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什麼基層公務員容易被霸凌?

胡姆巴巴 2024年11月21日 07:00:00
此次勞動部事件,不應僅僅淪為黨派間的攻防議題,應該要讓公務體系「真正的結構性問題」浮現出來。(美聯社)

此次勞動部事件,不應僅僅淪為黨派間的攻防議題,應該要讓公務體系「真正的結構性問題」浮現出來。(美聯社)

身為30歲出頭的公務人員,有感最近勞動部新聞已引起大部分公務人員的共鳴及不平,勞動部帶頭示範如何壓榨基層、霸凌基層,實在非常諷刺且令人心寒。這件事讓原本不被重視的公務人員勞權,看似終於在社會上激起一點漣漪,但我也從中了解到大部分民眾並不知道「公務人員不適用勞基法、不受勞基法保障」。

 

回想自己初任公務人員時,也曾遇到過極為情緒化及高壓的主管,包括摔公文、言語羞辱、LINE群組公審霸凌、LINE群組點名誰沒馬上回「收到」、下班時間要你馬上處理公事等等時常上演,大家為了掙這口飯活得很沒尊嚴,自我價值感低落,也導致我三年多來必須定期求助身心科,「不如去死」的念頭很常在腦中盤旋,只能靠心理諮商及吃抗憂鬱的藥撐過一天又一天。

 

雖然我已經算是受到該名主管賞識、信賴的人,考績也都是年年甲等,但連我都會感到極度痛苦,更遑論那些直接被主管摔公文、大吼斥責、公審辱罵的同仁有多難熬,大家私下話題都是還有多久時間可以調走,能走的人絕對不會留下來。直到現在還是很慶幸我已經離開原機關,也幾乎沒繼續吃身心科的藥了,但想到還有很多很好的同仁在裡面痛苦掙扎著,就覺得應該要表達一點看法。

 

目前公務體系的制度與環境存在許多問題,基層公務人員遇到情緒化及高壓主管無法跳脫死胡同,其主要原因可能有六點:

 

一、無法核實且有比例限制的考績制度

 

現行考績制度雖未明訂各等次考績比率,但多年以來均依五院秘書長之共識,以銓敘部部長與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人事長之聯名箋函,建議考績甲等比率以不超過75%為原則。當1/4的人必須拿乙等的情況下,公務人員很難不乖乖聽話,畢竟考績好壞是之後商調應徵能否錄取(脫離苦海)的關鍵,加上公務人員的薪水在通膨的情況下已愈來愈微薄,甲等多半個月的考績獎金不無小補。

 

二、缺乏向上考核評鑑制度讓主管有恃無恐

 

無論現行考績法或新的考績法草案,都未將「向上考評」納入考績評鑑,也就是基層人員無法評鑑主管的考績,導致主管有恃無恐,反正潛規則就是主管就可以永遠拿甲等,且這種現象在新的考績法草案中更加惡化。主管的職責在於管理,管理手段的好壞及團隊的工作士氣,也算主管本身業務範圍內可受評鑑之事,或至少應讓基層公務人員能有合理且保密的反應或申訴管道,而不是讓基層人員一個個走進身心科診所對醫生說不想活了,或如同我的小主管被高壓折磨到身體病倒了,更上面的機關首長才幫他調離開原單位。

 

三、不合理的商調制度阻斷公務人員求生路

 

如果遇到情緒化及高壓的主管,照理說可以透過「事求人」應徵(書審+面試)其他公家機關並申請商調,這是公務人員擺脫壓榨或調回家鄉的最主要方式,但現行公務人員任用法或相關函示「均無規定」原機關必須同意或不能拒絕商調,行政院人事總處對此也僅以「宜尊重當事人調職意願」簡單帶過,所以導致很多想走的人會被原單位擋住(因為好用、可被壓榨、或單純討厭你想整你)而永遠離不開,求生路被堵死就只能一直痛苦下去。

 

四、體制內申訴及諮商輔導管道形同虛設

 

