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財政部發表的上半年地方財政報告顯示,地方政府財政赤字總計高達25.76兆元新台幣,凸顯經濟發展力道放緩的影響。(資料照片/美聯社)
中國財政部9日發表7月,以及上半年全國地方財政收支情形,由於該報告以往每月定期發表,但今年6月報告卻無故未公告,引發各界關注,此外,各省上半年幾乎全數出現財政缺口,總赤字達到5.7兆人民幣(約25.76兆元新台幣),只有上海仍保持近700億人民幣的盈餘,凸顯在經濟發展放緩的影響下,各地財政多陷入困境。
「自由亞洲電台」(RFA)指出,中國財政部今年無故未發表6月全國財政收支報告,令外界出現質疑,但在9日卻又突然發表7月以及上半年報告,其中全國一般性的公共財政收入為11.59兆人民幣,比去年同期短少2.8%,稅收9.4兆人民幣更是較去年同期下滑5.6%,且幾乎所有省級行政區都出現赤字,最嚴重的四川省更高達4130億人民幣,最大經濟省分廣東也有2129億人民幣的赤字。
報導指出,今年全中國上半年只有上海市出現近700億人民幣的盈餘,香港特區今年前4個月赤字也多達1354億港元。進入下半年的7月,全中國各地的財政收入情形則是延續上半年的窘境,凸顯通貨緊縮、經濟動力不足正使得地方政府面臨財政困境。
報導也表示,中國境內有自媒體,彙整前述財政報告數據之後,發表了標題為「並非哭窮,是真窮!全國1-7月財政收支缺口5.7萬億」的報導,並且曾被新浪財經網轉載;該文章批評中國龐大的財政支出,有將近4成都花在維持8000萬公務員額的人事費用,且在財政緊縮的情形之下,各地政府開始出售國有資產,甚至敲詐外地企業來籌措資金,雖然引發各界熱議,但在不久後就面臨遭下架的命運。
報導指出,有鑑於地方財政負擔沉重,中共於7月召開的三中全會期間,透過擴大稅源的方式,包括將消費稅,以及公路費用的收取等等下放至地方,試圖填補地方政府財政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