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塞拜然COP29如「躺平」現場 消息人士曝G20在氣候上有突破

洪毅 2024年11月18日 18:55:00
到目前為止,亞塞拜然舉行的COP29未見重大突破。圖為中國藝術家孔寧18日在COP29現場的表演。(美聯社)

到目前為止,亞塞拜然舉行的COP29未見重大突破。圖為中國藝術家孔寧18日在COP29現場的表演。(美聯社)

今年度在亞塞拜然首都巴庫舉行的「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9)重點放在氣候融資目標上,但是11日以來進展不順,反而是今天(18日)起在巴西里約舉行的G20峰會上有望取得突破,儘管是「脆弱的共識」。

 

路透引述消息人士報導,雖然氣候融資是COP29的重點,但是G20才掌握銀彈,也就是全球GDP(國內生產毛額)的85%,也佔全球碳排放的80%,讓聯合國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執行秘書斯帝爾(Simon Stiell)在16日致函G20成員國領導人,呼籲他們在氣候融資上採取行動,包括增加對開發中國家的放款,以及推動多邊金融機構的改革等。

 

許多經濟學者在COP29上主張,為了推動開發中國家一起達成減碳、阻止氣候變遷目標,已開發國家、多邊金融機構及民間企業應貢獻至少1兆美元(約32.5兆新台幣)。

 

其中1個主要分歧是,以歐洲為主的已開發國家主張,只有讓富裕的開發中國家加入融資行列,才能夠達成這樣的目標,例如中國及中東產油國,但是這樣的提案遭到巴西等國抵制,導致峰會聲明措辭一度難產,直到17日清晨,各國達成共識,將開發中國家貢獻資金寫入聲明,但措辭為「自願」而非「義務」。

 

16日在COP29現場的抗議者。(美聯社)

 

 

在巴庫的COP29舉行期間為本月11日至22日,進程已超過一半,但據美聯社報導,其進展甚微,例如德國研究機構「氣候分析」(Climate Analytics)執行長哈爾(Bill Hare)表示,雖然近期以來,世界各地都有災難發生,而且氣溫飆升,但在巴庫,並沒有感受到應對氣候變遷的急迫感。

 

事實上,佔據新聞版面的COP29初期消息,都是一些政治糾紛,例如作為主辦國,亞塞拜然總統阿利耶夫(Ilham Aliyev)在歡迎致詞上,公開抨擊亞塞拜然敵國亞美尼亞及歐美主流媒體,並指這個國家的經濟支柱、石油及天然氣是「上天賜予的禮物」,並與法國代表團發生口角,促使法國環境部長退出COP29。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 Environment Programme)執行長安德森(Inger Andersen)則表示,UNFCCC締約國及相關方都沒有迅速採取必要行動「令人沮喪」,但她也說,僅憑首周的狀況就判斷最終結果「並不明智」。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

上報 Up Media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