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林岱樺、賴瑞隆、邱議瑩、許智傑、賴瑞隆或前勞動部長許銘春,在高雄市長選舉的民調中都輸給國民黨的柯志恩。(圖片摘自柯志恩臉書)
TVBS最新民調指稱,不管是林岱樺、邱議瑩、許智傑、賴瑞隆或前勞動部長許銘春,在高雄市長選舉的民調中都輸給國民黨的柯志恩,差距最小都還在5%以上。關於這項出人意表的結果,民進黨內評估表示,TVBS民調會有親藍的機構效應,加上柯志恩已經選過一次高雄市長,具備全市的知名度。此外,民進黨參選者多屬區域立委,僅限於原選區的知名度,此時與柯志恩對比討不到便宜;加上有意參選者眾,綠營在高雄仍處於分裂的狀況,此刻不容易得出候選人本該有支持度。
我不知道這是不是民進黨內部對此份民調的真正解讀,如果是的話,民進黨再度丟失高雄執政權恐怕已經指日可待。
高雄是一個極為特別的選區,從2016年以來的三屆立委選舉,民進黨已經締造連25場區域立委選舉全勝的戰績,未曾丟失過任何一席立委,所以也被視為綠營的重要根據地。但儘管如此,高雄人對於外地人主政卻有明顯偏好,此前的三任市長陳菊、謝長廷、吳敦義都非高雄人,陳其邁雖是首位民選的「高雄人市長」,但他也是在敗給「台北人」韓國瑜之後,又歷經千辛萬苦的罷免勝利後才當選,此刻的柯志恩民調表現突出完全其來有自。
另一項猶待觀察但可能已經逐漸成型的是,台灣選民的「中央與地方選舉分裂投票行為」。也就是當民進黨在中央執政時,會有相當比例的中立或淺綠選民以監督中央執政者為由,傾向在地方選舉支持非綠候選人。這現象在2018以及2022年兩場地方選舉都已經發生,而柯志恩在TVBS民調的交叉分析也發現,她的確獲得不小比例的綠營選民支持。換句話說,中央執政的資源已不再是地方選舉的助力,而是阻力。
若這種選民特性以及投票行為的轉換已成為趨勢,長期在中央執政的民進黨只能透過提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候選人來訴求改革。所謂「耳目一新」又有兩種可能的特質:第一、人選必須具備全國性的知名度且能力被認可;第二、提名年輕人,因為年輕會帶來不同的想像。只是,此刻民進黨在高雄的狀況並非如此。
民進黨在高雄已經連續三屆立委選舉「全壘打」,現任的8席立委看似人才濟濟,接班者眾,但其實多是不出意料的老面孔;對高雄人而言,既然知道這些老政客做立委的樣子,當然也不難想像他們當上市長會是什麼模樣。在選民求新求變的心態下,很容易轉而支持在野黨候選人,6年前的韓國瑜就是這樣選出來的。另一方面,老立委能夠連任多屆自然有其成功心法與基層實力,他們迷信於自己既有的成功經驗,對既有權位有非我其誰的堅持,這也導致民進黨中央繼續沿用傾向於保障現任的提名制度,年輕人更不容易出頭。
事實上,在民進黨已經邁入第9年中央執政的大環境下,這種老將盤據地方、年輕人無法出頭的反淘汰現象也發生在其他縣市,甚至擴及不同的立委選區。在本屆立委當選人中,民進黨僅有3席40歲以下立委,而國民黨竟達9席,藍綠兩黨公職的年輕化程度差距不斷擴大。顯然,在失去中央執政後,加速藍營從政公職的新陳代謝;但連續三屆中央執政,卻阻滯綠營年輕公職向上流動的機會。
這是民進黨連續選上三屆總統的悖論,它是否造成民進黨連續三屆地方選舉的大敗,完全取決於黨領導人的決心。如果賴清德繼續臣服於民進黨派系的遊戲規則,無法大刀闊斧地改革民進黨老化以及提名制度僵化的陳年痼疾,不僅2年半後的地方選舉結果不樂觀,就連下屆立委選舉也將繼續付出代價。
※作者為《上報》總主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