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永添專欄:復活的長程空對空飛彈──中國霹靂-17與美國AIM-174的對決   

紀永添 2024年09月19日 07:00:00
F/A-18F戰鬥機掛載了4枚AIM-174B,並把其他掛架也掛滿飛彈。(圖片攝自@point_mugu_skies的Instagram帳號)

F/A-18F戰鬥機掛載了4枚AIM-174B,並把其他掛架也掛滿飛彈。(圖片攝自@point_mugu_skies的Instagram帳號)

此次的2024年環太平洋演習(RIMPAC 2024)已落幕,其中最令人矚目的,是美國曝光了最新型的AIM-174長程空對空飛彈。這款傳聞已久的飛彈,過去一直秘而不宣,沒有人知道是否真的存在,此次卻出現於官方所提供的影片中,由美國海軍的F/A-18E掛載,公開在卡爾.文森號航空母艦上起降。更令人意外的是媒體詢問這款飛彈的情況時,美國官方證實AIM-174不只已經開始量產,還配發給多個艦載機聯隊使用。從編號來看,很明顯AIM-174是由RIM-174標準-6型發展而來。標準-6型是美國海軍最新一代的艦載型長程防空飛彈,射程高達240公里以上,AIM-174則是空射版。由於空射型的飛彈,一開始就擁有戰機的高空高速優勢,所以射程將會更遠,可能超過350公里,甚至達到400公里。讓美國海軍的遠程空中攻擊能力,大幅躍進。

 

長程空對空飛彈曾被打入冷宮

 

其實AIM-174並不是美軍的第一款長程空對空飛彈,遠在冷戰方殷之時,美蘇兩大強權就分別推出過射程超過100公里的空對空飛彈。美國海軍的AIM-54鳳凰飛彈(Phoenix)是當時第一款擁有主動式雷達導引的長程空對空飛彈,最大射程可達130公里,配備在F-14雄貓戰機上,負責航空母艦戰鬥群的最外層空中防禦任務。當時會發展出這種遠距武器,關鍵的原因在於蘇聯打算用超音速戰略轟炸機,如Tu-22來對付美國海軍的航空母艦戰鬥群,以配備戰術核子彈頭的大型反艦飛彈,一次摧毀整個艦隊。面對這樣的威脅,美國海軍認為必需在這些超音速戰略轟炸機發射大型反艦飛彈前,先將其擊毀,否則就來不及了。所以需要一款長程飛彈,搭配F-14的航程與AN/AWG-9機載雷達的超長偵蒐距離,在最外圍攔截敵機,以保護艦隊的安全。

 

F-14掛架上的AIM-54。(圖片摘自維基百科)

 

蘇聯則是因為國土廣大,很多地方又杳無人煙,不易建設空軍基地,或駐紮防空部隊,所以傾向發展大型長程攔截機,來反制美國戰略轟炸機的滲透。這種攔截機除具備高空、高速的優勢外,最重要的是配備長程空對空飛彈,使攔截的距離倍增。如MiG-31就是一款優異的攔截機,所搭配的R-33長程空對空飛彈,初期型的射程已達120公里,隨後更不斷改進,以增加射程。但這個時期的長程空對空飛彈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彈體為了要裝進更多的燃料,讓射程更遠,變的非常龐大,因此只有大型戰機,如F-14或MiG-31才有辦法掛載。再加上笨重的長程空對空飛彈會影響戰機靈活性,還需要搭配偵蒐距離更遠的大型機載雷達,都讓一般的戰機望之怯步,不會選擇使用這種武器。導致專為特定作戰目的而設計的長程空對空飛彈,無法大量普及。

 

