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海軍代理次長曼奇內利(中),近日在關島視察當地防空系統建置進度,圖為MK 41垂直發射系統陣地。(取自DVIDS網站)
有鑑於近年來中國不斷擴張軍事力量,強化在包括南海、台海等敏感地帶的軍事能見度,對區域情勢造成嚴重威脅,美軍因此持續鞏固在印太據點的防禦與嚇阻能力,外媒則在近期發現,美軍似乎已在關島展開陸基神盾系統的建置作業,可望進一步提升當地空防能量。
在2023年8月,美軍公布的文件顯示,為了強化關島防禦能力,美方正計畫於島上20個地點建置各類型的「增強型綜合防空飛彈防禦」(EIAMD)系統,並且陸續展開對當地居民與環境影響的評估作業,軍事新聞網站The Warzone(TWZ)則指出,近期美國海軍代理次長曼奇內利(Tom Mancinelli)前往關島視察的影像之中,出現了包括MK 41「垂直發射系統」(VLS)陣列的畫面,似乎顯示當地「陸基神盾系統」(Aegis Ashore)的建置已達到一定程度。
報導指出,根據美軍太平洋艦隊所發表的新聞稿,曼奇內利於13日至18日之間,與五角大廈負責採購與維護業務的代理副次長羅森布倫(Deborah Rosenblum)前往包括夏威夷、關島等印太地區的美軍基地進行視察,並在16日、17日走訪關島各地建置中的防禦系統,以及與當地美軍、地方官員交流。
根據美軍新聞單位資訊,曼奇內利在關島聽取「印太區域重要防禦基礎建設、美軍戰備,以及持續浮現威脅」的簡報,並搭乘MH-60「海鷹」(Seahawk)直升機視察防禦系統建置情況,其中,報導指出曼奇內利檢視一處MK 41垂發系統陣列地點的相片,雖然美軍圖片解說是視察「終端高空防禦系統」(Terminal High Altitude Area Defense,THAAD,簡稱「薩德」)的部署,但THAAD在關島已部署多年,且發射載台多為飛彈車,並畫面中的固定陣地有所差別,因此TWZ認為該處似較有可能為陸基神盾系統的一部分。
報導指出,陸基神盾系統基本上是由甲板室(deckhouse)以及其他輔助建物,加上固定於地面的垂直發射系統陣列所組成,其中甲板室包含了1座AN/SPY-1、3D相位陣列雷達,屬於神盾系統的核心,結構則是與勃克級驅逐艦2A批次(Flight IIA)相仿,主要在因應中程彈道飛彈威脅,使用「標準3型」飛彈,在地球大氣層外完成攔截任務,由於MK 41系統採用模組化設計,因此也可和包括「標準6型」以及未來的「滑翔階段攔截器」(Glide Phase Interceptor,GPI)進行整合,擴展攔截能力。
然而由於關島地形崎嶇多山,面積也並不大,因此對於地形平坦以及範圍有一定要求的陸基神盾系統部署構成挑戰,這也是日本最終捨棄該系統,改為建造神盾艦的主要因素,根據之前曾公布的計畫內容,關島陸基神盾預計在2026年正式服役,但目前美國海軍對此並未發表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