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第一任對台灣政策「表裡不一」 未來4年會如何?

國際中心 2024年11月06日 17:17:00
川普不只一次質疑捍衛台灣的好處。圖為2021年1月6日在華府白宮前演說。(美聯社)

川普不只一次質疑捍衛台灣的好處。圖為2021年1月6日在華府白宮前演說。(美聯社)

川普在競選期間,曾兩度點名台灣偷走美國的晶片事業,對於台海若是爆發軍事衝突,美國是否會出兵協防台灣也都迴避不答。他重返白宮後,對台政策會出現什麼變化?布魯金斯學會回顧分析川普第一任時的對台政策,認為這個問題將取決於他的用人。

 

談到台灣時,川普除了提晶片,另一個最常被問到的就是否會捍衛台灣對抗中國入侵。對此,川普在《彭博商業週刊》7月16日刊登的專訪中提到,「我認為,台灣應該為我們的防衛付費。你知道,我們跟保險公司沒兩樣。」無論是晶片或是協防台灣,川普在競選期間的言論,與第一任時並無太大變化。

 

 

(延伸閱讀:美國不是台灣保單!川普:台灣搶走晶片市場「超有錢」 要付美國保護費

 

 

川普在2016年競選總統時,曾公開質疑盟邦和友邦的價值,擔心會讓美國捲入非自願選擇的戰爭。而他就任後,也對代表美國友邦在前線部署美軍、讓美軍暴露在危險之中抱持懷疑態度,這當然也包括台灣。依此推論,如果中國武力犯台,川普可能不會出兵協防。

 

布魯金斯學會指出,川普第一任開始時,把台灣視為與中國角力的籌碼。他勝選後,於2016年12月2日接受時任總統蔡英文的電話住後。9天後,他也暗示要用台灣當作對付中國的籌碼,讓中國在貿易和北韓事務讓步。

 

不過川普顯然打錯了如意算盤,中國非但沒讓步,還拒絕跟川普接觸,直到川普重申美國繼續堅守一中政策,才在2017年2月9日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通電。川普在電話中,邀請習近平4月到他位於佛州的私人俱樂部海湖莊園作客,還答應有鑑於中美關係攸關美國的利益,以後跟台灣領導人通話會先跟北京討磋商。

 

該文分析,這件事預告了川普執政時,有關台灣事務的不平衡的模式。《華盛頓郵報》一篇評論引述一名未具名的高階官員說法,「從人事角度來看,川普擁有有史以來最鷹派的台灣團隊,但如果習近平致電川普並有些抱怨,川普的直覺是尊重,因為總有些懸而未決的事情,我們希望能從中國那裏撈到一點東西」。

 

川普在執政時期,不時質疑保護台灣能獲得什麼,認為台灣離美國太遠,美國沒有義務保衛台灣。

 

 

最懷疑護台好處的總統  vs. 最積極加強對台關係的幕僚團隊

 

不過矛盾的是,川普可能是近代歷史上最懷疑保護台灣的好處的美國總統,但是在他的幕僚,卻是在加強與台灣關係上最具前瞻性的團隊。在他之下,安全官員不斷加強對台灣的支持,修改對台軍售的審批流程。他沒有顧及與中國的關係,把對台軍售和向國會報告的時間綁在一起,反而開始用滾動的方式會通知軍售,推動軍售正常化。

 

川普政府也加強對台灣的安全協助,國防部擴大與台灣的安全關係。在他任期內,向國會通報了約180億美元的對台軍售,其中包括80億美元升級台灣的F-16戰機和魚叉飛彈防衛系統等。與此同時,他也派高級官員訪台,包括時任衛生部長艾薩(Alex Azar)和國務次卿柯拉克(Keith Krach),成為41年來訪台層級最高的現任美國國務院官員。

 

布魯斯金學會細膩地點出,川普執政時,巧妙地改變了對台的政策宣示順序。之前華府都是先強調「一個中國」政策,不過川普改成先提《台灣關係法》,加上六項保證,最後才承認美中的三個公報,顯然把美國對台灣防務的承諾放在第一位。

 

值得注意的是,川普一方面加強對台灣的安全支持、派官員訪台,同時改變對台灣政策的論述,但在貿易和經濟方面卻明顯走另一條路線,避免與台灣打交道,以避免讓美國與北京的貿易談判變得更加複雜。

 

這種脫節反映了川普政府內部獨特的現象。川普執政時的重要幕僚認為,之前的國家安全委員會管太細,越來越專制,因此授權給各部門和機關,推行適合的政策,從基層審核再到內閣層級,針對總統的決議提出建議。這樣的運作方式導致政策流程從傳統的由上而下變得分散化。

 

 

挺台幕僚低調行事、先斬後奏

 

川普第一任時,一直對支持台灣的好處抱持質疑態度,這是政府內外都知道的事,因此川普幕僚中挺台的成員自然會想在避免引起川普的情況下,推動挺台政策。這導致了機構間政策審議制度化的崩潰,有時川普還沒拍板,內閣成員就自行宣布,例如時任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克拉夫特(Kelly Craft)計畫訪台,但是後來取消,以及時任國務卿龐皮歐( Mike Pompeo)任期最後10天宣布取消美國與台灣外交官之間的接觸限制。

 

布魯金斯學會指出,川普在卸任後不常主動提到台灣議題,主動提起都是要重申對台灣利用美國的不滿,例如,台灣沒有為美國的保護支付足夠的費用,「竊取了」美國的半導體產業。若是川普在次當選,可能會對台灣採交易態度,就向保險公司對保費付得比較少的保護一樣,可能會壓榨台灣,為美國人民提供更多利益,或是要求增加購買美國軍備、增加對美國投資,或是要求台灣自身增加國防安全支出。

 

分析指出,川普對台灣的態度,就像他對大多數外交政策的態度一樣,很難預測。川普不受意識形態思想的束縛,也不受維護國際原則的承諾約束。川普也把自己的不可預測視為優點,可以讓對手失去平衡。

 

整體而言,川普不是事必躬親的管理者,沒有證據顯示他再次執政後對台灣的態度,會跟第一任有何不同,而對台灣的態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選擇誰擔任最高政策的職位。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