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再次踏入險峻台灣海峽釋放的信號

倪世傑 2024年09月15日 05:00:00
9月13日中午,德國巡防艦「巴登–符騰堡號」、「美茵河畔的法蘭克福號」補給艦出現在台灣海峽。(圖片取自@aadilbrar)

9月13日中午,德國巡防艦「巴登–符騰堡號」、「美茵河畔的法蘭克福號」補給艦出現在台灣海峽。(圖片取自@aadilbrar)

歐洲國家的戰艦又陸續來到台灣海峽....

 

就在9月13日中午,德國巡防艦「巴登–符騰堡號」(Baden-Wuerttemberg, F222)和「美茵河畔的法蘭克福號」補給艦(Frankfurt am Main, A1412)結束在南韓的訪問行程並前往菲律賓途中,開始通過台灣海峽。到筆者截稿時間的14日14時許這兩艘戰艦也才開到接近廣東汕尾外海(緯度相當於高雄市區),在台灣海峽停留時間已超過了24小時。

 

值得注意的是,德方這次特意開啟了船舶自動定位識別系統(AIS),包括筆者在內的一般民眾皆能夠通過像是海洋交通網站觀察這兩艘軍艦的航行軌跡,但這並非如粉紅戰狼譏諷的「投降式動作」,而是符合國際海事組織(IMO)規定戰艦在擁擠的商船航行水域為避免碰撞的國際規範,同時這也是通過展現透明度促進信任與降低緊張情勢的行為。中國戰狼小粉紅的刻意誤讀,不僅是反映了中國對國際規範「說一套、做一套」的選擇性心態,也反映了「百年屈辱」歷史觀的那條敏感紅線,輕輕撥弄一下就爆表的脆弱心理。

 

自今年5月7日起,這兩艘戰艦分別從西班牙南部羅塔港(Rota)與德國北方的威廉港(Wilhelmshaven)出發,先是到北美東岸與美、加兩國舉行聯合演習,然後穿過巴拿馬運河來到太平洋,在夏威夷海域參加「環太平洋」軍演,之後開始了官方「印太任務」的重要階段,與法國巡防艦布列塔尼號(Bretagne, D655),以及號稱「地中海最強軍艦」,義大利的「蒙特庫科利號」(Raimondo Montecuccoli,P432)巡防艦共同執行協助監督聯合國安理會對朝鮮制裁的執行情況。這也是義大利第一次派遣部隊到日本海域執行任務。繼英國、法國、荷蘭之後,義大利與德國這兩個西歐國家也投入到將歐洲安全與印太區域安全相結合的隊伍。

 

德國法蘭克福號補給艦。(圖片取自德國海軍網站)

 

韓半島:歐亞大陸東側的躁動

 

聯合國對朝鮮的制裁源於聯合國大會於2017年通過的第2375號與第2397號決議,目的是為了制裁朝鮮第六次核試驗,就在各國執行聯合國任務的同時,朝鮮官媒朝中社立刻報導金正恩視察核武研究所與和物質生產基地的新聞畫面,挑釁聯合國意味濃厚。這顯示聯合國實施包括對天然氣等其他燃料的禁運似乎並沒有對平壤帶來太大的壓力,這一方面是中國與俄羅斯不斷地違反聯合國大會決議,對金正恩政權交付包括天然氣與糧食等物資,同時,朝鮮亦通過違反禁令的煤炭出口賺取外匯;另一方面,莫斯科與北京也部分停止遵守聯合國安理會授權的許多制裁條款,並積極阻止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新的制裁決議,且俄羅斯現在似乎正在採取具體行動,永久廢除聯合國制裁制度。朝鮮則繼續擔當東北亞流氓國家的角色,並繼續向俄羅斯供應軍事人員與武器軍火,在「朝俄軍事同盟支撐」下,東北亞新冷戰的格局更顯鞏固。

 

