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前總統卡特逝世享嵩壽100歲 任內與台灣斷交、簽署《台灣關係法》

劉孜芹 2024年12月30日 07:40:00
美國前總統卡特。(美聯社)

美國前總統卡特。(美聯社)

美國前總統吉米卡特29日下午3點45分左右,在喬治亞州普萊恩斯的家中去世,享年100歲。他的兒子證實這項消息。卡特於1977年至1981年出任美國第39任總統,在任內與台灣斷交、美中兩國正式建立外交關係,被認為是其白宮歲月中最重要的歷史貢獻之一。

 

美國之音報導卡特(Jimmy Carter)擔任總統期間,美國正逢內外危機不斷,在美蘇兩國爆發核戰爭的邊緣之際,世界第2大石油出口國伊朗1978年又爆發伊斯蘭革命,引發第2次石油危機,美國油價成倍上漲,罕見的「大通膨」導致二戰後最嚴重的衰退。

 

在內憂外患之下,卡特1980年的大選中以美國現代選舉史上最大的壓倒性劣勢敗給雷根。在很多年裡,他一直被說成是美國史上最糟糕的總統之一。然而,隨著時間推移,其歷史性貢獻逐漸獲得正面的評價。卡特後來創立卡特中心,與其夫人走訪80多個國家,監督陷入困境的選舉、調解爭端和對抗疾病。這種活躍的後白宮生活最終讓他獲得了2002年諾貝爾和平獎。

 

對於卡特逝世,白宮29日發表總統拜登和第一夫人吉爾·拜登的聲明:「60年來,我們很榮幸能稱吉米·卡特為親愛的朋友。但是,吉米·卡特的非凡之處在於,美國和世界各地數以百萬計從未見過他的人也認為他是親愛的朋友。」

 

總統當選人川普在Truth Social上發文表示:「吉米作為總統面臨的挑戰,是在我們國家的關鍵時刻出現的,他竭盡全力改善所有美國人的生活。為此,我們都欠他1份感激之情。」

 

卡特在其總統任內,與台灣斷交,完成美中建交,並簽署《台灣關係法》。他上任後不久便做出決定,要在其任期內完成與中國關係正常化。

 

為了確保不至驚動國會等方面的強烈反彈,導致功虧一簣,卡特在嚴格保密的情況下跟中國當時實際上的領導人鄧小平取得聯繫,甚至連國務院都被蒙在鼓裡。

 

「由於國務院不可避免地洩密,除了直接從白宮收發之外,我從未允許過其他通信,」卡特後來回憶說,「我和鄧在12月中旬同時宣布,我們達成協議,1979年1月1日建交。」

 

台灣問題是美中兩國關係中最棘手的問題,當年亦然。當時雙方在以下兩個關鍵問題上一直互不相讓,卡特要中國承諾只用和平方式解決台灣問題,而中國則堅稱這是內政,毫無妥協的餘地。

 

此外,卡特堅持在關係正常化後繼續向台灣出售武器,中國堅決反對。這兩個問題在最後的聯合聲明沒有觸及。

 

然而,聯合聲明中繞不過去的是美國是否承認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中國官方後來透露的文件顯示,直到建交前的一晚,中國外交部英文司的辦公室裡還在燈火通明,研究「承認」一詞的中英文表述。

 

在美中建交公報中文中,有兩處用到承認這個詞,一處是美利堅合眾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另一處是美利堅合眾國政府承認中國的立場,即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然而美方英文版裡是兩個不同的單字,recognize和acknowledges。時任外交部副部長章文晉在和時任外交部高級翻譯施燕華等研究之後認定,acknowledge的第一個定義就是承認,跟recognize是一樣的。

 

尼克森總統的美方翻譯傅立民(Charles Freeman)曾透露,當年基辛格和周恩來談判的時候雙方也是僵在台灣問題上,最後美方選了acknowledge這個詞,意思不過是我們聽到了你們說的了。傅立民說,當時周恩來對此完全心知肚明。

 

卡特的另一個貢獻是《台灣關係法》(Taiwan Relations Act)。這項立法無愧為美中、美台關係史上一個極為重要的基石,為後來時至今日的一系列的美台關係的演變奠定基礎,其中包括美台非官方關係、對台軍售、出兵協防台灣、以及戰略模糊。《台灣關係法》在美國遠高於中國推崇備至的3個公報,在相當程度上開創了美國以國會立法的形式參與治理美中關係。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