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音樂治療與「莫札特效應」看音樂教育的改革

蔡振家 2024年10月23日 07:00:00
聆聽莫札特D大調雙鋼琴奏鳴曲(K448)的開頭十分鐘,能夠短暫提升空間推理能力,這就是莫札特效應原本的涵義。(圖片截至網路)

聆聽莫札特D大調雙鋼琴奏鳴曲(K448)的開頭十分鐘,能夠短暫提升空間推理能力,這就是莫札特效應原本的涵義。(圖片截至網路)

數千年以來,音樂一直是人類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廣泛用在儀式、療癒、表達情感、促進社交等。而作為一個正式的治療概念,「音樂治療」直到最近一百年才開始被科學界認可。在美國,1950年成立的全國音樂治療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Music Therapy)標誌著音樂治療正式進入專業領域。相較之下,國內的音樂治療發展較晚,直到2023年,「臺灣音樂治療學會」才獲准成立。

 

幾年前,我在一所高中進行關於音樂與科學的演講時,一位學生問道:「為什麼台灣的音樂治療不太興盛?」這個問題反映了年輕一代對音樂治療的關切。以自閉症的音樂治療為例,台灣在這方面的學術研究遠不如其他國家,確實值得擔憂。根據網站PubMed的資料,台灣發表在國際期刊的自閉症之音樂治療論文數量,竟然不及澳洲的十分之一,而台灣跟澳洲的人口數其實差不多。

 

撇開學術研究不談,台灣的音樂治療在推廣與實務上仍有不錯的成績。例如,客家電視台曾經跟音樂治療師與音樂心理學家合作,製作了一部名為《你好!我叫江東平》的動畫,介紹自閉症的音樂治療。這部動畫溫馨感人,在國際上頗受好評,榮獲2022年亞洲影藝創意大獎、亞洲電視大獎的最佳兒童節目獎。此外,許多學成歸國的音樂治療師在台灣長年默默耕耘,值得敬佩。1996年成立的中華民國應用音樂推廣協會,便致力於推動音樂治療。令人遺憾的是,政府原本並不允許民間組織使用「音樂治療」這個名稱。

 

 

在這篇文章中,我並不打算探討「一般人能否用音樂來治療疾病?」這個議題,畢竟「治療」有其專業性,需要在適當的監管下進行。本文想要強調的是,音樂對於促進身心健康有實質效果,而這樣的知識應該被廣泛傳播,讓更多人受益。就像物理治療師教導人們藉由正確的運動來保健身體,音樂治療師同樣可以教導大眾運用音樂來維護心理健康。

 

音樂用於保健身心或「秀才藝」?

 

國外的研究發現,在COVID-19疫情期間,有大約半數的人曾經使用音樂來減輕壓力和焦慮,由此看來,人們似乎可以自行從各種音樂活動得到心理上的益處。一篇發表於《Translational Psychiatry》的論文指出,音樂對於自閉症、思覺失調症、憂鬱症、物質使用障礙、厭食症、失智症、帕金森症……都有良好效果,但是美國的音樂治療師數量有限,僅能服務約0.5%的成年心理疾病患者,因此迫切需要擴大音樂治療的應用範圍。對此,該論文建議了三個改善方向:

 

1、轉移教學重心:音樂教育可以適度從「展示個人技藝」轉向「培養基礎技能」,注重看似基本但卻有巨大效益的社交性歌舞。

 

2、心理健康導向的音樂教育:音樂教育應該以「將音樂發展為促進心理健康的工具」為核心目標之一。

 

3、教育大眾:讓社會大眾改變「音樂僅為娛樂」的錯誤觀念,強調其療癒功能;以生物醫學的觀念,深入淺出地解釋音樂治療的原理。

 

關於第一點,台灣的音樂教育的確需要檢討以「展示個人技藝」為主的學習目標。數十年來,許多音樂學生和學生家長都相當注重演奏技巧,而不太關心學習音樂在其他面向的意義與價值,這種思維與台灣的「考試文化」一脈相承。從小學到大學,不少學生的學習目標集中於追求考試的標準答案,這樣的教育模式並沒有教導他們應用知識來改善生活品質,最終,知識變成一種考試與競爭的工具。

 

音樂教育中也存在類似的標準答案,例如在音樂課中以正確順序按住直笛的指孔,在音樂系中以絕對音感(absolute pitch)辨識個別音高、炫耀演奏技術動作、在比賽中贏過別人——台灣的一些老師似乎認為,沒有考試、沒有比賽就難以激勵學生——不可否認,這些明確的目標能在短期內為學生提供動力或成就感,而標準答案的存在也便於評量學習成果,但是長遠來看,這種音樂教育方式卻可能產生負面影響。

