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大罷免,讓整個國民黨一起受到威脅,反而逼使國民黨團更加團結。(攝影:張哲偉)
若要評估民進黨部分政治人物所拋出的「大罷免」路線,由美國參議院傳奇黨鞭升任的前總統Lyndon B. Johnson有一句名言值得參考:「政治的第一條規則,就是要知道怎麼計算數目。」
需要計算的數目有很多,其中「6」又是最優先必須指出的數字:若要推動大罷免,民進黨必將宣稱當前要解決的問題是藍白沆瀣一氣把持立法院,既然無法解散國會重新選舉,打破僵局的唯一方式就是讓民進黨重回多數。然而,民進黨目前席次51席,還需要額外取得6席才能剛好過半,而在全國由國民黨代表的39個區域選區中,民進黨能夠成功罷免並補選成功的席次是否有來到6個之多?倘若沒有,民進黨向全體選民宣稱要達到此一目標,並以此為號召用力動員支持者,最後卻發現自始無法成功,將不但是白忙一場,而且還將會承受龐大的成本。
罷免成功的門檻向來很高,何況罷免本身只是第一關,後面的補選才是決定席次歸屬的關鍵。至今立委被罷免的唯一案例是陳柏惟,當時取得成功甚至是國民黨而非民進黨;且罷免之後,該次補選國民黨依然敗北,由民進黨贏下該席次,藍營也等於白忙一場。民進黨是否真的能有相當把握,此刻在至少哪6個選區累積的實力,已經能夠選得比2021年台中第二選區的國民黨、顏清標家族來得好?
如果無法,大罷免對民進黨而言的成本就會顯得非常沉重,而這些成本至少有3大來源。第一是過度動員導致疲乏,且一旦失敗,將讓支持者乃至其他選民懷疑民進黨的領導能力。第二是讓游離選民感受到赤裸政黨鬥爭,而非民進黨要把國家帶往哪裡,因而感到冷感甚至排斥──而近期民調上不斷顯示,這是民進黨連任最大的風險。第三則是錯失向國民黨內部政治人物「個別」施壓的機會之窗,無法利用對手的內部矛盾,反倒強化傅崑萁控制黨團的能力。
這三大成本意味著,民進黨推動大罷免很可能是搬石頭砸自己的腳。在民進黨內,大罷免的倡議者經常表示這個作法是反映基層支持者的怨氣。但「民氣可用」的關鍵字是「用」,任何策略都得在選舉、在推動政策確實有用處,而非鼓勵支持者為戰而戰,最後卻無法真正成功贏下什麼,反而距離目標越來越遠。
首先,第一項成本來自於過度動員:假如民進黨向支持者宣稱要解決「藍白把持國會」的問題,說服支持者花費時間、金錢,並投注精力、感情,結果支持者跟著忙了半天,到了最後發現根本無法解決此一問題,這樣的無效感、落空感會相當劇烈,也更可能讓他們質疑民進黨的領導能力。
要理解這點為什麼極有可能發生,同樣要先回頭「計算數目」。過去,即使在國民黨聲勢最差的2015年,而且是在民進黨有一定實力的台北市第四選區,形象不佳的蔡正元都無法被罷免。當時的同意票只開出76,737張,距離當時法定門檻158,717票甚至只有一半。至於吳育昇等形象同樣欠佳的立委,則是連署階段的門檻都無法突破。
近期,基隆市長謝國樑的罷免案更是值得參考:在謝國樑個案中,支持罷免方的號召力,其實至多就等於民進黨在2022年前次選舉時的號召力,沒有比民進黨上次敗選時更多。謝國樑當時不僅面對在地施政的爭議案件,而且其實在2022年選得也並不漂亮,動員狀況甚至還略遜2020年的韓國瑜。在2022年,每100位基隆選民中只有31人出門票投謝國樑,甚至低於韓國瑜的32人,並未像其他許多國民黨候選人一樣有所成長。謝國樑之所以在2022年能於基隆獲勝,主因是過民進黨號召力不足:在2020年,每100位基隆選民中有高達37人出門票投蔡英文,但在2022年僅有23人支持民進黨。而到了2024年,謝國樑的罷免同樣並未過關,支持罷免的人有多少呢?每100人中同樣只有不到23人出門投下罷免票,號召力與民進黨2022年相差無幾。兩年前催不出來的人,現在若無特殊理由也很難催得出來。而目前,可有6個國民黨立委代表的選區的怨氣接近韓國瑜被罷免時的情況?又有多少是連蔡正元、謝國樑的級別都難以達到?
