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台灣成年男子都曾經入伍服役,體驗過軍方不合理又陳腐的種種制度,多數的退伍軍人對於國軍的評價也很低。(攝影:葉信菉)
長期以來,國軍、媒體與社會大眾三者間,關係一直很緊張。國軍覺得社會大眾對軍方並不友善,長期漠視軍人的犧牲奉獻,也覺得台灣媒體沒有專業能力報導軍事新聞,只會追逐國軍的負面消息。媒體工作者認為台灣媒體環境惡劣,寫嚴肅的報導根本沒有人會看,民眾就只愛看羶色腥的低級新聞,並認為國軍處處提防媒體,對媒體有很深的敵意。社會大眾則普遍覺得媒體紀者水準低落,而國軍又顢頇封閉,發生事情只想掩蓋真相,不願意認真反省,徹底改革。
互不信任互相傷害
這三者之間的緊張關係,在洪仲丘事件與勞乃成軍紀案中達到頂點,並且持續不斷地進一步惡性循環,形成今日國軍、媒體、社會大眾三者間,互不信任的情況。長期來說這樣的情況並不健康,甚至對國家社會是一種傷害,或許國軍、媒體與社會大眾應該要正視這個問題並尋求解決的方法。
國軍不受社會信任的原因之一,在於國軍是從專制時代走出來的部隊,其體制與思維跟不上近二十幾年來台灣社會的急遽變化,說墨守成規也好,說不知與時俱進也好,國防部一直就是最抗拒改革的政府單位,再加上軍人職業的特殊性與封閉性,讓國軍與整個台灣社會嚴重脫節。
而讓問題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多數台灣成年男子都曾經入伍服役,體驗過軍方不合理又陳腐的種種制度,其結果就是多數的退伍軍人對於國軍的評價也很低,認為國軍內部事事造假、推托委過的人也不在少數。但國軍高層似乎沒有察覺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只要社會大眾一批評國軍,就會認為這是不懂軍事的外行批評,卻從沒想過,今日的社會大眾其實就是昔日的基層弟兄袍澤,只是已經拿到退伍令,脫下軍服罷了。很多社會大眾對國軍的嚴厲批評,其實也不全然是無的放矢。
國軍必須把問題攤在陽光下
而媒體不被信任的原因更為複雜,一來受到資訊革命的影響,全球的傳統媒體都面臨經營的困境,而台灣有這麼多的全天候新聞台、平面媒體與網路媒體,讓競爭更為激烈。為了搶得時效性與話題性,媒體被迫只能用更快速、更誇張的方式做新聞,而犧牲了嚴謹查證的義務與報導的深度。二來網路革命也代表了收視群眾的分流,有需要取得更多資訊與想看更深入報導的人,都會選擇更為專業的國內外新聞來源,這讓傳統的綜合性新聞台失去這種觀眾,於是變的更為大眾化與娛樂化,其結果就是新聞媒體的專業性每下愈況,越來越多人覺得在新聞台看不到真正的新聞,只有一堆置入性行銷與八卦聳動新聞。再加上過去台灣社會藍綠壁壘分明,過度參與政爭的媒體也被不同政治立場的觀眾貼上標籤,這都讓台灣的新聞媒體變得更不受社會信任。
社會大眾一方面不信任軍方,一方面也不信任媒體,而在媒體上所出現的各種國軍新聞,往往又以負面消息居多,不斷印證自己在軍中服役時的所見所聞,最後就對國軍產生既定的惡劣印象。偏偏國軍應對媒體的能力又極為謹慎保守,澄清的新聞稿有如軍中莒光課電視教學的內容,充滿空洞的詞彙與機械式回應?雖然近年來也可以感覺到,國防部發言人與宣傳單位正試圖突破這樣的困境,也偶有佳作,但整體收效甚微。