 

莫札特效應與音樂導聆

 

為了提升學習者的內在動力,音樂課中應該讓同學探索以下問題:特定的歌曲或樂曲對自己產生什麼影響?其背後的機制是什麼?這些切身的問題雖然沒有標準答案,卻能引導學生去思考音樂的價值。接下來,我將以在大學通識課中介紹「莫札特效應」的經驗為例,說明如何讓同學探索上述問題,並親身體驗音樂的效益。

 

1993年,頂尖期刊《自然》刊登了一篇有關音樂的論文,文中指出,聆聽莫札特D大調雙鋼琴奏鳴曲(K448)的開頭十分鐘,能夠短暫提升空間推理能力,這就是莫札特效應原本的涵義。然而,這個科學發現經過媒體的渲染後,演變成「聆聽莫札特音樂能讓人變聰明」的誇大說法,並被用來推銷種種商品。後續的研究顯示,莫札特效應其實很小,而且其他音樂也可能有類似效果。

 

 

有趣的是,莫札特K448的故事並未就此結束,它在醫院的神經科上演了精彩的續集。近年有許多醫學研究指出,聆聽K448可以緩解癲癇症狀,一篇2024年的論文分析了過去的相關研究之後,確認K448或莫札特的其他樂曲具有抗癲癇效果。

 

近日我在台大的通識課「音樂、演化與大腦」中介紹K448抗癲癇效果的理論,並且讓同學在聆聽該段音樂時印證這個理論,教學效果相當不錯。以下是我的導聆方式。

 

莫札特K448的第一樂章採用了奏鳴曲式,它有兩個主題。一篇2021年的論文指出,這首樂曲的抗癲癇效果主要來自第一主題銜接至第二主題的過渡段落(transition,也稱為「過門」)。為什麼這個段落特別有療效?這牽涉到它在樂曲中的功能和對聽眾心理的影響。音樂理論家Hepokoski與Darcy指出,過渡段落的主要功能是能量增益(energy-gain),推動音樂邁向新的目標。對聽眾來說,過渡段落可以讓他們踏出第一主題的「舒適圈」,引發探索第二主題的興奮感與期待感。科學研究顯示,當人們感到興奮而充滿動機時,傾向去探索新的事物。奏鳴曲式中的過渡段落正是通過能量的累積,提升聽眾的注意力,對接下來的音樂發展產生好奇心。莫札特K448第一樂章的過渡段落,特別能讓聽眾感到愉悅和期待,此時額葉的一種低頻腦波——theta波——會增強,從而緩解癲癇症狀(這牽涉到「執行控制」的神經機制)。

 

音樂減少症狀,促進探索學習

 

以上就是K448抗癲癇效果的學理基礎。瞭解理論之後,我鼓勵同學通過「自我觀察」來印證這個理論——當第一主題結束時,再次確認D大調的舒適圈,你是否暫時有種圓滿的感覺?接下來是過渡段落,旋律延續了先前的下行線條,重複時加上和聲的緊張感與繽紛色彩,能量不斷累積,這時你的額葉theta波可能隨之增強。當旋律到達低谷,一個強音讓音樂「跌深反彈」,和聲隨即指出新的方向,這可能再次讓額葉的theta波變強。此後,主旋律停留在中高音域,悠然等待新的調性(A大調)逐漸明朗,營造出探索下個主題的氛圍。

 

透過這樣的導聆,許多同學在聆聽K448的過渡段落時都產生正向情緒,讓我對這種教學方法更具信心。此外,有一位同學發現K448緩解了自己注意力缺損過動症的症狀,另一位同學驚訝地發現,K448明顯減少妥瑞氏症的症狀,於是又主動找了一些莫札特的樂曲來聽,「聽著聽著真的讓我的症狀減緩了六成以上,這真是一大福音!」(這兩位同學皆同意在本文公開這些自我觀察的結果)

 

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體驗到音樂的效益,進而產生探索動機——既探索音樂,也探索音樂美感的科學原理——長期下來,這類聆聽經驗或許能強化相對音感(relative pitch),使學習者更敏銳地感受音符之間的相對關係,理解和聲的張力與方向性,並且在未來聽音樂時更主動地參與。藉由主動預測音樂的發展,個體的創造力與認知彈性(cognitive flexibility)應可得到鍛鍊,從而增強對於環境變化的預測力與適應力。

 

以上的例子顯示,若音樂影響心理的機制被更多音樂工作者與聽眾所瞭解,音樂治療在台灣得到更多重視,則音樂的應用面將可以大幅擴展,改善我們的生活。

 

※作者為台大音樂學研究所、腦與心智科學研究所合聘教師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