話說回來,民進黨罷免的目標選區也實在不多。同樣,政治的第一條規則是能夠算出數目,而以較單純、粗略的標準來看,也暫時先不考慮民眾黨或其他第三黨的角色,在2024年選舉中,國民黨勝幅小於5%的選區僅僅只有9個:新北七(葉元之)、桃園二(涂權吉)、桃園三(魯明哲)、桃園六(邱若華)、台中四(廖偉翔)、新竹市(鄭正鈐)、南投二(游顥)、雲林一(丁學忠)、台東縣(黃建賓)。即使加上情況特殊的台北四(李彥秀勝過部分民進黨支持者反感的高嘉瑜,基進黨選票因而能獲得超過1成的選票),以及差距只略多於5%的新北十二(廖先翔)和桃園一(牛煦庭),也才剛好12席。
這12席都是民進黨去年才剛落敗的選區,在一年多之後,民進黨真有機會在當中翻盤超過一半嗎?參照基隆市長的案例,有機會催出額外的選民嗎?這裡的翻盤不但是要罷免成功,還要補選獲勝,而且是在全國「大罷免」、資源高度分散、輿論也將關注藍綠對抗而非在地議題之下,要想像超過一半都能翻盤,認為國民黨都會先輸罷免、再輸補選,機率實在極低。
即使要推動罷免,也都應該設定「可行」的目標,比如翻盤2席,讓民進黨成為第一大黨,迫使民眾黨在爭議法案不能以缺席表決掩護國民黨,要支持國民黨就得進場投票。又或者,根本不抱罷免成功的期望,但借助罷免的宣傳效果,瞄準民進黨認為「惡性」最為重大的國民黨立委,也是一個可行的方案。
此刻,不少大罷免的倡議者主張,民進黨支持者現在情緒高張,必須做些什麼。但是,如果認為民進黨支持者現在就已經怨氣深重,或者就焦慮無措,那麼等到幾場罷免失敗之後呢? 向支持者宣稱要解決藍白過半的問題,等到發現「最多能翻盤一兩席就很好了、恐怕連一兩席都沒有」呢?黨領導人給了期望,卻又讓人失望,這只會讓支持者更加情何以堪:試想,尤其如果先是許多地方連署未過,接著第一場罷免並未成功,但第二場、第三場卻又還在進行,支持者就被迫承擔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的爛尾戲。
更有甚者,一旦大罷免戰術失敗,民進黨就可能陷入互相檢討、「抓戰犯」的氛圍。同時,當黨領導層定調「罷免=有做事」,在最嚴重的情況下,即使失敗了,鷹派基層有可能到了吃了敗仗之後還在繼續大聲疾呼要接力罷免,甚至可能重現類似於2009年埋怨民進黨領導層「救阿扁」不力的氛圍。金錢、組織、精力、士氣、名聲的種種損耗還尚未復原,大罷免之後又要旋即面對2026年的地方選舉,這在在都將讓民進黨顯得窘迫。
支持者尚且如此,更不用說,對於一般游離選民會怎麼理解這樣的失敗。民進黨既然已經把目標拉高,一旦雷聲大雨點小,選民就更有可能懷疑民進黨是有實力、能夠成事的團隊,這對品牌的傷害也非常之大。
這甚至還只是直接的成本,還沒有考慮所謂的「機會成本」,也就是「選擇大罷免策略而非其他策略,會浪費掉什麼」。
而大罷免策略第二重的成本恰恰就是「浪費議題主導權」。要理解這點同樣可以先看數據:到目前為止,賴清德總統的民調相當漂亮,各家民調顯示的信任度都將近5成,加上國民黨、民眾黨相當混亂,民眾黨信任度更是崩盤,顯示賴清德是有一定的資本可以主導議程、可以向民眾溝通「民進黨政府能做到什麼」。
