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瓊瑤小說曾是許多人逃避現實、紓壓的良劑

林正二 2024年12月13日 07:00:00
雖然瓊瑤小說的文學性不夠,但從社會性、心理學以及社會功能與流行文化的角度來看,瓊瑤小說有其一定的貢獻。(圖片擷取自瓊瑤臉書)

雖然瓊瑤小說的文學性不夠,但從社會性、心理學以及社會功能與流行文化的角度來看,瓊瑤小說有其一定的貢獻。(圖片擷取自瓊瑤臉書)

台灣言情小說一代教主瓊瑤翩然離去,這是「浪漫主義」時代的消逝。台灣文壇與學界,大部份人認為瓊瑤在文學藝術創作的評價,比不上英國「浪漫主義」時期的雪萊、濟慈、拜倫等大師;在精緻文化的純文學方面,瓊瑤小說創作上的表現,也不如已故的現代主義大師王文興與在世的白先勇、寫實主義大將陳映真,以及鄉土文學大師黃春明、眷村作家朱西寧與朱天文等人。  

 

然而,從流行文化的社會影響力視之,瓊瑤對台灣社會的影響力既深且遠,遠超過其他作家。從三字頭到七字頭的老年與中生代,自初(國)中至高中時期,很多人都看過瓊瑤的小說,或觀賞她小說改編的電影與電視劇。有些已成名、文壇評價甚高的作家,或多或少年少時,是從涉獵瓊瑤的小說啟蒙,而對小說創作有興趣。

 

儘管瓊瑤的小說很暢銷,文筆很流暢,引用很多中國古詩詞,但台灣文壇與學界對她的評價不高。 已故台大外文系主任、知名文評家顏元叔曾指出,文學作品的價值在於文字之創新、人物刻劃之真實、細節抉擇之精審、筆觸之細膩含蓄、臨即感之強勁等方面。謹依顏教授所言,透過作品文字的解析,來分析瓊瑤小說的小說藝術創作技巧,以闡述她的小說是否有文學價值:   

 

一、相對嚴肅小說的組織結構與情節發展,瓊瑤小說沒有以漸進方式很有節奏地透過環境的轉變,推動故事的發展以及人物情緒與思想的變化,讓事件的發展與人物的感情轉換更為合理真實。 

 

二、故事的處理不符合現實環境,以非常誇張的言詞,誇大劇中人物所面對的處境,並用很激烈的手段解決問題,背離大家處理事情的方法。 

 

三、情節大同小異,不是三角戀、崎戀,就是遭遇家人嚴厲的反對,或是突然發生意外事件;劇中主要人物大都是有錢人,故事場景都在「餐廳、飯廳、客廳」三廳,不食人間煙火,好像不用上班工作,整天都在談戀愛,沒有反應台灣社會的現實。 

 

四、沒有用平實自然、精確細緻的寫實手法描寫場景、實體、人物個性與彼此的互動。反而濫用中國古詩詞,太多形容詞,感情過於氾濫,未能藉由情節的推動發展到劇中人物感情凝塑到可創製情境的飽合點,讓讀者融入飽滿感情張力後,再引用古詩詞,讓詩詞所展現的情境,更能彰顯劇中人物所面對的感情困境。 

 

五、瓊瑤小說太多突兀的情節,故事發展不合理,在沒有推動到某一種困境時,男女主角即呼天搶地、嘶吼痛罵,動作太大,不夠細膩真實,故無法形塑有強勁臨即感的場景,讓讀者能真切地感受劇中人的喜怒哀樂。 

 

六、對人類七情六欲的複雜感情與善惡並存的人性,沒有深刻的探索刻畫,也無法反應時代與社會的氛圍。人情與人物個性刻劃、人性描寫,太過於扁平單一(flat character),沒有像西方知名小說或像《西遊記》那樣,呈現劇中人複雜多面的人格(round character)。

 

七、沒有運用小說藝術非常重要的象徵手法,營構小說人物與情節的「意象」,藉由充滿象徵的意象,隱喻劇中人物的困境,細緻地呈現他們內心深處的感情與思緒,讓讀者更能體會劇中人的困境,像張愛玲《紅玫瑰與白玫瑰》的意象。

 

同樣是以言情小說聞名的張愛玲,台灣文學界對她的評價就非常高,是數一數二的頂尖作家,主要原因是上述文學評價最重要的小說藝術創作技巧,張都具備了。 

 

雖然瓊瑤的小說感情氾濫、太多陳腔濫調的用語,情節大同小異,脫離現實世界,而且沒有對複雜的人性、生命與社會有深入的探索,故認真創作、成熟的作家與電影創作者,不太可能閱讀、改編瓊瑤的作品;但是,對心智未開、文學知識不足的青少年,瓊瑤夢幻式的小說是很有吸引力的。尤其是備受升學考試壓力以及生活不如意的初(國)、高中生,瓊瑤小說浪漫迷人的愛情故事,是他們逃避現實、紓解壓力的良劑;更是提供加工出口區工作、倍感壓力、生活苦悶的女孩,有個追夢的角落,舒緩令人窒息的日子。 

 

在電影、電視劇方面,雖然瓊瑤影片的戀愛場景總是在三廳,不是一般人真確的戀愛情景,像日本偶像劇《東京愛情故事》那樣寫實;瓊女郎、男仕呼天搶地的語言與行為,以及脱離常理的奇幻情節等,跟大家處理感情的態度與戀愛方式也大相庭徑。然而,就是這種脫離現實的情節與非一般常人的感情表達方式,透過俊男美女的演繹,讓有工作壓力、渴望愛情速成的成年人有無限的想像空間。 

 

因此,剛出社會工作、欠缺生活經驗的年輕異性朋友喜歡看瓊瑤的文藝片,沒有深厚思想的內容,讓他們不用經過大腦就可紓解職場壓力,影片的浪漫氣氛還可增進男女感情,是愛情的催化劑。

 

台灣老一代與中生代,很多人都看過瓊瑤的文藝片,它們是50、60與70年代國片賣座的保證。然而,瓊瑤影片雖賣座,但有些心智不夠成熟的年輕人卻誤以為「愛情應該是這樣」,陷入情網不能自拔,荒廢了學業或工作。

 

綜合上述,瓊瑤小文學性不夠,學界與文壇評價不高,但從社會性、心理學以及社會功能與流行文化的角度來看,瓊瑤小說有其一定的貢獻,是很多中老年人的美好回憶──雖然有一些輕微的不良影響。

 

※作者為藝文評論員、台大外文系畢業

關鍵字: 瓊瑤 言情小說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

上報 Up Media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