而更嚴重的一點是,中國長期使用各種統戰手段來試圖影響台灣,近年來又進一步以親中媒體與網路為媒介,炮製各種似是而非的新聞來打擊台灣民心士氣,其中又以軍事新聞為大宗,包含誇耀中國軍力發展與貶低台灣防衛能力的內容,想要以「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戰術,讓台灣放棄抵抗的意圖非常明顯,但國軍對這樣的新攻勢卻一籌莫展。
當然,在民主時代的言論與新聞媒體自由下,台灣不可能如中國一樣,進行網路封鎖與言論審查,也不可能如過去一樣限制媒體報導國軍的負面新聞。國軍想要扭轉局勢,需要的不是更花俏的媒體宣傳技巧,花更多納稅人的錢在各種華而不實的活動上,因為這完全無助於改變國軍的形象,只是讓國人更認定軍方毫無反省的能力,只想掩蓋問題。因為一來在言論自由的地方,永遠會有人站出來點出真正的問題,提出尖銳批評,這無可避免;二來用拍連續劇或舉辦各種活動來提升國軍形象的辦法,也非長久之計,還會讓社會大眾覺得國軍不務正業。因此國軍所真正需要的是痛定思痛,積極改革制度,誠實地把問題攤在陽光下,負責任地解決問題,徹底脫胎換骨成為現代化的軍隊,讓每一位入伍的弟兄都能看見國軍的表現,那未來他們退伍以後就是國軍最佳的宣傳人員。
戰車墜溪要官兵加強泳訓
遠的不說,就舉一個才發生的實例。二○一六年在演習中發生勇虎戰車不幸墜入溪中的意外,造成四人死亡與一人受傷,當時媒體報導,軍方的檢討結果是要加強官兵的游泳訓練,一時傳為笑談,而回顧當時軍方的新聞稿,也的確是充滿制式回答,並未對這樣的檢討結果做進一步的說明。這其實反應了軍方對於事故檢討的馬虎敷衍態度,就算第一時間的檢討結論真的是要加強戰車乘員的應變與逃生能力,也不應該使用「加強戰車乘員游泳訓練」這樣的簡單說法,即使是媒體斷章取義,軍方難道不應該進一步要求更正,做進一步解釋嗎?加強戰車乘員的逃生訓練其實是對的方向,畢竟戰車在戰場作戰時可能遇到各種情況,乘員可能必需要棄車逃生,但事故發生至今已有一年之久,陸軍有真正加強乘員的逃生訓練嗎?戰車翻覆於水中時乘員不易從逃生口逃生的問題解決了嗎?
而在事隔一年多以後,監察委員公布調查報告,肇事的真正原因竟然是因為戰車本身的通訊系統不堪使用,官兵只好私下購買民用的一般無線電通訊裝備,當成備用系統,但民用系統也不可靠,最後因通訊不良的問題而發生意外。同時在這份調查報告中還進一步指出軍方的裝備老舊,妥善率極低,裝甲部隊在營外的訓練時數低到不可思議等。但軍方的回應更為可笑,竟然說是因為演訓地區的地型較複雜,戰車本身的無線電常失效,因此官兵才會求好心切,自購民用無線電當備援通訊系統,軍方本身不鼓勵云云。完全是整支部隊由上到下不知檢討,不思改進的標準範例。試問哪一個作戰環境是不複雜的,在日常演訓時都已無法正常通訊,那戰時如果還有敵方的電磁干擾怎麼辦?而如果不是制式裝備已經完全不堪使用,官兵又怎麼會自掏腰包私下購買民用無線電來使用?
