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將台灣視為抗衡中國經濟和供應鏈的重要一環,藉此成為對抗中國的直接屏障。(美聯社)
川普當選,兩岸都關注川普的選舉語言對中國與台灣的影響。川普在2018年首次任期內發動對中國的貿易戰,並在2024年競選中再度將關稅和經濟制裁列為主要的對中政策。然而,針對台灣的政策則逐漸著重於晶片產業的合作和軍事「保護費」的要求。透過對比川普與拜登的亞太戰略,可以看出兩者對中國政策的差異,這些差異讓人聯想到二戰時美軍在選擇進攻日本所面臨的路線分歧。
二戰後期,美軍在進攻日本的戰略中面臨兩條截然不同的路線選擇——即「南邊繞路、步步為營」的跳島戰術,與「中間直切、一刀斃命」的直攻台灣。這兩條戰略選擇不僅影響當時的戰爭進程,也為當今美國的亞太政策提供了參考。
將軍道格拉斯·麥克阿瑟主張採取「跳島戰術」,逐步攻占日本防守薄弱的島嶼,將每個島嶼變成盟軍的前進基地,穩步推進。他的路線從新幾內亞、菲律賓逐步推向琉球和日本,這種穩健策略具有兩大優勢:一是減少正面交鋒的風險,二是達成他重返菲律賓的承諾。此外,跳島戰術有效保障了南太平洋的補給線,使盟軍得以穩步推進。
另一名將領切斯特·尼米茲提出激進的「鋪道行動」(Operation Causeway),即直接攻占台灣。他認為台灣距離日本近,若奪下台灣,將切斷日本南北交通線,並封鎖其海上補給路線。台灣因此成為攻擊日本的跳板。然而,台灣當時防守嚴密,且補給風險較高,導致這一計劃存在較大風險。
最終選擇:美軍最終選擇了麥克阿瑟的「跳島戰術」,因其風險較低,補給穩定,且確保了菲律賓盟軍的支持。這一穩健策略使美軍得以逐步推進至日本門前。
現今美國的印太戰略中,川普與拜登的亞太政策路徑展現了截然不同的對華策略。拜登透過多邊聯盟,與日本、韓國、菲律賓等國組建印太夥伴關係,以步步為營的方式遏制中國,這如同麥克阿瑟的「跳島戰術」般穩健。而川普則採取更直接的對抗方式,以高關稅和經濟施壓來威懾中國,這一策略猶如尼米茲的「鋪道行動」,雖然風險較大,但更具震懾效果。兩者策略不同,但台灣始終是核心一環。
拜登的政策重點在於通過美日、韓、菲等多邊合作,圍堵中國在西太平洋的擴張。台灣在此策略中被定位為印太戰略的支點,成為「南北向」防線中的關鍵一環。美國透過強化台灣在經濟和安全上的聯繫來維持該區域穩定,以保證印太地區在戰略和供應鏈方面的穩定性。
川普的亞太政策更具直接性,對中國以經濟和貿易制裁為主要手段,強調「東西向」的直擊路線。在此背景下,台灣的晶片產業和半導體供應鏈成為中美經濟角力的焦點。這不僅涉及對中國的關稅制裁和供應鏈斷鏈,台灣的地位亦成為美方借助經濟壓力打擊中國的杠桿。而對台灣「保護費」的要求,雖為川普談判的慣用伎倆,但此舉可能會引發未來台美雙邊的經濟摩擦。
川普的直接對抗策略,如同二戰時尼米茲的「鋪道行動」,短期內可能帶來經濟制裁的壓力,但也伴隨風險。對中國施壓的高關稅及可能的供應鏈重組,不僅影響中國,也會牽連美國內部的經濟供應,造成價格波動,推升通膨。因此,川普的激進施壓策略可能面臨國內外阻力——如同當年尼米茲的激進戰略因風險太大而未被採用。
無論是拜登的多邊聯盟型「南北向」第一島鏈策略,還是川普更具進攻性的「東西向」直接施壓策略,台灣在美中對峙中的戰略地位都不可或缺。拜登透過多邊聯盟強化台灣在第一島鏈中的位置,而川普則將台灣視為抗衡中國經濟和供應鏈的重要一環,成為對抗中國的直接屏障。然而,川普選舉中的政策宣示,能否順利落實為具體政策,仍將受到幕僚、國會、和國內經濟壓力的多重掣肘。
※作者為淡江大學外交系中國大陸研究所專任助理教授,台灣自由選舉觀察協會榮譽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