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總統大選之外,美國聯邦參、眾兩院改選也同步登場,決定華府未來朝野新格局,圖為美國國會大廈。(美聯社)
眾所皆知5日是美國總統大選投票日,有超過1.5億的美國選民將投下神聖一票,決定未來4年的國家發展走向,但其中已有逾7800萬人提前完成投票;除了總統大選外,美國選民也將在同日進行包括參議院部分席位,以及眾議院全數席位的改選,其結果將會決定華府朝野新格局,以及行政、立法權之間的互動關係。
歐洲新聞台(Euronews)指出,由於近日新聞版面完全由賀錦麗(Kamala Harris)、川普(Donald Trump)兩人造勢活動以及相關資訊所攻佔,因此國會大選的消息較少獲得關注,但是在三權分立的政治體制下,立法權和行政權之間的競合與制衡往往是決定國家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報導指出,美國國會由聯邦參、眾兩院所組成,其中,任期6年的參議員席位共100席,美國50個州無論人口多寡,都可在參議院擁有2個席次,並且採用每2年改選三分之一席次的方式,維持參議院的穩定與流動性;任期2年、總席次435席的眾議員,則是依各州人口比例進行分配,其流動性高,可適切反映民意,與運作較穩定的參議院搭配,構成美國最高民意機構。
在今年大選之中,包括參議院34席,以及眾議院435席的改選,與總統大選一同進行,在改選之前,民主黨在參院握有51席的多數地位,共和黨則在眾議院掌握220席,雖與民主黨的212席相去不遠,但也因為握有多數,往往能夠與民主黨籍的總統拜登(Joe Biden)分庭抗禮,在許多重要議題上使白宮必須做出妥協。
報導指出,現有民調顯示民主、共和兩黨在參、眾兩院的地位,有可能在大選後出現翻轉,共和黨可能在參議院取得51至52席,成為參院多數黨,民主黨控制眾議院的機率則超過了70%,可能取得222席,高於共和黨的213席,但實際情況仍然有待開票作業完成後,才會趨於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