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與維基百科之間的衝突,實際上是一場圍繞數位時代價值觀的辯論。(合成照片/美聯社/維基百科)
2024年12月24日,馬斯克在X平台發文呼籲停止捐款給維基百科(Wikipedia),批評該平台過於「覺醒」,並要求恢復「編輯平衡」。不過,他的呼籲不管用,甚至有反效果:維基百科基金會近日獲得的各界捐款激增。在馬斯克發出呼籲之前的幾天,每天捐款金額約為 80 萬至 90 萬美元,但在耶誕節假期,這些金額每天增加到超過 100 萬美元。12月27日,當日捐款甚至超過170萬美元!
最近,在回應維基百科創辦人吉米·威爾斯(Jimmy Wales)對X平台和馬斯克的批評時,馬斯克也再次重申他對維基百科的捐款提議繼續有效,前提是改名必須維持一年以上,因為他「不是傻瓜」。
所謂「捐款提議」,發生在2023年10月22日,馬斯克在其社交媒體X平台上聲稱,如果維基百科願意將名稱改為「雞基百科」(Dickipedia)(”dick”在英文裡有「陰莖」等意涵),他將向維基媒體基金會捐款10億美元。馬斯克近日重申此提議繼續有效的同時質疑:「為何維基媒體基金會需要如此多的錢?」該言論不僅被批評為輕視維基百科的營運成本與社會價值,更引發關於資訊中立與真相控制的激烈討論。一名用戶回應,引用了維基百科上關於馬斯克的段落,指出馬斯克在X平台有散布虛假訊息、支持陰謀論及容忍仇恨言論的記錄,並聲稱這些內容「可以付費找人撰寫」。馬斯克轉發並表示認同此說法,但這也顯示他對維基百科的誤解甚深——它是一個非營利平台,且其內容編輯與基金會資金之間並無關聯,沒有人可以因為撰寫維基百科的條目而獲得報酬。
這不僅顯示馬斯克對維基百科運作邏輯與核心價值的誤解,也凸顯他對公共知識共享平台的僵固偏見。他財大氣粗的挑釁言論,意在損傷維基百科的公信力,並試圖將其標籤成一個帶有偏見、浪費捐款的資訊平台。然而,正如《衛報》專欄作者佐伊·威廉斯(Zoe Williams)所言,維基百科的成功象徵著人類「集體慷慨」的最佳表現,其運行依賴於透明的機制與跨文化的協作,而非單一權威或巨額資本。
維基百科作為一個非營利、開放的知識分享平台,向來是全球集體智慧的象徵,也是可實現的「真實烏托邦」(real utopias)的例證之一。作為全世界訪問量第四名的網站,月訪問量曾經高達67億次,維基百科在促進資訊流通與社會公平上扮演關鍵角色。然而,馬斯克近日對維基百科的攻擊彰顯右翼科技大亨與公共知識平台間的價值衝突。
維基百科自2001年創立以來,以編輯志工的集體協作為基礎,形成一個跨語言、跨文化的知識共享寶庫。平台的透明機制與單一條目編輯方式,使其成為資訊查證與相對中立表達的重要來源。以2021年美國國會暴亂事件為例,數百名編輯迅速行動,準確記錄事件演變,充分展現平台對中立與事實的堅持。然而,隨著規模的擴大,維基百科也逐漸面臨偏見、資訊超載以及編輯志工多元性不足等問題。
部分研究指出,維基百科在描述政治人物時可能存在偏見。例如,《新聞週刊》(Newsweek)引述的一項研究發現:維基百科對右翼人士的描述較左翼更為負面。這種現象可能表示平台編輯志工的組成不夠多元,例如白人男性占主導地位,以及編輯志工的全球地理分佈不均,尤其在涉及敏感政治事件或地緣衝突時,維基百科的條目內容偏向容易引發多方爭議。此外,隨著虛假訊息在全球各地的擴散,如何在維持開放性的同時確保內容的真實性,已逐漸成為維基百科在營運上的重大挑戰。
此外,馬斯克聲稱,維基百科的所有內容完全可以儲存在一支手機中,暗示維基百科的高額營運成本是不必要的。然而,此一說法低估了維基百科在營運上的真實需求:該平台每月處理超過25億次頁面瀏覽量和4,400萬次編輯操作,這對伺服器基礎設施及網路運行的穩定性構成極大挑戰。同時,維基百科需要面對全球各地的法律與政策風險,而且其透明審核和內容協作機制也需要大量人力與資源來維持。馬斯克的言論顯然簡化了這些複雜的營運需求,無法反映維基百科作為全球性知識共享平台的真正價值。
馬斯克對維基百科的攻擊,並非單純基於對資金使用的質疑,而是反映他對資訊控制權的渴望。他以挑釁的言論削弱維基百科的公信力,嘲諷其過於「覺醒」,稱其為「覺醒百科」(Wokepedia),並試圖將其定位為帶有政治偏向的平台。正如Reddit平台上的一位網友所評論的,「像馬斯克這樣的人,很少有事情是他無法擁有或控制的。他的目標是盡可能地摧毀它們,以獲得對它們的控制,或限制它們對他的控制。」這段話直指馬斯克行為的核心意圖,也就是他企圖重塑公共資訊平台的影響力,以符合其自身利益。
另一位Reddit用戶評論道:「因為它們涉及事實,而他不喜歡事實。」此一評論揭露了馬斯克與維基百科的根本矛盾:維基百科致力於在事實基礎上共享知識(雖然在實際操作上無法做到完美無瑕),而馬斯克及其控制的平台卻企圖以私有化方式操控資訊流通與敘事,想要削弱非營利性質的集體智慧創造與知識共享。
此外,馬斯克對資訊市場的壟斷野心日益明顯。有位Reddit用戶評論指出:「他希望將資訊私有化,以便他和他的億萬富翁夥伴可以控制敘事。」此一言論顯示,馬斯克之所以卯上維基百科,其實是出於更廣泛地主導數位時代資訊權力結構的意圖。他所追求的,不僅是控制資訊的內容,更是希望重塑公共資訊的運作模式,從而實現對社會敘事的全面掌控。
馬斯克與維基百科之間的衝突,實際上是一場圍繞數位時代價值觀的辯論。雖然科技巨頭如馬斯克在推動技術創新方面有其貢獻,但我們也必須對公共領域受到的潛在威脅有所警覺。馬斯克對維基百科的攻擊,凸顯在資訊私有化/商品化與非營利/公共集體協作間的深層矛盾。
維基百科的存在提醒我們,集體智慧與透明機制仍是數位時代不可或缺的力量。在一個資訊爆炸與虛假訊息充斥的數位世界中,如何守護維基百科這樣的平台,不僅涉及知識共享的未來,也關乎數位公共領域的公平性與多元性。
※作者為中正大學傳播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