一個國防部發言人對上數十萬退役弟兄
撇開裝甲部隊不說,基層部隊因為通訊裝備太差而在演訓時使用手機或民用無線電連絡的事是秘密嗎?服役過的基層士兵們都知道的秘密,難道國軍高層完全不知道,知道了有沒有想過解決的方法?退一萬步說,因為目前裝備老舊,又無法外購新型戰車,因此戰車上的制式通訊系統不可靠,那軍方有沒有想過選購或自行研發可靠的軍用通訊系統給裝甲兵們當備援系統?更不要說因為各種原因而繼續使用較舊型戰車的國家,在這個世界上所在多有,而妥善率高不高,能不能有效作戰,關鍵往往取決於部隊高層有沒有用心,願不願意真正面對問題,提出解決的方法。每天總是叫基層士官兵要戮力於戰訓本務,但部隊高層自己有用心於戰訓本務嗎?從這個例子,就不難瞭解為什麼社會大眾會不信任國軍,因為再厲害的媒體化妝師都沒有辦法替這種顢頇態度擦脂抹粉。
軍方不要想著只要改善媒體溝通技巧或利用新的網路傳播平台,就可以改善自身的形象,因為當軍方發出一則新聞稿來辯解時,有更多退役的基層弟兄正發文批評基層部隊長年通訊器材不足的問題,指出參與演習訓練時,不是違規使用手機或民用無線電,就是要跟別的單位挪借堪用器材,東拼西湊才夠使用。當軍方發出一則新聞稿說國軍正在努力提升部隊訓練時,更多退役的基層弟兄則發文直言國軍的後勤保修系統問題很大,故障的戰車、裝甲車往往永遠在待料中,直到退伍都還等不到料件撥發下來。而這些基層弟兄講的是不是事實?雖然網路上的不實消息也很多,不能完全盡信,但很多時候這些說法在同單位服役弟兄的踴躍發文證言下,恐怕還比國防部發言人所講的還更有三分可信度。那在一個國防部發言人對上數十萬退役弟兄的情況下,國軍的形象怎麼可能好得起來?
而平日翻看國防部發言人的臉書專頁,最多的就是儀隊表演、長官參訪或是國軍所舉辦的青年學生參訪團康活動,相反的,部隊訓練、裝備改良、作戰演訓的內容相對稀少。當然我們也知道國防部募兵的壓力很大,但還是會讓人感覺國軍並未真正體認自己的任務與使命,還不斷認為是媒體故意醜化國軍,社會大眾對軍方有敵意。但軍方可曾想過,每次國軍出動救災後,一身疲憊的基層士官兵東倒西歪隨地躺著休息時,媒體與社會大眾總是不忍苛責,軍方在惡劣天候出動救援受困民眾,因為細故反遭受困民眾指摘時,媒體與社會大眾總是第一時間出來替國軍仗義執言。當國軍在做對的事,士官兵的疲憊是光榮的,所有人都會替國軍說話,但浪費時間去做沒意義的事,只想做表面功夫,欺下瞞上,長期下來士官兵們只會怨恨國軍,社會大眾只會對國軍更沒有信心。
「誠實是最好的策略」這句話在這樣資訊發達的時代也一樣適用-「誠實才是最好的媒體策略」。因為追逐新聞是媒體的天職,並非特別針對國軍,而社會大眾對國軍的態度,則是「恨鐵不成鋼」,因此要解決今天國軍、媒體、社會大眾三者間的緊張關係,最重要的就是國軍要誠實面對問題,並尋求解決之道,但國軍高層的心態如果永遠不改變,不願意真正徹底反省,繼續因循苟且,那這一切都沒用。更不用說要如何面對外敵所故意製造,用來打擊台灣社會民心士氣的虛假新聞了,因為要反制這樣的媒體攻勢,最需要的就是社會大眾對於政府與國軍的信賴,但國軍今天這樣的表現值得全民依托信賴嗎?不願意大刀闊斧改革國軍這種不良風氣與陳腐制度,那國軍就永遠不可能化解與媒體、社會大眾之間的緊張關係,永遠無法成為受人尊重的專業部隊。
※作者為軍事研究者
【延伸閱讀】
紀永添專欄:喪失制空權時 台灣需要哪種裝甲車
紀永添專欄:台灣應該籌建快速反應部隊
紀永添專欄:台灣該選擇輪型裝甲車或主力戰車
紀永添專欄:美軍突襲敘利亞空軍基地給台灣的啟示
紀永添專欄:水雷、空中加油機與台灣的戰略性武器
紀永添專欄:台灣真的需要F-35戰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