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迎接美國經濟三套劇本兩套是「悲劇」的2025

田方倫 2024年12月30日 07:00:00
無論是美國對自身的預測,還是台灣的展望,或是中國的信心滿滿,2025年的全球經濟走向都將充滿不確定性。(美聯社)

無論是美國對自身的預測,還是台灣的展望,或是中國的信心滿滿,2025年的全球經濟走向都將充滿不確定性。(美聯社)

在強人川普的強勢回歸之下,展望2025年的全球經濟,充滿著「不確定性」,而這一點幾乎成為主流預測機構與多數專家學者的共同認知。根據美國銀行針對2025年美國經濟提出了三套不同的劇本,其中兩套的結局均以「悲劇」告終,在在顯示出未來一年美國以至於全世界的風險與挑戰,確實值得國人關注研究。

 

美國銀行的三套劇本

 

劇本一:激進政策帶來衰退

 

第一套劇本預測,川普將推動激進的關稅與移民政策。美銀預測,這將對投資人和消費者的信心造成衝擊,最終導致美國經濟步入衰退。這種情況下,市場的不穩定性將加劇,企業投資意願下降,消費者信心也會受到影響。

 

劇本二:地緣政治的長期慘劇

 

第二套劇本則描繪了一幅更為悲慘的畫面:全球地緣政治局勢因為川普的貿易和外交政策而極端升級。在這種情況下,美元將全面走軟,美國經濟可能陷入類似「停滯性通膨」的困境。隨著利率仍處於高位,聯準會可能被迫實施「殖利率曲線控制」政策,以應對財政赤字的壓力,這將進一步加剧美國經濟的動盪。

 

劇本三:樂觀的經濟成長

 

美銀的第三套劇本則相對樂觀。預測川普在上任初期,將施政重點放在鬆綁監管和減稅等有利於經濟成長的措施上,關稅政策可能相對淡化。在這種情況下,美國的通膨預期可能會溫和上升,聯準會的降息路徑不排除提前結束,利率將保持穩定,甚至可能出現「反向升息」。這將使美國GDP成長率有望超過3%。

 

從美國銀行的三套劇本來看,雖然「不確定性」仍然是基本格局,但最期待的情況是川普在施政上能夠集中於減稅與監管鬆綁,而非積極開打關稅戰。這樣的情形下,市場或許能夠迎來一個偏向樂觀的經濟環境。

 

台灣如何不招惹川普

 

根據台經院的預測,台灣在2025年的經濟成長率將達到3.15%,雖然比2024年略低0.88個百分點,但整體表現將更為均衡。這是因為明年台灣的經濟不再僅僅依賴科技業和出口,部分傳產已開始復甦,呈現「出口、投資與消費同步成長」的情勢,整體表現將是「內穩外溫」。

 

主要外資報告中,對於台灣明年的評估多數基調為「審慎中不乏樂觀」,其中關鍵因素是AI技術的發展。台灣在先進半導體製造和人工智慧技術方面的領先地位,使其在面對川普貿易戰的影響時,受到的衝擊相對較小,然而,台灣並不能完全置身於「川普風險」之外。台灣對美國龐大的貿易順差,可能成為川普眼中的尖刺,關稅衝擊將是台灣最大的風險,倘若川普試圖推翻WTO的架構協定,開啟新一輪的晶片戰爭,這將對台灣經濟造成進一步的影響。

 

中美關係變化成為挑戰

 

中國經濟在2024年面臨著結構性調整的挑戰,隨著中國政府推動經濟轉型,從依賴出口和投資轉向內需和服務業,這一過程雖然艱難,但卻是未來增長的關鍵。中國的消費市場正在迅速擴大,尤其是在數字經濟和電子商務領域。

 

根據中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指出,2025的中國經濟將在穩定運行的基礎上實現較高質量增長,中國將會在新的一年實行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既要全方位擴大需求,也要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産力,還要通過改革開放增強發展內生動力。正因中國政府的獨特性,讓中國的經濟受強力政策支持和強大經濟韌性保障,2025年中國經濟回升,非常有可能是帶動亞洲和新興市場整體性經濟增長,也因如此IMF將亞洲新興經濟體的增長預期上調0.1個百分點,亞洲將繼續發揮區域內人力成本、製造業競爭力和消費大市場優勢,為2025年的世界經濟增加一抹亮色。

 

然而,中國的經濟增長依然受到多重因素的制約,包括人口老齡化、環境問題以及地緣政治的緊張局勢。特別是中美貿易關係的變化,將直接影響中國的出口市場和外資流入。因此,中國政府必須要思考,如何在國家保持經濟增長的同時,加強內部市場的活力,以應對外部挑戰。

 

AI技術的影響

 

未來幾年內,AI技術的主流將從雲端走向終端應用,涵蓋製造業、醫療業、金融業等多個領域,簡單來說,AI是繼蒸汽機後最偉大的發明,能夠替代勞動力甚至腦力。特別是在醫療領域,AI能加速新藥的開發,幫助人類解決癌症等重大疾病。但也正因如此,AI晶片在當前經濟中的地位愈發重要,尤其在伺服器的雲端建置和終端應用中,目前的晶片價值已超過石油,石油開採的國家很多,但是目前優質的晶片只有台積電能做。

 

根據統計,全球前十大晶圓代工廠中,台灣的台積電、聯電、力積電、世界先進4家廠商市佔率合計為66%,牢牢佔據全球半導體第一大代工市場。其中,台積電一直以來都是一家獨大,市佔率長期保持在50%以上。中國大陸中芯國際、華虹集團2家廠商分別排名第五、第六位,整體市佔率為8%;而韓國三星的市佔率為12.4%,在市場份額上僅次於台積電;此外,美國的格芯和英特爾IFS 2家公司進入全球代工企業前十,二者合計市佔率為7.2%。

 

這個數據更證明了台灣的半導體產業在AI浪潮中具有關鍵地位,未來的成長空間依然相當巨大,這是台灣的優勢,而我們要如何保持產業優勢、人才優勢、設計優勢,讓矽盾能夠繼續保護台灣,則是國家領導人必須積極面對的問題。

 

綜合以上分析,2025年的全球經濟將面臨多重挑戰與機遇。不可否說的是,無論是美國銀行對於自身經濟的劇本預測,還是台灣的經濟成長展望,或是中國政府對於自己的信心滿滿,未來的經濟走向都將充滿不確定性。川普的政策回歸將成為一個不穩定因素,而AI技術的發展則可能成為推動經濟成長的重要力量,在這樣的背景下,投資者也好國家領導人也罷,必須時時刻刻保持警惕,靈活應對市場的變化。

 

※作者為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博士生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