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偉棠專欄:迷上Room Tour後的反思

廖偉棠 2024年09月10日 07:00:00
車屋、樹屋,以及許多荒野裡的Tiny House,充滿了曠野與狹窄如子宮一般的迷你屋之間牽連以及美學張力。(圖片擷取自Youtube/Living Big In A Tiny House)

車屋、樹屋,以及許多荒野裡的Tiny House,充滿了曠野與狹窄如子宮一般的迷你屋之間牽連以及美學張力。(圖片擷取自Youtube/Living Big In A Tiny House)

說來慚愧,最近半年看得最多的影像,不是電影院裡的巨作,而是手機屏幕裡小小方框的短片——可能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沒什麼慚愧的,因為TikTok式短片一統網路天下的時代早就來臨,很多人連YouTube的片都嫌長的。

 

可是我畢竟在十年前寫過「這個世界,有人不分晝夜低頭看小小的手機屏幕上明星和親友的悲歡離合,也有人孤懸在深邃天際俯看地球與衆星球的幽光明滅。兩者都是人類正常的選擇。」當我也把目光從天際轉向手機的時候,我能託辭的只有最近幾乎沒有好科幻片這回事了。

 

其實我們這些屬於Facebook世代的中年人,往往是從Facebook新增的reels推送的短片「入坑」的,它精準地算出了你的癖好,喜歡怎樣的短片,就持續投放在你的面前,你那不停往下滑動的手指,總有一次會被心儀的主題和影像羈絆住。

 

最近羈絆我最多的,就是所謂Room Tour的短片,有的華文媒體把它翻譯成「房屋導覽」,差矣,就像City Tour也不能翻譯成城市導覽吧?裡面有種微妙的詩意的流失。我的譯法建議參照班雅明與海德格理論,翻譯成「居所漫遊」,豈不浪漫?否則不足以解釋我們那種非功利的沉迷。

 

這種短片的最早催生目的的確是功利的,比如說大受歡迎的日本鑑屋系列,一開始是不動產業的推銷行為,一個可愛的女孩子帶著無孔不入的攝影機,走訪一家家待售待租的房子。後來這個女孩子的誇張手勢、模式化舉止漸漸定型,成為迷因一般的符號,她介紹的房子也越來越走向所謂的「獵奇」,以造型怪異、設計刁鑽甚至某些美學的惡趣味爲招徠。看片的人也心照不宣,不去考慮「購買」和「租貸」的可能性,變成純粹的「鑑賞」。

 

最近還有更高質量的一個操西班牙語的美髯帥哥,介紹一些拉美式內院落結構的長屋,總讓人想起博爾赫斯的小說和詩,尤其是那首《南方》:

 

「從你的一個庭院,觀看

 

古老的星星;

 

從陰影裡的長凳,

 

觀看

 

這些布散的小小亮點;

 

我的無知還沒有學會叫出它們的名字,

 

也不會排成星座;

 

只感到水的回旋在幽秘的水池;

 

只感到茉莉和忍冬的香味,

 

沉睡的鳥兒的寧靜,

 

門廳的彎拱,濕氣

 

——這些事物,也許,就是詩。」

 

你自然會幻想假如你住在這幽謐靜美的房子裡,就算你也是個盲人也能以其他的感官去感知詩的存在。

 

回想我最初暴露「看房」癖好,是喜歡在YouTube看荒野生存片,尤其是看這些野外求生達人怎樣在冬季來臨前迅速在地裡挖建一個穴居、或者在枯樹洞裡營造一個藏身之所。我像這是我們身上的原始人基因所致,向大自然母親尋找最基本的庇護是一個本能,而這個本能在今天的城市生活裡當然是不需要的,所以觀看有關影片變成了一種心理治癒:自然始終還在向我們敞開,篝火與洞穴始終呵護我們的心靈。

 

接著我看最多的,是關於車屋、樹屋,以及許多荒野裡的Tiny House的介紹,最初大多都是展示「螺螄殼裡做道場」的能耐——漸漸也「非功利化」,突出的是開闊的曠野與狹窄如子宮一般的迷你屋之間的牽連以及美學張力。

 

那些車屋又讓人回想起2020年所向披靡的電影《游牧人生》(Nomadland),作為華裔導演趙婷的成名作,華人的離散感在那些主動選擇以移動居所(車屋)為家的新遊牧民身上找到一種迴響,中國傳統的「安土重遷」觀念被輕易解構。雖然這部電影旨在暴露更深的美國問題,亦關乎美國夢的變質與重塑,但遠在東亞的我,看得最入迷的還是這些被美國巨輪刷下來的邊緣人,如何不按規矩營建自己的「螺螄殼」的自由。

 

也許是作為對比吧,最近reels的推送還多了一個北京人的短片,都是關於怎樣改造北京上海廣州那些「老破小」宅子的。這些被選中的住宅多位於狹窄胡同巷弄深處,擁有毫不起眼的外觀以及進去後讓你驚艷的裝修——一邊機關算盡地變化出多重空間物盡其用,一邊不忘記細節的美感,的確難得。不過在評論區總有人煞風景地道出真相:為什麼這些有錢做高級裝修的人要住在「老破小」裡?因為那是高價學區房。這下子赤裸裸的功利味就出來了,和前面那些穴居、車居者的自由恰恰相反,北上廣這些人很多在裝修自己和下一代的監獄而已。

 

戴回批判的眼鏡,會發現reels推送的車屋和Tiny House,很多也是銷售廣告,最最關鍵的是,沒有人的存在,無論多美的居所都僅僅是產品。海德格引用的那句荷爾德林的詩「人類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廣被傳頌,甚至常見於房地產廣告上,可是沒人知道這句詩完整地說,是這樣的:「充滿勞績,人類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那也是我更喜歡看那些素人利用身邊一草一木因地制宜蓋自己的小茅房,而不是高科技設計建造的建築奇觀的緣故,因為前者的汗水證明了他們的愛。

 

於是,我還是打開遺忘已久的國家地理頻道,去看我以前更愛看的關於世界各地「聚落」的紀錄片,那裡有的是人,各種胼手胝足、同甘共苦地活著的人,看他們如何把身邊艱辛的自然條件轉換成宜居的迷宮,就跟讀一本自然的長河小說一樣。

 

※作者為詩人、作家、攝影師。1975年出生於廣東,1997年移居香港。曾出版詩集《八尺雪意》、《半簿鬼語》、《尋找倉央嘉措》、評論集《異托邦指南》等。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