更雪上加霜的是當時的電子系統並不太可靠,雷達的實際偵蒐距離也不如帳面上的數字那麼美好,讓各國空對空飛彈的實際作戰範圍,很難達到預期目標。這最好的例子,是美製的AIM-7麻雀(Sparrow)飛彈,這款採用半主動式雷達導引的中程空對空飛彈,號稱最大射程50公里,但實戰中的有效作戰距離,往往不到一半。更不用說還在起步階段的主動式雷達導引系統,更不可靠。美國海軍使用的AIM-54,在實戰中並沒有成功擊墜的紀錄,至於唯一的海外用戶伊朗,在爆發革命後,已經與美國決裂,因此在兩伊戰爭中的使用狀況,眾說紛紜,外界很難判定這些戰果的真偽,而蘇聯的R-33也一樣沒有亮眼的服役紀錄。最後冷戰結束,威脅大減,讓長程空對空飛彈被打入冷宮,美國海軍也沒有研發新一代的長程空對空飛彈,來取代AIM-54。

 

但冷戰結束後,資訊革命展開,電子技術突飛猛進,讓主動式雷達導引技術逐漸成熟。視距外作戰(BVR)與射後不理(Fire and forget)成為主流,使空戰的樣貌有了很大的改變,近距離空中纏鬥的重要性越來越低。主動式雷達導引的中程空對空飛彈,成為視距外作戰的關鍵武器,也是各國積極發展的方向。美國所研發的AIM-120先進中程空對空飛彈(AMRAAM),性能優異,除美國海、空軍使用外,還外銷到許多國家,初期型的最大射程已達70公里。俄羅斯則研發出性能與AIM-120極為類似的R-77飛彈,讓許多使用俄系戰機的國家,也能擁有視距外作戰能力,如中國就引進了這款飛彈,並自行發展出霹靂-12型飛彈。台灣除引進AIM-120,又在美方協助下,發展出天劍二型飛彈供IDF戰機使用,至於幻象2000則使用雲母飛彈(MICA)。

 

F-22發射AIM-120,台灣也有引進此型飛彈。(圖片摘自維基百科)

 

機載相位陣列雷達大幅延伸空對空飛彈射程

 

機載相位陣列雷達與資料鏈的出現,又讓這場主動式中程空對空飛彈之爭,變的更加白熱化。機載相位陣列雷達的偵蒐距離,遠勝過傳統式機械雷達,讓視距外作戰的範圍擴大,中程空對空飛彈的射程當然也要跟上腳步。AIM-120的後期型射程已超過100公里,台灣展開「奔劍計畫」,研發天劍二C型,最大射程一樣突破100公里。中國除了持續改良霹靂-12,更推出霹靂-15飛彈,號稱最大射程已接近200公里。美國為了反制霹靂-15,也發展全新的AIM-260聯合先進戰術飛彈(JATM),射程一樣達200公里。而當飛彈的射程這麼長時,資料鏈就變的很重要,因為戰機的速度非常快,當飛彈發射後,要飛這麼遠的距離,敵方戰機早就飛離原先的位置,必需不斷透過資料鏈修正彈道。新一代資料鏈的傳輸距離更長,能讓飛彈能找到更遠的目標。

 

而新一代匿蹤戰機的最大特點,是可以關閉雷達,利用資料鏈接收遠方空中預警機提供的敵機坐標,發射飛彈攻擊,並中繼資料鏈的訊號給已發射的飛彈,不斷修正彈道。由於匿蹤戰機本身就不易偵測,不開啟雷達更難被發現,讓這種攻擊模式極為致命。隨著美國在第一島鏈部署越來越多的F-22與F-35戰機,中國為了反制這種戰術,進一步推出霹靂-17長程空對空飛彈來對付空中預警機,射程可能高達400公里。同時,中國也積極量產具備匿蹤能力的殲-20戰機,並且發展數款空中預警機,想要複製這種戰術。為此美國也決定再度發展具備長程攻擊能力的空對空飛彈,並選定美國海軍的標準-6型為基礎,直接修改成為長程空對空飛彈,省去從頭開始研發的時間。不過AIM-174的目標,可能不只是中國的空中預警機,還有另外一個重大威脅。

 

殲-20戰機配掛的霹靂-15飛彈。(圖片摘自網路)

 

用AIM-174擊落配備鷹擊-21的轟-6

 

