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地利去年9月改選國會,極右派政黨獲得史上最多席次。(資料照片/美聯社)
奧地利總理內哈默4日宣布將會辭職後,自由黨黨魁、前內政部長基克今天(6日)面見總統范德貝倫,標誌著奧地利可能將迎接二戰後,第1個由極右派領導的政府。
綜合美聯社、路透報導,基克(Herbert Kickl)今天面見范德貝倫(Alexander Van der Bellen)的目的,是希望能夠獲得總統授權組成政府;此前基克領導的自由黨(FPO)在去年9月的國會改選得票率第一,贏得29%選票,內哈默(Karl Nehammer)領導的人民黨(OVP)屈居第二。
去年10月,范德貝倫以FPO在國會無潛在組閣對象為由,指示內哈默嘗試組成政府,此舉曾激怒FPO。內哈默曾矢言不會與基克領導的FPO組閣,稱他是陰謀論者及國安威脅。
但是經過數月努力後,內哈默與其他政黨協議組成政府失敗收場,讓他在4日宣布將辭職;內哈默辭職後, OVP代理黨魁史托克(Christian Stocker)表示願意與FPO談判組閣。鑒於FPO目前的民調甚至比選舉時要高,解散國會是內哈默不可行的選項。
FPO被認為是極右翼,是因為其在1950年代時由前納粹黨衛軍(SS)軍官成立,目前奉行反移民,歐洲懷疑主義至反歐盟的立場,對俄羅斯也較為友善,主張結束制裁俄國,批評軍援遭俄國入侵的烏克蘭,主張退出由德國發起的歐洲防空項目「歐洲天空之盾倡議」(European Sky Shield Initiative,ESSI),基克的言談也充滿民粹的特質。
FPO過去曾數次與其他政黨組成政府,但從來都不是最大黨,直到去年9月的選舉,才創下有史以來最大斬獲。
FPO過去多與偏保守派的OVP組閣,兩黨在阻止移民等議題上有共識,但是如何編制預算案有分歧,更明顯的是在俄羅斯的立場,包含軍援烏克蘭及ESSI等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