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交通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教授黃嵩立指出,監獄教化作為只是請受刑人抄經、向受害者家屬道歉,應協助犯罪者誠實面對自己的行為。(張哲偉攝)
為探究台灣廢除死刑可能性及吸收國際經驗,廢死聯盟舉辦「讓黑暗的盡頭有光」國際研討會,邀請各國專家分享推動廢死的過程。今早(5日)的首場研討會中,國內外學者專家首先針對台灣重刑犯的獄所處遇進行分析,收集37名死囚犯及40名無期徒刑收容人處境,讓社會及執政者理解監獄的功能不只是懲戒跟懲罰,還有尊重受刑人的人性與尊嚴、協助收容人未來能復歸社會。
由廢死聯盟主辦,國際特赦組織、人權公約施行監督聯盟、歐洲經貿辦事處、德國在台協會、法國在台協會和英國在台協會協辦的「讓黑暗的盡頭有光」國際研討會,討論台灣重刑犯監所處遇、更生與復歸、社會修復、死刑犯家屬、死刑釋憲後及廢死趨勢他國經驗等議題。首場研討會「鐵窗下的每一天:重刑犯的監所處遇」,聚焦在重刑犯監所處遇,以廢死聯盟過去3年採訪37名死囚及40名無期徒刑收容人報告,提出改善監獄處遇的方案。
擔任主持人的人權公約施行監督聯盟執行長黃怡碧指出,社會對監獄的印象,主要是懲戒跟懲罰功能,對囚犯復歸社會的幫助非常不足,台灣廢死聯盟從2021年開始訪問37名死囚跟40名無期徒刑囚犯,深入了解收容人的處遇,希望對台灣獄政體系有所改善。黃表示,從判決定讞開始,這些囚犯不再被視為「穿著囚服的國民」,而是一個「等待執行的人」,這樣的分類跟社會標籤,更讓全體社會必須反思,是不是剝奪了他們的人性與尊嚴。
「這份報告的目的,是為了理解這些死囚及無期徒刑收容人的犯罪動機、是否有教化改變、長期刑能否取代死刑及理解監所處遇。」主講人陽明交通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教授黃嵩立指出,這份長達3年的訪談研究主要針對囚犯個人,問卷跟訪談是以聯合國「監所處遇最低標準」做基準。訪談設計部分,針對死刑跟無期徒刑收容人有45題,兩次訪談各2小時,「非常諷刺的是,這些囚犯都說廢死聯盟的訪談,是被關的幾十年來,第一次有人可以好好跟他們談。」
黃嵩立表示,在訪談了37名死刑定讞跟40名無期徒刑囚犯後,廢死聯盟發現監所的食物品質不佳、囚犯活動空間不足、死刑犯不得參加監所作業、無期徒刑監所作業無助假釋出獄後的工作。黃說道,監獄的目的到底是什麼?這些囚犯不知道怎麼尊嚴待人、怎麼復歸社會,國家就應該透過監所去教導他們,但矯正機關有5成以上受刑人以摺紙袋、折紙蓮花等作業項目為主要工作,無法學得一技之長,也很難累積假釋出獄後的工作專長;此外,監獄的每月基本支出為2000元,但全台有33個監所每月收入低於500元,8個監所收入低於200元,無法符合基本生活需求。
黃嵩立接著提到監所教化環境與資源問題,在研究報告中可以發現,多數死囚都曾後悔犯下的罪行,且他們都認為在當時犯罪情境之下並沒有其他選擇,但監獄的教化作為卻只是請受刑人抄經、跟受害者家屬道歉,受刑人沒錢也沒機會補償受害者家屬。黃指出,協助犯罪者誠實面對自己的行為,是對長刑期收容人最重要的功課,但現行制度下卻難以落實,非常少的輔導資源,讓監所經常是形式做到、虛應故事,受刑人的轉變及悔悟多半是靠歲月流失或宗教、家人勸導。
黃嵩立強調,這些受刑人多半都沒有「典型殺人犯」的樣態,只是因為成長經驗缺乏家庭功能、參加幫派或受到酒精及藥物影響,在少年時期接觸司法後沒有被矯正,反而學到以暴制暴的文化,讓他們想回到原本善良、正常的社會環境變得困難。黃呼籲,每個囚犯都有教化的可能性,但台灣教化資源極度缺乏,國家不能只做極少的教化嘗試後,就宣稱受刑人無教化可能,「對國家而言,最終極的挑戰就是讓每個受刑人都過上有意義的生活。」 (責任編輯:殷偵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