近期中國已曝光,轟-6轟炸機掛載鷹擊-21高超音速反艦飛彈,進行作戰測試的畫面。這款新型的長程反艦飛彈,很可能是由東風-21D發展而來。由陸基發射的東風-21D是以東風-21彈道飛彈為載具,搭配高超音速彈頭,專門用來攻擊大型水面船艦。由於東風-21D的程射高達1500公里以上,速度突破6馬赫,非常不易攔截,被視為是反制美國航空母艦戰鬥群的利器,有航母殺手之名。空射型的鷹擊-21,若再加上轟-6的航程,等於整個西太平洋都在轟-6與鷹擊-21的打擊範圍內。這對美國的航空母艦戰鬥群來說,等於是冷戰時期的惡夢捲土重來,因此反制蘇聯威脅的老戰術又被拿了出來,只是這次換成F/A-18E與AIM-174。從航空母艦上起飛的F/A-18E,可在空中預警機或F-35指揮下,從很遠的地方擊落配備鷹擊-21的轟-6,保護整個艦隊。

 

F/A-18F戰機翼下,清楚可見四枚AIM-174B、三枚AIM-120飛彈及兩枚AIM-9X飛彈,囊括遠、中、近打擊需求。(圖片攝自@point_mugu_skies的Instagram帳號)

 

使用長程空對空飛彈的最大問題,在於目標的獲取,因為在射程高達400公里的情況下,發射飛彈的戰機,已經很難靠自己的機載雷達發現敵機,資料鏈將扮演很重要的角色。而在這一方面,美國仍擁有很大優勢,過去美軍就極為重視戰場資訊的整合,建立了Link 11、Link 16、Link 22等資料鏈系統,以供美軍與北約盟國的不同作戰單位分享作戰情報。具備匿蹤能力的F-22與F-35,本身都具備高速資料鏈,其中較晚服役的F-35,更被定位為戰場上的資訊交換中心,除了優異的作戰能力,還能把蒐集到的訊息,快速分配給友軍單位與無人載具,甚至是引導已發射的飛彈。2016年在美國新墨西哥州白沙靶場的一次測試中,美國海軍陸戰隊的一架F-35B,就成功引導一枚地面發射的標準-6型,擊落靶機。因此未來引導AIM-174攻擊,應該沒有問題。

 

在中國方面,這幾年來也在積極發展協同作戰能力,不過起步較晚,從俄羅斯引進的Su-30MKK與Su-35S都擁有自己的資料鏈系統,但能否與中國自行研發的空中預警機整合,仍不清楚。但中國早期研發或仿製的殲-10、殲11,都配備初階的資料鏈系統,後期所生產的殲-10、殲-11改良型,或最新的殲-16、殲-20則確定擁有較成熟的資料鏈系統,依中國官方所釋出的資料,應該能夠與空中預警機連結。至於殲-20能否中繼空中預警機的訊號,直接引導霹靂-15或霹靂-17進行攻擊,目前依然未知。不過解放軍在這方面的發展速度,只會越來越快,而且就算需要殲-20的飛行員手動介入,由空中預警機、殲-20、霹靂-15或霹靂-17所構成的威脅,仍不可小覷。因為這代表解放軍的戰機,不需要跨過台海中線,就能冷不防對我方的戰機發動突襲。

 

殲-16戰機掛載白色測試用霹靂-17導彈。(圖片摘自網路)

 

對台灣來說,短時間內要採購AIM-260、AIM-174是不切實際的,畢竟這兩款最新型的空對空飛彈,都還沒有在美軍大量服役,台灣也沒有大型戰機能掛載尺寸龐大的AIM-174。不過台灣除了已獲得AIM-120C5與AIM-120C7,美國近期也批准出售200枚最大射程達160公里的AIM-120D,更已量產天劍二C型,以供中壽升級後的IDF戰機使用。過去也不斷傳出,中科院正在研發射程達150公里的新型空對空飛彈。不過台海空域並不大,射程這麼遠的空對空飛彈,是否有用武之地,也令人存疑。但近期俄羅斯的戰機,的確曾用改良自R-33的R-37M長程空對空飛彈,在遠距離擊落烏克蘭戰機。台灣的反制之道,或許應該要利用主場優勢,加速整合地面防空網與海軍的艦載防空飛彈,達成聯合截擊的目標,近期採購Link-22資料鏈,是個不錯的方向。

 

※作者為軍事研究者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