公家機關的人事部門會提供心理諮商輔導的管道,但沒有人敢去,更不可能坦承壓力源自於主管,而我也確實曾在現場親耳聽到人事主管跟我的主管說,你們家的某位同仁來諮商時說了什麼,兩人是用嘲笑的口氣在談論該名同仁,內部管道簡直毫無隱私及保密可言。現實情況造成公務人員無法在體制內獲得合理的申訴管道及有效的諮商輔導,更不可能讓人事單位或機關首長對於情緒化及高壓管理方式有任何檢討、改善的作為或處置。

 

五、離職沉沒成本較高只能痛苦忍耐

 

公務人員無論是普考或高考,都是在極大競爭力環境下(尤其行政相關類科錄取率動輒7%以下)考試錄取,有些人一整年全職無薪專心準備考試、有些人考了兩年以上才終於考上,直接離職的沉沒成本較高,大多數公務人員很難選擇直接離職,只能一直忍耐到綁約期滿(高考三年多、地特六年多)看能否成功商調,或等情緒化及高壓主管離開的那一天,但如果遲遲等不到或不斷被擋商調,長期累積起來就真會讓人萌生絕望、想不開的念頭。

 

六、下班後也要ON CALL遭受疲勞轟炸

 

去年臺北市勞動局首創「離線權」,讓勞工下班後免回工作訊息,這對勞動權益是很大的進步,但因公務人員非「勞工」,也就無法適用此一指導原則,這正好彰顯出公務人員勞權被排除在一般勞工以外的問題所在。另再加上公務員服務法等相關法規賦予公務人員極大的責任及義務,例如「長官下達命令如未違法即應服從」,於此框架之下導致公務人員無法擁有「離線權」。LINE太方便以致遭到主管濫用,許多非第一線、不用輪班且無關社會安危的單位,無時無刻也會因為機關首長或民意代表一個小小詢問或要求,基層公務人員就要在下班時間馬上動起來,如果下班時間沒有盡快回應或處理主管交代的事情,往往就是挨一頓臭罵或在群組被公審,但其實那些事情大多都沒那麼緊急與必要,明天上班再處理也可以。就LINE交辦公事而言,公務人員上班與下班時間沒有明確分界,身心就無法完全獲得休息,以自我經驗為例,在那痛苦的三年多裡,下班時只要在LINE群組被TAG或看到主管的私訊就會非常非常焦慮,如果當時在吃飯就會吃不下,如果準備就寢就會睡不著而需吃安眠藥、做夢還總是夢到在處理公務,自律神經早已完全失調,連鎖效應之下就是不斷危害、破壞身心健康。

 

根據考試院統計,「輕生」長年都是在職公務員的前三大死因,比率是全體國民的三倍,但公務人員的職場環境及勞動權利向來很少被社會重視,因為公務人員相較勞工是很少數的一群,也非勞基法保障對象。而其實基層人員大多都是普通的上班族和小老百姓,認真工作、糊口飯吃而已,無奈近年因民意高漲,使公務人員受民代交辦事項及民眾投訴等壓力已愈趨嚴重,如同政治人物為爭取選票的壓榨工具。如果公務人員勞權及工作環境再不改革,公務人員尋死悲劇只會不斷重演,如未尋死恐怕也是在慢性自殺的路上,正如我曾經歷的那樣。

 

此次勞動部事件,不應僅僅淪為黨派間的攻防議題,如此反而可能失焦,更無法讓公務體系「真正的結構性問題」浮現出來,身在公門都深知該事件反映的不只是勞動部分署長個人行為或其背後勢力的問題,更突顯「長期整個公務體系勞動權益的癥結與困境」,政府有照顧人民的責任與義務,不應排除公務人員。

 

身為年輕一輩的公務人員,已不敢奢望遙遠的未來還能拿回多少退休金,只希望至少在職場環境、勞動權力及考績評鑑等面向能有更實際且合理的改革,在協助國家行政運作的同時,也讓公務人員得以認真做事、安心過活。

 

※作者為基層公務員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