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71年台灣從被聯合國驅逐之後,在國際社會變化甚快的惡劣環境下,我們還可以存活下來,就是因為知道怎樣改變。(圖片摘自總統府網站)
丹麥出名的哲學家齊克果曾說過一則這樣的故事:
在歐洲,處處可看見湖泊。每年春天開始,就會有從北方飛來的雁鴨停留在湖泊裡休憩遊玩。鄰近社區的居民會來湖泊邊散步,觀賞這些雁鴨,也會拿食物餵養牠們。
春天過去,夏天來臨。來湖邊散步休息的人越來越多,年老的人不少,也有父母會帶著年幼的孩子來,在長輩幫忙下會拿食物餵食雁鴨。這群雁鴨看見很多人來觀賞就越發高興,有時會展開翅膀拍打湖泊的水,也會扮演情侶般的打情罵俏,讓觀賞的民眾更加喜愛,餵食的量也越來越多。
夏天過去,秋天來臨。湖泊鄰近的森林開始飄起落葉,有的葉子也會飄到湖泊裡。有些雁鴨開始發現不太對徑,尤其是看到來湖邊觀賞和餵養牠們的居民少了,認為該是離開繼續南飛的時候了。於是有不少隻馬上展開翅膀飛離,也有好幾隻在打開翅膀時,才突然發現翅膀有些僵硬,開始感覺很痛苦,但牠們還是努力不停地拍打,果然飛了上去。另外也有好幾隻飛了上去後,很快又落下來,因為太重了,但牠們並沒有放棄,禁食一天、兩天之後,重新再試幾次之後,終於可以飛離他去。
但還是有些沒有飛離的,這些剩下不多的幾隻雁鴨,每當看見那些展開翅膀感到疼痛而咶咶大叫,特別是那音太重而落下來的伙伴,都會用不屑的語句嘲笑牠們,要牠們留下來。這些不想飛離的認為在這裡很好啊,每天會有人來欣賞,也會送東西來給我們吃,並且稱讚我們的舞姿是多麼地美,只有傻瓜才會想要離開。於是牠們繼續留在湖泊上悠哉地游水。
秋天過去,冬天來臨。冰冷氣候帶著冷颼颼的強風吹襲而來。森林裡的落葉掉落蓋滿了大半湖泊,再也沒有人出來欣賞這些雁鴨。而這些雁鴨也因為要防禦冰冷寒風吹襲,也會躲藏在湖泊裡的幾塊石堆中避寒。
在一個暴風雪的日子裡,湖泊裡的水結冰了。這些緊縮在石堆中的雁鴨想要出來看看是否有人來帶食物來餵食牠們。可是,當牠們想要伸開雙腳游出來時,突然發現雙腳已經不能彈動。因為湖水都已經結成冰了,無論牠們多麼用力都無法彈動。最後,這群雁鴨都凍死在湖泊上。
齊克果說的這篇故事,是在警告他那十九世紀時代的歐洲青年,不要因為有安逸的物質生活而忘記了外面世界的變化,要隨時注意生活環境的變遷而知道怎樣因應。
從這篇故事來看咱國家也是一樣。自1971年我們從被聯合國驅逐之後,在國際社會變化甚快的惡劣環境下,我們還可以存活下來,就是因為知道怎樣改變。直到現在,我們絕大多數的國民,特別是執政當局都很努力地在尋求因應之道。但我們也發現有一群少數如國民黨大老像馬英九先生那種僵化思維的人,只知道停留在過去安逸的狀況下,以為有了「大中國」,就可無憂無慮。若持續這樣下去,大概再過不了多久,有這種思維的人,特別是國民黨頑固分子就會像那些少數躲藏在石縫中的雁鴨一樣,不用中國來打,自己就凍死了!
※作者為台灣長老教會退休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