德國的兩艘軍艦以「航行自由」名義穿越台灣海峽也同樣是落實聯繫起印太與歐洲兩個區域集體安全的行動。即便中國外交部自今年八月起就對德喊話,希望德國打消這個行程,但德方在「未知會中方」的情況下還是這麼幹了。這確實是維持國格的不得不然之舉。早在2021年12月,德方因取消了軍艦穿越台灣海峽的行動,而被其國內輿論譏諷為對中國軟弱的表現,而在當時時值梅克爾剛卸任、新總理蕭茲初登板未及一星期的交接時間中發生,雖然批評的聲浪多集中於梅克爾,但也必須共同承擔這個歷史共業。2022年02月24日爆發的烏俄戰爭改寫了西歐國家普遍對俄採取綏靖政策的不光彩過去,也更願意將關注的焦點轉向東亞,尤其是中國。

 

充滿雜亂信號的德中關係

 

2023年7月13日對德中關係而言是一個值得銘記的日子。社民黨–綠黨–自由民主黨三黨聯合政府通過了聯邦共和國歷史上第一份「對華戰略」。外交部長貝爾博克(Annalena Baerbock, 綠黨)在發佈會上時表示:「對德國來說,中國仍然是合作夥伴、競爭對手和體系對手,但近年來,體系對手的面貌日益凸顯。」

 

但是對中政策的具體作為上,德國聯邦政府似乎更強調合作夥伴的角色。

 

對中政策的具體作為上,德國聯邦政府似乎更強調合作夥伴的角色。(德國總理蕭茲/圖片取自微博)

 

像是親商的自由民主黨籍閣員,數位與交通部長維辛(Volker Wissing)在重大政策上對中國就一再放水。在2023年內政部專家小組表示要加速移除5G設備的中國零組件,但內閣內部協調時間卻長達一年,原因之一除反映了多黨內閣下協調力的弱項外,維辛堅持就主張延長拆除期限,以利於網路運營商。今年 6月,維辛前往北京簽署德、中國關於汽車數據傳輸的備忘錄。由於中國的安全法規還是中國現有的法律補救措施都遠遠達不到歐盟標準所需的保護水平,維辛的「單幹」在德國備受批評。

 

更不消說,在今年四月,由德國總理蕭茲領銜,帶領德國各大企業負責人組成的代表團與另外三名部長訪中,除維辛以外,還包括呼籲中國重新開放進口德國豬肉的政策(按:中國在2020年因德國爆發豬瘟而停止德豬肉進口)的食品及農業部長厄茲德米爾 (Cem Özdemir,綠黨),以及推動與中國進行氣候合作的環境部長萊姆克(Steffi Lemke,綠黨)。在蕭茲的帶領下,「對華戰略」好像一紙空話,「去風險化」似乎起不了什麼有意義的作用,生意,還是照做。

 

揮別綏靖主義需要明確的行動

 

其實,就算台灣的市井民眾也瞭解,在維持兩岸「互不隸屬」現狀的努力中,遠在歐洲,還要應付俄羅斯領土野心的義大利、英國、法國與德國幾乎百分之百不可能做出什麼實質的軍事貢獻。儘管如此,包括德國在內的歐洲大國和歐盟,保持更堅定且明確的立場,可以讓中國意識到對台灣採取武裝衝突的行動將付出高昂代價,從而有助於區域的穩定,即便還是處於失衡的恐怖平衡狀態。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具體的行為,而不是政策,是立場明確最重要的信號。今天,德國兩艘軍艦確實是無畏中國的責難下穿越台灣海峽,但三黨聯合政府過去對中國釋放出混亂且不一致的信號把一切都攪混了。再說,台灣在自由民主國家和威權主義制度之間的全球系統性衝突中,具有多麼高度的象徵意涵,再抬舉台灣在公共衛生和半導體領域擁有強大的能力和專業知識,都不及對中態度明確來得重要。

 

回顧過去十年,歐盟與除奧班(Viktor Orbán)以外,似乎只有波蘭與波羅的海三國的領導人對普丁政權還抱持一些警醒外,大多都犯了綏靖主義的大毛病。承認俄羅斯的勢力範圍一直是德國梅克爾政府時期的政策,一直到2015年通過《明斯克協議》之後直到2022年二月俄羅斯發動「特殊軍事行動」都是如此。同理,過於溫和的對台政策,以及對中釋放錯亂不一的信號,亦可能增加中國對攻擊性政策的信心,並誘使其對周邊國家採取激進的侵略行動,菲律賓是如此,中國已經介入的琉球/沖繩獨立問題是如此。台灣問題,當然自不例外。

 

※作者為政治評論人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