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批准向烏克蘭提供殺傷性地雷,期望強化烏軍守土能力,圖為烏克蘭前線M109自走砲陣地情形。(美聯社)
美國官員指稱,拜登政府繼ATACMS飛彈之後,於19日批准向烏克蘭提供殺傷性地雷,期能藉此阻滯俄軍在前線地帶的推進,強化烏軍守土能力,然而此舉也引來軍備管控團體的批評,強調該決策與拜登立場背道而馳。
《華盛頓郵報》指出,白宮於16日批准烏克蘭使用美製長程武器系統,對俄國境內目標進行打擊之後,再度做出放寬烏軍運用軍火的限制,被外界視為是在大選落幕後,已然成為跛鴨(lame duck)的拜登(Joe Biden)政府,在政權交替前為幫助基輔所做的一系列努力。
然而此舉無疑具有高度爭議性,目前全球有超過160個國家簽署了禁止使用殺傷性地雷(antipersonnel landmines)的《渥太華條約》,且國際咸認除了作戰人員之外,一般民眾也極可能遭到該類裝置構成永久性的傷害;不過俄軍在2022年發動侵略戰爭後,也迅速在前線地帶部署殺傷性地雷,對烏克蘭軍方反攻行動形成高度威脅,使基輔積極尋求使用該類武器的許可。
美方官員表示,最近數周以來,俄軍在前線地帶展開強烈攻勢,有必要挫殺其攻擊的氣焰,因此華府認為向烏軍提供殺傷性地雷,是最有效阻礙俄軍推進的手段。
因此,1名美國官員指出,美方向烏克蘭提供的殺傷性地雷,屬於「非持久性」(nonpersistent)武器,亦即該款地雷具有自我銷毀,或在自身電池能量耗盡後失效的特性,能夠減少對平民的威脅,且烏克蘭官方已承諾不會將地雷部署於人口稠密的地區,但軍備管控專家咸認即便是非持久性武器,對於人員的安全都是重大威脅。
根據1名官員以及另外3名參與白宮內部討論的人士說法,目前俄方在烏克蘭東部前線,以「不計損失」的方式發動攻勢,令烏克蘭守軍壓力沉重,使更多烏克蘭城鎮面臨失陷危機,此類地雷正是因應眼前戰局所設計,若能搭配其他美援武器,將使烏方具備有效防禦能力。
報導指出,基於美方基本立場以及對於平民安全的顧慮,拜登政府始終不願向基輔提供殺傷性地雷,然而在俄方率先使用,且前線情勢急迫,加上川普(Donald Trump)勝選使未來不確定性增加等因素之下,使白宮做出如斯決策。
包括俄國與美國都並非《渥太華條約》的簽署國,未受條約的規範,截至2022年為止,美國仍持有約300萬枚殺傷性地雷,華府在此前則已承諾在戰後協助烏克蘭進行在領土內清除地雷的工作,未來則將進一步將承諾擴及美方所提供的殺傷性地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