更進一步來看,TVBS在8月底的民調顯示,倘若重新投票,有49%表態將支持賴清德,其中國民黨支持率變化不大,多出的支持率主要是從柯文哲那裏贏來,讓柯文哲的支持率銳減約3分之1。這顯示,不少「中立」的游離選民即使原先票投柯文哲,現在也至少暫時較願意信任賴清德。美麗島電子報11月底的民調亦顯示,有53%對賴清德未來執政表現感到樂觀,且有47%表態支持其連任,就連目前表示中立的選民也都有3分之1支持(反對和無意見的比率大致相同)。不論是展望2026年地方選舉還是2028年總統及立委選舉,賴政府在說服獨立、游離選民這方面頗具資本,而這些選舉才是真正的重中之重。
這個資本可以說是賴政府手上最重要的資源,民進黨的基本盤沒有雄厚到足以直接勝選,畢竟爭取游離選民就是選舉成敗的關鍵。這群選民願意聽聽賴政府說「你想把國家帶往哪裡」,甚至目前傾向信任賴政府而非在野黨。這個「你想把國家帶往哪裡」可能有千百種方案,但幾乎確定不可行的方案正是強調政黨的鬥爭,而非具體的願景。畢竟,會想跟著民進黨與藍白對決的選民,就自始不會是這群關鍵的、目前對賴政府有好感的「獨立」選民。這些關鍵的游離選民就是對政黨鬥爭無感,就是不認為國民黨、民眾黨是對民主自由、安定繁榮的威脅,不認為藍白是「敵人」。
所以,民進黨政府倘若浪費一整年的政治新聞版面,不去找到「你想把國家帶往哪裡」的具體版本,反而讓藍綠大對決的罷免戰爭盤據所有討論,只會讓游離選民珍貴的信任和好感逐漸冷卻。他們當中多數人應該不至於立刻轉向藍白,但可能轉為觀望或者冷感,而在民進黨要爭取四連任的艱困戰役中,沒能留住這些人將會是最大的敗筆,是讓蔣萬安或盧秀燕多出一群可以爭取的選民,或是讓沒有貪汙問題的「下一位柯文哲」可以再度訴諸「推倒藍綠高牆」。從國民黨的角度來說,就算犧牲一兩席立委,若能換取這一批游離選民對民進黨更為無感,絕對是划算的交易。
這些選民對於立院鬥爭之無感,同樣也有民調證據支持。TVBS在2024年年中的民調顯示賴政府享有高信任度,但同一份民調卻也顯示國會權限問題中支持藍白立場的比率是40%,支持綠營立場僅32%(另28%無意見),其中藍綠選民幾乎各自歸隊,但中立選民根本不為所動,僅18%支持民進黨立場;同時,支持藍白立場者明顯較高,但也僅有27%,有整整56%表示無意見。即使這是2024年政壇上最為劇烈的衝突,但中立選民的性質,意味著他們對於這種憲政、政黨層次的議題缺乏興趣,並不可能被動員。
關注政治的人或許已經忘記自己關注政治前的樣子,但許多選民一個禮拜並不會花超過一小時的時間關注政治。面對年末立法院的爭議,美麗島電子報12月份民調雖然顯示民眾過半信任賴政府,但也顯示只有35%民眾能正確指出中央地方財務分配是爭議法案之一、能指出罷免門檻問題的不到25%、能指出《憲法訴訟法》的也僅有20%,有高達56%三個都答不出來,而其中,自稱中立的選民更是有高達7成連一個爭議都說不出來。要說可以用憲政議題動員這些選民,促成難度極高的席次翻盤,恐怕徹底不切實際,反而需要擔心會不會讓他們感覺疏離、冷感。
何況,這些選民不但不太關注相關爭議,而且雖然信任賴政府,但直覺上對於「把藍白當成國家敵人」的說法也不買單。早在今年6月,美麗島電子報詢問「民進黨秘書長林右昌指控國民黨和民眾黨在配合中國製造民眾恐慌,透過立法院修法擾亂政府,讓民進黨執政沒有錢可用、沒有政績,影響未來選舉然後奪取政權。您認不認同他這種說法」,有高達6成民眾反對此一說法。在中立選民中回答不知道的比率雖然較高,但反對率58%、支持率僅17%,是超過3:1的壓倒性敗局。甚至,在民進黨自家支持者中,都有高達3成不認同此一說法。
