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30運輸機未來是升級或買新機,需評估何者較符合國防效益。圖為C-130J運輸機。(取自Lockheed Martin官網)
服役快40年與30年的空軍C-130運輸機機隊,雖空軍已編列135億餘元預算,期望能從2025年透過軍購案交由美方進行升級,據指出,因空軍升級規格是參考美空軍M2案加上自行規劃的新項目,未來的變數相當多,是否會走向空軍F-16V BLK20戰機性能提升的電戰莢艙案,因規劃與實際現狀不符而一延再延;亦或如陸軍規劃採購M109A6自走砲案,也未了解美生產現況而暫停,因過去國軍多項裝備購案上都存在與現狀有落差,國防部新成立「國防創新小組」對國軍所需的重要裝備能否在「產業調研評估」上,對於性能升級或全新採購的主客觀環境進行評估後再行決定。
國軍近年來重大的軍事裝備投資項目上,規劃與現實不符例子不少,首推海軍「震海案」新一代飛彈巡防艦,規劃軍艦噸位太小,無法承載規劃的武器裝備,加上中科院研發的戰鬥系統又無法達到海軍作戰需求,最終因中國對台軍艦繞台的灰色地帶侵擾,全案改成防空、反潛輕型巡防艦原型艦建造案。
再者,陸軍採購100門M109A6自走砲案,在規劃期間美陸軍全面換裝M109A7自走砲,沒有M109A6自走砲的生產線,就如同陸軍採購M1A2T戰車在沒有生產線只能從庫房找主引擎進行組建,據指出,美陸軍也表明若要M109A6自走砲就必須等M109A7自走砲換裝後,生產線才能客制化生產,這耗時又耗經費。
目前C-130運輸機仍有訂單持續生產中,都是以C-130J為主,因空軍C-130運輸機性能升級案是屬於運輸機內部座艙系統數位化,讓其符合客機飛航上所有安全的標準,但是參考了10多年前的方案,雖可以節省經費,但是否真的符合其效益值得再評估。
事實上,武器裝備採一次採購,麻煩是更換時也要一次採購,除非是主戰裝備各軍種都不會採一次採購,空軍C-130運輸機並不是主戰裝備,而且該型運輸機生產線還在量產中,可重新思考是否真得需要一次性全面升級,或是由國防部新成立「國防創新小組」對於性能升級或全新採購的主客觀環境進行評估後,提供給空軍參考是維持原案或部分採購新機雙軌並行方式,真正符合國防效益。(責任編輯:殷偵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