離了原本的生活常軌、甚至帶有一絲短暫狂歡的「非日常」(Extraordinary)記憶,每每令我想起法國哲學家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1915〜1980)在其著作《神話學》(Mythologies)對於巴黎淹水的片段描述:「洪水使某些東西變得不尋常,清新了世界的觀感.....我們看到汽車只剩車頂、路燈被截斷,只見頭部如睡蓮般浮游、房屋被切割成像小孩玩的積木、一隻貓被困在樹上多日,所有這些日常生活事物好像忽然脫離了它們原來的根,除去了它們最適合的滋養實體-大地」。

 

就在《攝影世紀》停刊之後過了16年(1987年),由《自立晚報》社長吳豐山出資創立、攝影家周本驥擔任總主編的報導攝影雜誌《台北人》正式創刊(1987年9月)。同年10月「琳恩颱風」過境,造成台北市南港、內湖、松山、濱江等地區遭洪水浸淹,成為一片澤國。當時恰巧有一位攝影記者黃瑞柏,在台北市松江路與民權東路口(鄰近行天宮對面)拍下了一名男子騎著水上摩托車,在一片水淹成河的街道上呼嘯而過的奇觀影像,刊登於《台北人》雜誌第五期(1988年1月)。

 

此後,又過了14年(2001年),適逢「納莉颱風」挾帶一陣狂暴雨勢侵襲而來,再度造成台北市嚴重的淹水災害,不僅內湖、南港、木柵等地幾乎一片水鄉澤國,部分地區淹至一層樓高,一般大樓有地下停車場的幾乎全部變成大型蓄水池,就連當時才初步建成不久的台北捷運整個地下車站軌道與月台全都浸泡在大水中,以致所有捷運線路完全停擺了三個月,直到2001年底才恢復正常營運。

 

近三十年來,由於台北地區發展太快,商人們競相「與水爭地」,將許多早期未被開發的滯洪用地、河川行水區都拿來使用-變更為建地(住宅區)。儘管過去持續不斷的洪水災害一直帶來歷史教訓,但自私的人類卻又總是健忘。於是乎,當人類逐漸過度佔用了河川地,河流本身遲早也都會依恃大自然的力量奪回它們的土地。

 

位於淡水河左岸的新北五股區、八里區交界處的觀音山硬漢嶺,在天氣晴朗且未有霧霾的情況下,從這裡遠眺台北盆地順著淡水河迎向河口的流瀉之姿,能將整個台北市盡收眼底。(圖片來源:作者自攝)

 

※作者為作家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