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劃法衝擊】行政院指明年度總預算恐需重編 主計總處:千億業務應回歸地方

上報快訊/鄭宏斌 2024年12月23日 12:07:00
針對《財劃法》修法通過,行政院表示明年度總預算受到嚴重衝擊,可能需要重編。(王侑聖攝)

針對《財劃法》修法通過,行政院表示明年度總預算受到嚴重衝擊,可能需要重編。(王侑聖攝)

立法院上周三讀通過《財政收支劃分法》部分條文修正案,行政院表示,新法一旦公布公布,明年度總預算會受到嚴重衝擊,可能甚至需要重新編列,目前正在研議提出憲政救濟程序。


行政院上午舉行「行政院針對立法院三讀《財政收支劃分法》版本說明記者會」,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財政部長莊翠雲、行政院主計總處主計長陳淑姿出席。


李慧芝表示,遺憾中央、地方政府未取得共識,立法院就倉促三讀通過《財劃法》。此次修法沒有設定生效日期,總統一旦公布,3天內就生效,明年度總預算將受嚴重衝擊,可能甚至需要重新編列。


李慧芝也表示,正在研議所有憲政救濟程序、評估相關因應措施,遵循憲政程序、完成救濟。

 

主計長陳淑姿指出,中央收入減少,但並未通盤考量事權劃分,進行調整,「非常不合理」。基於錢隨事權移轉原則,並避免將來地方為了消化預算而浮濫支出,中央所承接之省府業務包括老農津貼159億、勞健保費915億 、省立學校350億、省立醫院452億等1000多億元預算,應一併移回各地方政府辦理。


陳淑姿也說,育兒津貼、托育補助、污水下水道建設、生活圈道路、軌道建設等,未來將優先檢討回歸地方或提高自籌款比率因應。
 

 

財政部說明新版《財劃法》修法後造成的衝擊。(王侑聖攝)

 

李慧芝說,按《地制法》規定,社福、教育文化、警政、水力、交通等地方自治事項,應由地方自有財源優先編列預算支應,但地方政府籌措財源能力不同,所以中央政府幫財政能力不佳的縣市政府減輕負擔,透過一般性補助款、各部會計畫型補助款、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等,幫助地方強化公托、教育、照顧、醫療等各面向社會投資與建設。


李慧芝指出,這些年來,地方政府已開始轉為賸餘,長短期債務減少,這是為何之前行政院長卓榮泰提到現行《財劃法》是行政院最有把握執行的版本,這些年來政府有聽到修正《財劃法》呼聲,但凝聚共識需要時程,政院一直跟各界開會,可惜在未取得共識前,在野黨就強行修法。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

上報 Up Media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