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雙方都是彼此最大的心腹大患,目前兩國關係與其說是感情上的友好,不如說因為之前打了那麼久的教訓。(圖片取自中國外交部)
中國人是否那麼親俄?從歷史看也不真的如此,先不談論清朝或中華民國時期,集中談基本上同樣是共產主義陣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跟俄羅斯的相處也並不那麼甜蜜,中蘇關係最好的時候,就只有在建國之後的十年從蘇聯得到支援的時代。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去到1960年左右中蘇已經交惡,大量取消雙方的合約,不久之後就產生了中蘇邊境衝突。然後中國就投向美國陣營,也得到了攻擊範圍基本上明顯是防範蘇聯的核武,珍寶島事件大規模衝突,日後中國更為了支持紅色高棉對蘇聯支持的越南開戰。後來蘇聯入侵阿富汗,中國也是予以反對。直至蘇聯解體為止,中蘇關係不好的時間佔了大部份。從以上歷史看,中國並沒有因為意識形態而無條件親俄。
在十九世紀,英國為了牽制俄羅斯,使俄羅斯被糾纏於克里米亞戰爭中,並失去了對巴爾幹地區的控制,使俄羅斯對歐洲擴張被阻而轉向中亞;而中亞也形成對英國的大博奕,也被英國阻於阿富汗;造些挫敗使俄羅斯轉向對中國的發展,相對於海權帝國,對中國擴張較容易,回報也明顯較高。故自清朝以來,中國在北方的領土趨勢上是慢慢轉向俄羅斯控制的,從《璦琿條約》,控制唐務烏梁海開始,去到民國時期扶植南方的國共兩黨去牽制北洋軍閥,在三十年代入侵新疆,讓蒙古獨立。
這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產生變化,主要是當中國統合後,就開始阻止這種行為。結果俄羅斯從二十世紀前期不斷向中國收割,變成在中期與中國不斷的邊境衝突,不僅導致雙方交惡,經濟交流中斷,而且因為雙方的邊界非常的漫長,雙方都留意到長期的邊緣衝突會對國防形成沉重負擔。雙方六千公里的接壤,一旦要互相防範,形成了後勤上的惡夢。整個七十年代就是中蘇兩國的互耗,雙方互相妨礙對方的計劃,去到蘇聯入侵阿富汗時,中國更是從新疆陸路支援阿富汗,最終的結果就是俄羅斯的挫敗。
陸路邊境有漫長接壤的國家之間,往往先是衝突,在體會到漫長的邊境互相防範的消耗性後,在之後的世代就會形成追求合作的結論。畢竟邊境衝突的利益,及不上將邊境從陸上防禦解放出來的利益。最好的例子就是美國與加拿大,在十九世紀美加之間也有邊界爭端,例如俄勒岡,阿拉斯加,但最終都發覺友好帶來的利益更大。
同樣地,中俄關係在蘇聯解體之後,也有類似的效應,雙方都很有共識地知道,雙方的關係越好,邊防的負擔越少。雙方之所以兄友弟恭,正是因為作為鄰居,雙方都是對方最大的心腹大患。因此,中俄的關係,與其說是感情上的友好,不如說因為之前打了那麼久的教訓,使中俄都怕了對方,覺得對方不好惹,視對方為「最不想開戰的國家」,俄羅斯不想跟中國打仗,中國也不想跟俄羅斯打仗,這才是一切的前題。
再多的仇恨,再多的邊境衝突,再多被佔的國土,這些說的時候輕鬆。當要付為鳥不生蛋的邊境長期為百萬大軍補給的賬單時,大家就會立即冷靜下來,甚麼仇恨在錢面前都不再重要了。
既然一定不想跟對方衝突,所以才更要培養感情,才從意識形態與政治取態等地方開始,使中俄兩國的國民盡可能的不要討厭對方,避免產生任何會引爆中俄衝突的民意。所以因果關係不是因為親俄而與俄羅斯結盟,而是因為不想跟俄羅斯交戰,所以才盡可能拉關係。這也解釋了為何對日本就沒有這種福利,畢竟對於中國而言,再仇日也好,刷槍走火使日本變成現實負擔的機會也不大。
※作者為香港中文大學比較史學碩士,曾任教職,後轉行創辦公司並開發電腦遊戲《民國無雙》。為文透過人文視見,穿梭在東西歷史的誤區與文化硬傷間,懷抱理想但講求務實營運。現居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