而在更新的調查中,同一機構於12月調查,詢問民眾是否認同「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指控這是在野黨要讓中國摧毀台灣民主、滅亡台灣,使民進黨沒有辦法執政」,同樣有6成民眾反對,中立選民間反對比率高達65%、支持率更低到只有12%;也同樣,在民進黨支持者中也有高達3成不認同此一說法。換個方式來看,在「信任賴清德總統」的選民中,也只有47%認同此一說法,高達40%反對──就算賴總統將自己的公信力全數「梭哈」,這個說法的號召力還是極弱。
換言之,中立選民有不少人信任賴清德,但他們相信的是賴清德的人品和能力沒有問題,是期待賴政府能讓國家更好,更安全、更穩定、更繁榮,至於把藍白視為國家敵人的說法,他們則豪無興趣。事實上,乃至民進黨支持者當中,也有大約3成屬於這個類別。這不但意味著訴諸藍綠對決、打倒國民黨的大罷免和補選很難成功,很難吸引到足夠多的游離選民,更意味著因此讓選民感到疏離、感到「天呀又在講這些了」的危險更是不可忽視。
而第三重的成本同樣屬於所謂機會成本,是在訴諸全面堅壁清野的政黨鬥爭時,反而強化了傅崑萁對黨團的控制力,讓「個別施壓」乃至「個別拉攏」的希望表得更加渺茫。此刻,不僅民眾黨陷入內鬥、尤其黃珊珊定位曖昧,而國民黨身為大黨,內部更本來就各有盤算。傅崑萁的利益本來就不等於柯志恩或者韓國瑜的利益,更不會等於盧秀燕或者蔣萬安的利益,問題只是利弊的權衡是否大到他們認為值得翻臉,他們身上的壓力又是否逼著他們不可以再繼續龜縮,必須出面爭取自己的利益、自己政治上的未來。
接下來三年藍白加總過半幾乎已成定局,民進黨必須接受,把精力用於在朝小野大之下爭取賴政府重大政策通過的空間,或至少以其他方式化解藍白最為失控的法案。為此,民進黨需要國民黨內有委員違抗傅崑萁,又或者需要民眾黨的黃珊珊等委員違抗黃國昌。而要達成這兩點雖然都很困難,失敗的機率遠遠大於成功率,但至少在某些個別政策上,絕對比讓六席立委立即翻盤來得可行太多。
從先前傳出的新聞中就能看出,國民黨內的裂痕絕對存在。早在本屆第一會期,許宇甄委員提案調高罷免門檻卻又撤案,就是柯志恩在黨團力主需要「以民生議題做主導」,讓他們可以對外宣傳做出顧及民生的政績。這當然不是因為柯志恩有崇高的理想,而是因為柯志恩是會思考「下一步」的政治人物,有意爭取高雄市長,不可能認為國民黨取得多數後都在「搞政治鬥爭」對她的選情有任何幫助。只不過,在堅壁清野的氣氛下,這個會期就沒有傳出柯志恩繼續挑戰黨團幹部的決議,反倒直接在鏡頭前故作無奈,表示:「我也想補救,但傅崐萁哪裡是我可以講的。」這樣的卸責想必連柯志恩自己都知道蒼白無力,但她的判斷依然是做了好過沒做,更顯示柯志恩其實有和傅崑萁拉開一定距離的需求。柯志恩只是當中最有指標性的案例,國民黨內還有多個希望更上層樓或者長期經營的立委,當然,他們多數時候都還是會反對民進黨的提案,但在一些關鍵的、特別是可以直接轉譯為選區建設或特定產業利益的法案上,各個擊破的空間也絕對可能存在。
