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在沿近海漁業資源枯竭的情況下,為配合國家「一帶一路」、「走出去」戰略,已積極發展遠洋漁業。(湯森路透)
在日本素有庶民美食之稱的秋刀魚屬洄游魚類,2011-2015北太平洋的秋刀魚平均每年的捕撈量為46.1萬公噸。近年來由於台灣和中國大陸多使用中、大型捕撈船隊,且跑到北海道外海的「公海」大肆捕撈,加以海水氣溫變化,秋刀魚不再靠近日本近海等原因,讓日本小漁船(以20-100噸左右漁船為主)在近海處很難捕撈到迴游的秋刀魚,捕撈量只剩下一半約11萬噸。
不僅漁民生計大受影響,也導致市場秋刀魚價格大幅上漲,2016年東京築地市場平均批發價達到每公斤562日圓,比2014年上漲3成,由於日本國產秋刀魚價格昂貴,日本罐頭加工廠改向韓國台灣採購,引發日本漁民不滿。
為此,日本政府日前於北太平洋漁業委員會(NPFC)會議,建議按國家和地區新設秋刀魚捕撈配額一案,但因分配噸數並不合理(日本24.2萬噸、台灣19.1萬噸、中國大陸4.7萬噸、俄羅斯6.1萬噸、韓國1.9萬噸),遭中國大陸、韓國和俄羅斯反對(不知台灣政府立場為何?),未能就此達成協議,最終僅以各國暫緩批准漁船增加收場。
日本政府當務之急還是要透過科學調查和收集足夠證據,了解秋刀魚資源是否顯著減少,以及減產的真正原因,才有說服力。
然而這次的爭議卻也點出在現今海洋魚類資源普遍過度開發的情況下,為了讓魚類族群能休養生息,未來許多海域原允許捕撈配額,很可能會重新檢討修正,多數會採取縮減配額方式,勢將影響現有於當地從事捕撈漁業的國家,而身為遠洋捕撈大國的台灣也恐將受到衝擊。
目前對魚類捕撈配額的分配方式,多採取依照歷年來各國在當地捕撈數量作為重新分配的基準,再考慮是否遵守國際漁業管理規範,是否從事非法捕魚活動等等,這樣的分配方式對台灣相對有利(例如此次日本建議給台灣的秋刀魚捕撈配額為19.1萬公噸),不過保險起見,台灣政府還是要建立科學捕撈數據以及漁業資源維護與管理實際績效,作為未來談判的籌碼。
值得重視的是,近年來中國大陸在沿近海漁業資源枯竭的情況下,為配合國家「一帶一路」、「走出去」戰略,積極發展遠洋漁業,中國政府並給予遠洋漁船巨額補貼(2014年補貼金額超過26億人民幣),目前在許多重要捕魚海域都可以見到中國漁船的蹤跡,而擴大遠洋船隊也有助於提高中國在全球的存在和影響。
根據統計,中國遠洋漁船數量為2512艘,2016遠洋漁業產量為198.75萬公噸,總產值達190億人民幣,儘管中國大陸漁船這些年努力在各海區捕魚創造業績,但因起步較晚若依循以歷年捕撈數量為分配基準,不免吃虧。
為此中國大陸勢必透過談判要求給予新進國家特別配額,甚至要求基於一個中國原則,將台灣配額與中國大陸配額一起分配,來增加中國大陸配額。對此台灣政府不能老是想靠與日本、美國結盟,事先應該要有萬全準備,,以免影響我國漁民生計。
這些年透過官方、台商以及科技人才協助,中國大陸在漁業包括:遠洋及養殖漁業取得快速的成長,部分甚至超越台灣。今非昔比,蔡政府應該看清事實真相,重新布局,找回台灣的競爭優勢,別讓龜兔賽跑的寓言在兩岸漁業競賽中成真!
看更多《上報評論圈》文章
【延伸閱讀】
【熱門影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