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智庫發表報告顯示,台灣企業對中美爆發衝突的憂慮已大幅降低。圖為澎湖的「刺針」DMS發射陣地。(美聯社)
美國智庫在對台灣企業進行名為「多元化而非脫鉤—台灣產業應對地緣戰略風險」(Diversifying,Not Decoupling Taiwanese Industry Responds to Geostrategic Risk)的廣泛調查後,發現儘管對在中國開展業務的風險的擔憂仍然很高,但台灣企業正在採取各種多元化戰略,而不是與中國脫鉤。然而,對於中美開戰的疑慮,和2022年相比已有所消退。
《南華早報》報導,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對600多家台灣企業進行正式調查,發現台灣企業現在對中美爆發衝突的預期相較於2022年下降了超過10%,這讓台企更不願全面自中國市場撤出。報告指出:「最顯著的變化是預計未來5年中美將發生軍事衝突的比例下降了10個百分點以上,從38.7%降至28.2%。」認為台灣半導體產業讓中國不敢入侵的比率也從50.5%下降至45.6%,同樣認為美國不會放棄半導體產業而援助台灣的比例也有所下降。
(延伸閱讀:提美中關係新「三不」 北京強調台灣問題是不可逾越紅線)
不過,認為北京當初堅持新冠肺炎的「清零」政策,導致其業務產生負面影響的台企比例則穩定在45.5%。多年以來中國一直佔有台灣出口市場約40%份額,在去年則下降至35%,但依然是台灣最大的單一出口市場。報告指出,為了降低風險,台灣企業採取了多種策略,包括積極參與區域貿易、擴大與美國的商業聯繫。同時台灣企業也加強技術研發、培養人才以保護台灣的技術優勢,並將部分業務從中國和台灣轉移出去。
報告指出:「儘管遷移的企業比例仍然很高,但它們是作為各種多元化策略的一部分而遷移的,而不是完全放棄中國。並且中國仍然被視為重要的貿易夥伴,台灣企業仍不相信印度和東南亞是足夠的替代方案,而公司只是轉移了部分業務。」報告還提到:「面對台灣工業面臨的類似風險,美國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措施來解決一系列經濟安全問題,包括軍民兩用技術、供應鏈彈性、經濟脅迫和人權等。」
(延伸閱讀:北京學者:亞太潛在戰爭熱點 台灣相對最穩定)
但這份報告也警示:「如果華府做法變得過於注重施加限制,並從管理風險的目標轉向脫鉤,它很可能會發現自己與台灣以及其他志同道合的伙伴格格不入。」報告同時也指出:「如果北京想在政治問題和經濟關係上取得進展,就需要調整其政策,而不是加大對台灣的軍事壓力並實施各種有針對性的限制。」對於台灣而言,調查結果表明,「大幅擴大對中國限制的政策措施,不會受到當地工業界的歡迎,他們仍然將中國視為重要的生產地點和巨大的市場」。
而在這次調查中,支持台獨的比例從2022年的23.2%下降為13.9%;另有58.5%支持維持現狀(2022年為69%),並有接近25%的比例支持兩岸統一,但在2022年這個比例僅有6.1%。CSIS的報告結論:「儘管對與中國做生意的風險的擔憂略有消退,部分原因是中美關係解凍和新冠『清零』政策的結束,但焦慮情緒仍然很高。」這次研究共向610家台灣企業進行調查,而2022年的調查則訪問了523家台灣企業,並且是在引發喧然大波與中美關係齟齬的美國前眾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訪台之前不久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