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國公司董事會決議通過處分子公司競億電子(泰國)100%股權,由中國PCB廠勝宏科技以5億人民幣現金進行收購。(圖片擷取自Youtube/TVBS新聞台)
台灣上市公司競國在9月4日發布關廠通知書,該公司的關廠決策以及400多名台灣廠員工的去留問題,引起社會的關注。該公司也於本月10日針對媒體報導的內容發布重大訊息指出,「本公司目前決定將佔營收35%的鍍金產品,預計於今年10月31日停止接單,並於12月25日停止生產」該公司也別強調,其餘產品將檢視獲利情況,若不具生產效益,將評估轉往中國廠房生產。此外,上月9日該公司董事會也決議通過處分子公司競億電子(泰國)100%股權,由中國PCB廠勝宏科技以5億人民幣現金進行收購。
對於上市公司的關廠與處分子公司的決定,政府除了關注大量勞工的解僱問題外,廠商的決策有值得我們進一步討論之處。
從投資數據觀察廠商行為是否與大環境趨勢的一致性
首先,就中國廠商收購台商的泰國廠而言,在近年美國對中國科技管制日益加嚴與中國執法標準不被信任的情況下,許多廠商紛紛前往中國以外的其他國家設廠,進而減少中國的生產。根據中國官方統計,今年第二季外國人對中國的直接投資減少150億美元,但中國廠商的對外投資卻增加710億美元。由上述統計資料可以知道,中國廠商向競國購買泰國廠的決策,與中國廠商對外投資的數據一致。
其次,就台灣廠商出售泰國廠以及關閉台灣廠而言,根據投資台灣事務所最新統計,「投資台灣三大方案」已吸引1530家企業,超過2兆3463億元新台幣投資。就我國對外投資而言,根據國發會今年1月的新聞稿「未更依賴中國」指出,「台灣近年赴中國投資占比明顯下滑,從2015 年度的 50.1%下滑到 2023 年(1-11 月)的占年度對外投資的 11.5%,而對美、對新南向國家投資增加,對東協國家占比已超越中國、2023 年達到 19.3%」換句話說,上述台灣廠商出售泰國廠與準備停止台灣廠的生產活動,與近年台商回台以及往東南亞投資的情況並不相同。
當廠商的投資與關廠決策與多數廠商行為不一致時,廠商的產品不具競爭力、產品替代性高或有特定銷售市場等,都是可能的原因。值得注意的是,廠商指出,若不具生產效益,將評估轉往中國生產,這與許多PCB大廠轉往泰國設廠的決策完全不同。該廠商要繼續維持中國廠運作,可能是因為對中國有持續投資的信心或產品適合中國市場,也可能是生產技術並未較同業好,使得中國廠的資產處分困難所致。我們可以由生產者物價指數來觀察中國的生產環境,中國8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年減1.8%,中國PPI已連23個月衰退,顯示中國廠商的生產情況是不樂觀的。若我們進一步考慮外國人對中國直接投資減少與中國對外投資增加,台廠廠房無法處分是較可能的原因,而非對中國有持續投資的信心。
最後,隨著中國消費與生產環境惡化,許多營收貢獻來自中國的廠商的轉型與退場的問題,是需要政府正視的。特別是上市櫃公司的股東往往較未上市的股東人數多,當我們看到一家上市公司的經營決策與國際大環境不一致時,經濟部與金管會轄下的證交所或櫃買中心等單位若可以提早關注,則除了幫助廠商轉型或退場外,也可以對投資人提供較多的訊息揭露,以降低投資人因訊息不對稱所受到的傷害。
※作者為淡江大學產業經濟與經濟學系合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