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美國等方面都期望明年結束戰爭,之後如何協防烏克蘭逐漸成為討論話題。圖為去年3月的巴赫穆特,1名烏克蘭士兵與陣亡的俄軍士兵。(美聯社)
矢言要與俄羅斯總統普丁達成和平協議的川普當選美國總統後,在烏克蘭建立「非軍事區」的構想浮出水面,如愛沙尼亞等東歐國家已表示,願意派軍駐防烏克蘭保障安全,如德國等西歐國家依然舉棋不定,讓烏克蘭外交官擔憂是否會重蹈「綏靖政策」的覆轍。
愛沙尼亞外交部長薩克納(Margus Tsahkna)近日接受英國《金融時報》訪問時表示,川普促成俄烏和平談判後,若烏克蘭無法加入北約(NATO),歐洲應準備好派兵進入烏克蘭,保障川普達成的和平協議得以維繫。
對於歐洲聯軍駐防烏克蘭,許多學者立刻聯想到由英國主導的「遠征軍聯合部隊」(Joint Expeditionary Force),參與的國家包括丹麥、愛沙尼亞、芬蘭、冰島、拉脫維亞、立陶宛、荷蘭、挪威、瑞典,這些國家都是烏克蘭最堅定的支持者,佔歐洲軍事援助烏克蘭的三分之二,沒有法國與德國。薩克納表示,法德這兩個國家有必要參與其中。
另一方面,德國總理蕭茲率先與俄羅斯總統普丁通話,招致巨大反彈,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指出,此舉「結束了近2年來主要北約領導人孤立克里姆林宮首腦的形勢」,並引述1名來自歐美的官員說法,指「給予普丁積極的回應,勢將激怒法國或其他國家」。
來自波蘭的批評尤甚,總統杜達(Andrzej Duda)表示,蕭茲與普丁通話這件事「怪到極點」,甚至質疑蕭茲是否意圖自行修復與俄羅斯的關係,總理圖斯克(Donald Tusk)則說,電話外交是沒有用的。
如愛沙尼亞等國長期批評歐洲大國援助烏克蘭過於舉棋不定,美國總統拜登近日放行烏克蘭使用美國援助的MGM-140陸軍戰術導彈系統(ATACMS)打擊俄羅斯境內目標,但並沒有起到激勵效果,據法新社報導,德國依然不願意援助烏克蘭希望取得的金牛座飛彈(Taurus KEPD 350)。
曾承諾「24小時內」調停俄烏戰爭的川普對和平方案三緘其口,對烏克蘭是否要「割地」換和平不置可否,引發外界猜測,一些政要不相信川普會出賣烏克蘭,杜達說這個指控「很可笑」,烏克蘭駐日內瓦聯合國代表團大使菲利潘科(Yevheniia Filipenko)接受路透訪問時也說,不認為川普會這樣做。
愈來愈多消息指出,和平方案可能會讓俄羅斯長期佔領的烏克蘭東部劃設「非軍事區」,由國際部隊駐防。菲利潘科受訪時示警,在這個過程中,普丁會認為尋求談判是示弱行為,「現在我們要的不是軟弱或綏靖,而是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