同理,譬如盧秀燕、蔣萬安等人有意爭取總統大位,兩個人都相當「聰明」,和立法院的重大爭議保持距離,但這是可以維持的嗎?尤其,按照慣例,要挑戰大位的人很可能會先爭取黨主席,這更會讓保持距離變得更加困難。民進黨的戰術更應該讓盧秀燕、蔣萬安接受檢驗,想辦法透過市議員、媒體、地方組織等多管齊下逼迫他們表態。在去年的總統就職典禮,盧秀燕就不理會黨內鷹派的杯葛,率先表達願意出席,也迫使蔣萬安表示行程可以調整,就是因為他們知道自己不能跟著黨團一起暴衝。類似的劇碼,是否可能發生在國防、交通等其他議題之上?當他們被迫必須承受國民黨團在立法院的作為時,他們就有可能會發揮自己的影響力,尤其可能出面跟行政院溝通協調,爭取到他們需要的資源以及政績,提升自己的形象。任何政黨都不可能是鐵板一塊,同黨政治人物的最佳利益不可能永遠重合,這才是突破僵局唯一可行的途徑。
至於韓國瑜,到目前為止他的院長做得相當窩囊,這兩個會期的議事指揮幾乎被傅崑萁牽著鼻子走,這難道是他自己所樂見的嗎?他自己都得公開表態未被鷹派或「任何派系」綁架,也有報導指出,針對本會期的三項爭議法案,韓國瑜一度與行政院長卓榮泰私下協商達成妥協的共識,並且也向朱立倫主席溝通獲得同意,最後卻被傅崑萁一把推翻。韓國瑜這次吞下去了,但這是對他院長權威和政治資本最大的挑戰──能夠周旋、能夠有威信是立法院院長能夠參與協商的唯一原因,否則誰要跟院長協調?他又能夠為自己爭取到什麼?問題同樣在於民進黨有沒有能力挑動這項潛在的矛盾,讓韓國瑜決定下一次不要再繼續吞忍。
2013年下半年以降,民進黨身為少數黨能在國會要到許多妥協,甚至擋住爭議法案,一大原因就是王金平個人與馬英九決裂,而這背後的導火線又是馬英九躁進、高估自己的實力。傅崑萁一介區域立委,宮廷政治的手段也顯然不如當年的馬英九,不是不可能發生類似的嚴重策略失誤。加上國民黨內有足夠多政治人物自己有自己的野心,雖然未必能曉以大義,但絕對有機會誘之以利。
而此時,最與這個戰略目標背道而馳的戰術,同樣是推動大罷免,讓整個國民黨一起受到威脅,反而逼使國民黨團更加團結。這是需要各個擊破的時候,包含在媒體、地方議會、府院黨等各個層面都要「客製化」,為個別可能協商或施壓的對象培養關係、擬定策略,讓他們相信可以跟民進黨談談看,同時感受到壓力,覺得自己必須出來為自己的利益出頭。在任何國家,無法在議會取得多數的政黨都必須這麼做,如果無法和他黨取得正式的合作協議,就要針對個別的議案建立聯盟,裂解對手陣營的勢力,採取個別結盟和施壓的策略。
既然是少數就必須保持靈巧,就必須在勝少敗多的局勢下爭取提高勝率,就不能繼續用多數黨的邏輯來嘗試輾壓,這是行不通的。更廣泛來說,政治領導人需要幫助選民認清局勢,而非宣揚比2009年時「救阿扁」還要無望的夢想,最後反而讓支持者更加失望,讓游離選民感到疏離。知名的〈寧靜禱文〉廣受引用,內容正是「上帝啊,請賜我寧靜,去接受我無法改變的事;請賜我勇氣,去改變我能改變的事。並賜我智慧,以分辨兩者的不同。」民進黨的領導人此刻需要智慧,也需要寧靜,去帶領支持者接受此刻的現實。
當然,民進黨的領導人也不能放棄勇氣。只不過,這個勇氣不是暴虎馮河,不是意氣用事,而是有謀略、有企圖、懂得挑戰場,爭取到小規模的勝利,讓支持者可以感受到真正的成就感,而非抱持注定落空的希望;讓精力和版面可以用於爭取游離選民的支持,而非「藍綠鬥爭」此一讓游離選民冷感的主題;讓在野黨內的矛盾更加明顯,而非反倒讓國民黨更加團結。這是民進黨此刻面對的重要選擇題,考驗的是民進黨領導層的政治判斷以及智慧。
※作者為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