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錦麗將在芝加哥舉行的民主黨全代會上,正式被提名為總統候選人。(美聯社)
賀錦麗將在芝加哥舉行的民主黨全代會上,正式被提名為總統候選人,非裔及亞裔移民後代的她,無疑成為美國多元文化和種族融合的象徵。雖然美國多種族人口的迅速增長,引發部分白人群體的困惑和不安,但美國的多元化趨勢是不可逆轉的,而賀錦麗的崛起,也凸顯種族與身分認同在當前政治環境中的重要性。
路透社報導指出,隨著賀錦麗(Kamala Harris)走上芝加哥舞台,接受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也凸顯美國人口結構變化的縮影。賀錦麗的父親是牙買加移民,母親是印度移民,這讓她成為美國多元文化的象徵。
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的數據,目前有4200萬美國人自認為是多種族背景,占全國人口的13%。但在2000年,第1次允許人們選擇多種族背景時,這項比例僅為2%。
美國歷來被稱為「大熔爐」,聚集來自世界各地的移民。但事實上,一些州直至1960年代的民權法案通過之前,仍根據種族對公民進行法律隔離。「禁止跨種族婚姻」的法律也直至1967年才被廢除。
Kamala Harris' roots reflect changing US demographics https://t.co/8pF2bjRsXl via @Reuters
— Nino Brodin (@Orgetorix) August 22, 2024
隨著社會快速變革,2008年,歐巴馬(Barack Obama)當選為美國首位黑人總統,若賀錦麗在年底順利當選,她將成為美國首位黑人女性和南亞裔總統。倡導組織「美國之路是人民」(People for the American Way)主席米瑞克(Svante Myrick)表示:「50年後,我們可能會迎來第2位混血總統,這真是美妙的時刻。」
美國未來將更加多元化,大多數多種族背景的美國人年齡在44歲以下,其中1/3是兒童。這項趨勢引發部分美國白人社會的困惑及不安。特別在美國的「白人多數」逐漸消失的情況下,這種變化讓部分人感到威脅。
因此同時,白人至上主義者和極端主義團體開始在網路上,大肆傳播「大替代」(The Great Replacement Theory)等陰謀論,聲稱多元化和移民增加會讓「白人被取代」。而在政治領域,也有共和黨議員試圖通過立法,來壓抑與種族相關的教育內容和書籍,嘗試減緩這種多元化趨勢。
這種情緒也體現在美國日益增多的「種族仇恨犯罪」中。根據聯邦調查局(FBI)數據,2022年,針對多種族人士的仇恨犯罪案件達到232起。因此也有人認為,民主黨有時在種族認同政治方面走得太快或太遠。
「塞內卡計畫」(Seneca Project)政治行動委員會的共同創辦人塞特梅耶(Tara Setmayer)曾因曾共和黨強調「不以顏色為依據」的政策,而受到吸引。不過,她現在是獨立派,她認為共和黨最近在非法移民問題上的言論已經涉及種族主義,雖然他們聲稱邊境管控是為了保護所有美國人。
大部分人仍認為,美國的多元化趨勢是不可逆轉的,也是國家進步的關鍵。這種多元化讓美國更具創造力、包容性和適應性,也讓國家在未來更具競爭力。塞特梅耶說:「這是他們(種族主義者)試圖阻止國家進化的最後掙扎,我認為他們錯過了某種美好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