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族群媒體突圍】結合海內外客家成大眾 建立完整資料庫

芮于珊 2024年10月25日 10:00:00
總經理莊勝鴻與傳播學者管中祥針對族群媒體、分眾市場做討論。(客傳會提供)

總經理莊勝鴻與傳播學者管中祥針對族群媒體、分眾市場做討論。(客傳會提供)

數位時代下的媒體擁有多元的傳播途徑,對於族群媒體如何突圍?

 

傳播學者管中祥表示,數位時代其實就是分眾、破碎化的時代,他以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客傳會)旗下媒體《客新聞》與「講客廣播電臺」舉例,除了可以關注台灣本地的客家族群,若能把在海外關心客家的民眾整合起來,將會是一股非常大的力量。

 

 

客傳會日前在集思台大會議中心舉辦2024年度諮詢座談會,邀請專家、學者及相關公民團體與會。客傳會總經理莊勝鴻、國立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教授管中祥探討「數位競爭下,族群媒體如何突圍」。

 

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董事長陳邦畛表示,在台灣耕耘的族群媒體,不只有客家,還有原住民、閩南,甚至新住民朋友等。他強調,或許各方建議有些許差異,但無論是用何種方式詮釋客家,大家共同為群族發聲的心都是一樣的。

 

客傳會董事長陳邦畛致詞。(客傳會提供)

 

 

平台數位化、社群分眾 打造多途徑客語傳播

 

「多途徑的客語傳播怎麼做?」客傳會總經理、講客廣播電台台莊勝鴻說,他兩年前進客傳會,發現客語要進入主流非常困難,「大家很努力復振客家,卻很難傳遞出去。」在無線電視或廣播電台中,客語的露出率極少,「有沒有其他方法把客家觀點傳遞出去?」客傳會開始進行「平台數位化」和「社群分眾」。

 

「平台數位化」包含講客廣播電台的網站和使用者介面改版,持續朝Podcast方向發展;客傳會研發AI客語語音廣播自動生成系統,利用AI結合客語語料串接到各個平台,達到客語文字、語音相互轉換的視聽並行,此技術一舉獲得今(2024)年廣播金鐘的「創新研發應用獎」。為因應新媒體潮流與增加網路能見度,客傳會在2022年成立《客新聞》。客傳會也製播Youtube影音節目,去年、今年都入圍「亞洲電視大賞」。儘管數位串流當道,客傳會仍持續產製平面內容,包括攝影雜誌和《靛花》季刊,還有拍攝電影、修復老電影等,目的都是為了讓客語有更多露出。

 

「《客新聞》有自己看世界的方式,這樣才能真正掌握客家觀點的詮釋權,而不是由外界來定義客家。」莊勝鴻也打趣形容,「一開始做影片,就是輕鬆化。因為如果一直做沉悶的東西,年輕人不願意來看。」他也進一步反思,在當今所謂的「眼球時代」,流量背後的媚俗與譁眾取寵,透過精緻包裝呈現出來的意義,「我們希望打造一個客家傳播媒體集團。」莊勝鴻說,這是未來客傳會繼續努力的目標。

 

 

分眾化時代 海內外客家加起來就是大眾

 

莊勝鴻表示,不只是客家族群,在閩南、原住民甚至是新住民中,群族媒體最大困境就是無法與主流、商業媒體相比,很難在數位媒體下被聽見。管中祥回應「族群媒體要跟主流比較嗎?」他認為,「數位時代其實就是個分眾時代。」族群媒體除了關注在地,也可以放眼國際,結合國內外族群,就可以聚合成大眾。

 

管中祥舉例,他做過調查發現,《美濃月光山雜誌》最大的捐款來源是海外的美濃客家人,因為這是海外美濃客家人聯繫家鄉情感的重要管道之一。「如果客傳會把海外客家人納入服務對象,那是不是會成為最大的族群媒體?」他表示,要是能聚集海外客家群眾,讓客傳會成為他們聯繫家鄉的管道,那麼媒體的黏著度與人數,就可能有所突破。

 

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暨電訊傳播研究所教授管中祥。(客傳會提供)

 

 

學者建議合作大學教育端、地方電台

 

管中祥建議,客傳會可與大學合作與互動「我們系上的學生媒體『中正E報』,就很鼓勵同學用母語製作新聞,用母語製播就有加分。」客傳會如果能投注資源在大學傳播獎項中,「或許能激發出更多生力軍,投入母語媒體。」

 

除了教育支援,同業合作也是一種擴展觸及的方式,管中祥表示,中正大學在嘉義民雄,在他多年深耕在地的觀察,他發現,當地居民很多都還是會聽電臺,而地方電臺也很缺節目時段,若是能與講客電臺合作,或許有機會引流群眾來收聽講客電臺的節目。

 

國立聯合大學文化創意與數位行銷學系教授張陳基也贊同管中祥教授說法,「呼應分眾化概念,我認為客傳會可往『實驗性』節目來製作,可能這個節目是針對小孩子的,另一個是針對年輕人等等。」

 

 

留存資料庫增加黏著性 AI補足講客障礙

 

客傳會執行的媒介相當多元,莊勝鴻強調,希望能將客傳會打造成「客家媒體集團」,目前除了講客電臺,還有主打年輕、活潑的「發啦嗶啵」YouTube頻道、展現精緻美感的《靛花》雜誌以及關注國內外、客庄新訊的網路媒體《客新聞》等等。

 

管中祥建議,在新聞服務外,可以考慮建立客家相關文字、影像資料庫,建立台灣最大、最齊全的客家資料庫。透過系統性的整理,讓這些影像、資訊永久流通,開放公眾使用,就會形成很重要的黏著度。他舉自身經驗為例「想到公民、社會運動時,大眾就會想去『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找資訊;想到嘉義民雄的歷史,就會想到『重構大學路』,想到客家,是不是能讓大眾想到要去搜尋客傳會的《客新聞》。」

 

張陳基也十分認同「客家資料庫」模式。「要是把客家文本資料、語音資料統整起來,放在《客新聞》或是講客電臺的Podcast頻道,這些不受時間限制的平台。我相信客傳會不只會是全台最大,也有機會成為全球最大的客家資料庫。」

 

聯合大學文化創意與數位行銷學系教授張陳基,致力於語音資料庫的建置並和AI科技結合。(范修語攝/客傳會提供)

 

張陳基認為,透過AI即使在人力不足的情況下,依舊可以製作很多節目。他以教學經驗為例,在AI語音的輔助下,讓不會說客語的學生們,也能製作各式各樣的客語節目。

 

 

媒體是全民資產 應重視人文底蘊

 

與會的寶島客家廣播電台副董事長黃永達則認為,「文化底蘊」是客家的突圍之路,比起硬體的技術,媒體更應該重視人文底蘊。客家語言、文化與歷史觀點,可以透過網路傳播全世界,「不要怕聽眾聽不懂而不講客語或是華客混和,語言正確、精準就非常重要。」此外,黃永達也不贊同「族群媒體」的稱呼方式,「媒體並不屬於任何一個族群,而是全民共享的資產。」

 

寶島客家廣播電台副董事長黃永達提到,自己對於客語、客家的想像,在用字遣詞上有自己的堅持。(客傳會提供)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