憲法法庭明天(25日)宣判由總統府、行政院、黨團與監察院聯手提出國會職權修法釋憲案,預料結果又掀起另一波朝野緊張對立。(王侑聖攝)
114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遭卡關立法院長韓國瑜今天(24日)召開朝野協商初步達成決議,總預算案露出曙光。不過,明天(25日)憲法法庭宣判總統府、行政院、黨團與監察院聯手提出的國會職權修法釋憲案,風雨欲來,預料釋憲案結果將又引起另一波朝野緊張對立。
綠營提出的國會職權釋憲案中主要有4大爭點認為已經違憲,包括立法程序、總統赴立院國情報告詢答、人事同意權記名表決、以及藐視國會罪、國會聽證與調查權。綠營高層分析,對於明天釋憲結果非常有信心,相信大法官們會做出公正的判決。
對於釋憲4大爭點,綠營內部也有討論,一致認為只有立法院修法程序爭點部分較有爭議,綠營提出的爭點認為國會改革法案修法程序,臨時改採不記名舉手投票,使選民無從知悉其代表行使職權之意見,有違代議政治與責任政治。
綠營高層認為,其實修法過程中,立法院委員會排除民進黨團提案,只討論國民黨與民眾黨國會改革提案,到後續二、三讀時在院會採用舉手表決方式,而非按鈕表決等程序,推測大法官恐怕應該會認為要尊重立法院自主的前提下,比較難以認定有違憲之虞。
綠營高層認為,程序的部分若是被大法官認定不違憲,未來對立法院黨團推動修法影響較大,尤其是未來推爭議法案時,國會的修法程序部分可能會引發朝野爭端與對立。其他像是聽證、調查權、藐視國會罪、人事同意權案等的國會修法,綠營內部相當有信心,認為從行政院提出覆議遭立法院多數否決、到憲法法庭7月做出暫時處分裁決,以及法庭上的正反論辯等等,聲請方對國會改革釋憲案將程序走好走滿,也表達出完整論述是最大優勢。
對於釋憲案結果恐怕又掀起另外一波朝野對立,綠營內部也早有估算。綠營高層估算,現在總預算案已經露出曙光,朝野同意11月初邀請行政院長卓榮泰赴立法院報告後可望進入審查階段。預算案越拖越久對在野黨的壓力更大,因為政府依照規定預算沒審過,仍可以按照前一年預算動用之,影響的是新進計畫,像是公務員加薪、各縣市治水預算等等,2026年又面臨地方選舉,藍營內部不少人要挑戰縣市諸侯,對於自家政黨卡住總預算也是抱怨連連,國民黨內部壓力鍋快炸鍋,若要繼續跟民眾黨綁一起,恐怕也會自爆。
綠營高層表示,其實卓榮泰也屢次在質詢時表達立場,禁伐補償的預算行政院可以追加編列,但立法院不能不審查總預算,甚至也說明在野黨也可以提出倒閣,但在野黨最後沒有提倒閣案,只是又回到禁伐補償條例繼續吵,凸顯在野黨沒要走到倒閣這一步,對於總預算案仍有放棄杯葛空間。
民進黨估計,總預算案最晚到12月可望進入審查,明年1月就能由韓國瑜協商完成。至於國會改革釋憲案結果後續對朝野的影響,估計也是下個會期再戰,畢竟本會期已經開太多戰場,包括《選罷法》修改連署方式、增加放假日的國定假日修法等等爭議法案都仍是滿滿煙硝味。
賴清德上任後,面對國會綠營變成少數黨後,對於議案無法以多數過關、預算案卡關等,幾乎都是採取「拖」字訣,檯面上朝野對立僵化,民進黨團也不尋求全力推進,而是以時間換取空間,在野黨內部自家人產生壓力後才能一起坐下來理性討論。
民眾黨的部分,綠營內部也解讀,只要黨主席柯文哲延押時間拉長,對民眾黨與其支持者也會形成壓力,時間一拉長,支持者可能會跑掉,或是對民眾黨產生質疑,若民眾黨無法具體行動凝聚支持者信心,久而久之,恐怕也會慢慢潰散,支持度一掉回到立法院的攻防上,與藍營合作的籌碼越變越少,對於未來國會提案或是批評民進黨的論述勢必也有影響。(責任編輯:許雅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