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海纜已成為區域試圖挑戰「現狀」的國家,優先攻擊或演練破壞的目標。(圖為與越南連接的海纜地圖/取自Submarine Cable Map官網)
一艘懸掛非洲「喀麥隆」(Cameroon)國旗,隸屬香港公司——Jie Yang Trading Limited,名為SHUNXIN-39(或稱XINGSHUN-39)的貨輪疑似於2025年1月3日破壞我國東北方外海域的海底國際電纜。航行軌跡顯示,自2024年12月1日以來,SHUNXIN-39貨輪一直在台灣北海岸的海域來回穿梭,並曾在海纜斷裂位置拖錨。專家指出,該貨輪外觀狀態極差,類似國際上規避監督,從事非法行為的「影子船隊」(Shadow Fleet)。經查詢,該船屬登記其他國籍的「權宜船」(Convenient Flag Ship),似乎有兩個身份:一個為「喀麥隆」國籍,名稱SHUNXIN-39,「海事移動服務標識」(MMSI)為613003889;另一個係「坦尚尼亞」(Tanzania)國籍,名稱XINGSHUN39,「海事移動服務標識」(MMSI)為677087200。從SHUNXIN-39貨輪的名稱、雙重船舶身份、隸屬公司、公司登記持有人為中國公民、航行軌跡等資訊,各界推測本起海底電纜破壞事件並非單純意外,可能與中國於印太區域擴張的「灰色地帶」(Gray Zone)威逼行為有關。然鑒於水下蒐證不易與海上執法時效限制,國際上對於民船疑似蓄意破壞海底電纜事件,最終多半無疾而終。即便如此,海底電纜的韌性與維護也因近年來頻傳的損壞「意外」受到國際關注。本文旨在透過SHUNXIN-39的爭議事件,初探海底電纜的水下安全挑戰與戰略意涵。
海底電纜的關鍵性與脆弱性
海底電纜的關鍵性與脆弱性將使其成為潛在區域進犯者優先選擇攻擊的目標。在關鍵性上,全球目前共有600條海底電纜,提供國際網路寬頻連接、數據傳輸、金融交易、電話通訊等99%跨國資訊傳遞之服務,其中也包含國防相關的情監偵敏感數據。隨著各種串流平台與雲端運算的崛起,未來海底電纜的需求及重要性將只增不減。以台灣來說,高達95%的網路與通訊數據係透過分布於頭城、淡水、八里、枋山及金門等五地的14條海底電纜接收與傳輸。在電纜與備援系統的密集度上,又以淡水與頭城的海纜登陸站為主要匯集點。因此,SHUNXIN-39貨輪於我國北方海域來回穿梭的行為確實引人疑竇。
在脆弱性上,這些承載大量通訊數據的水下關鍵基礎設施不僅缺乏保護,且因廣大複雜的水文環境,多環節的通訊中繼節點,導致難以即時追蹤與現場勘查。對比同樣扮演數據傳輸載台的衛星,地面中繼站,資料中心或行動通訊基地台,破壞海底電纜可能更為容易與隱諱。鑒於受影響的民間電信服務業者多半在破壞已造成後才會被動進行查驗,即便可以找出電纜斷裂時位於該地點的船舶,但在缺乏直接證據下,難以證明其行為,更遑論釐清其動機。
因此,海底海纜已成為區域潛在「修正主義者」(Revisionist)——試圖挑戰「現狀」(Status Quo)的國家,優先攻擊或演練破壞的目標,達到隱匿其蹤跡或切斷目標指管系統的目的。舉例來說,2021年11月「挪威海底監視網路」(Norwegian Undersea Surveillance Network)的電纜疑似被俄國船舶蓄意切斷。該水下監視網路主要用於海洋環境探測,但國防相關的聲紋資料也會一併被接收。然因疑似肇事的俄國拖網漁船SAAMI堅決否認,調查無法結案。而就在俄烏戰爭爆發前的2022年1月7日,一條連結北極「斯瓦巴」(Svalbard)SvalSat地面衛星站與挪威的海底電纜疑似也被俄籍船隻所破壞。在該條電纜被切斷前,俄籍船隻在附近來回超過130次,但全案最後因證據不足而終結。
電纜成為美中情監偵角力的前線
印太區域的海底電纜也成為美中情監偵角力之前線。不論是監測、收集或追蹤載具從台日或台菲之間的關鍵要道進入太平洋之蹤跡與能力,海底電纜都是不可或缺的數據傳輸基礎設施。這關乎解放軍直接進入太平洋與牽制日本及區域行為者的能力。事實上,為因應中國擴張,美國早已重啟冷戰時期的一項「整合水下監聽系統」計畫(Integrated Undersea Surveillance System,簡稱「IUSS」),旨在透過海底電纜與固定或移動的水下感測器收集橫跨日本向南延伸至東南亞的水下「聲紋辨識」(Acoustic Fingerprint),並建立資料庫。2022年,美國更將位於華盛頓州西部惠德貝島(Whidbey Island)上的一座數據監測站升級為「戰區水下監視指揮部」(Theater Undersea Surveillance Command),凸顯美中於印太水下聲納監聽系統的競爭進入新局面。
不可諱言,日本與那國島與台灣之間,與台灣恆春及菲律賓呂宋島之間的水下聲紋資料係美中競爭與印太區域安全情勢的關鍵。然而從整體海底電纜佈署與中繼傳輸需要的角度來看,只要找出關鍵的海纜節點進行人為破壞,同樣可以達成阻擾敏感數據傳輸的效果。在此脈絡下,中國於2020年公布在船錨上安裝切割刀的專利(專利名稱:一種拖曳式海底電纜切割裝置及其電纜切割方法),與中國船隻自2017年以來意外破壞連接台灣與馬祖的海底電纜高達29次的紀錄,已引發區域行為者的高度不安。
建立「小多邊」水下關鍵基礎設施「韌性」機制為當務之急
鑒於上述水下監測、蒐證與執法的不易及時效性限制,印太區域理念相同的行為者應針對海纜與海底管線等水下關鍵基礎設施,建立「小多邊」(Minilateral)「韌性」機制,強化水下關鍵基礎設施(特別需針對海纜)的後勤供應鏈合作與鋪設及維護能力,擴大「水下領域覺知」(Underwater Domain Awareness)夥伴關係。目前全球98%的海底電纜製造與鋪設主要由四家民間企業引領:美國SubCom、法國Alcatel Submarine Networks、日本Nippon Electric Company與中國「華海通信技術」(前身為華為海洋)。其中,美法日的公司占比87%的市場份額,係全球的領先者。因此,美法日應聯合印太理念相同的行為者——例如澳洲、台灣、紐西蘭,建立「小多邊」的印太海底電纜「韌性」機制。
澳洲外交部長黃英賢於2024年12月時曾公開感謝台灣、美國、日本、紐西蘭與澳洲共同推動我國盟邦吐瓦魯(Tuvalu)的Vaka海底電纜工程,凸顯台灣在通訊基礎建設與數位科技供應鏈上的實力與貢獻,在印太水下關鍵基礎設施「韌性」扮演關鍵角色。澳洲在「四方安全對話」(QUAD)框架下於2024年7月揭牌的「海纜連結及韌性中心」(Cable Connectivity and Resilience Centre),預計未來將在印太海纜「韌性」中承擔重任。台灣座落於印太海底電纜通訊的重要節點與中國解放軍進入太平洋要道的關鍵位置,勢必不會缺席。
※作者為國防安全研究院國家安全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本文授權轉載,原文出處。
(本評析內容及建議,屬作者意見,不代表財團法人國防安全研究院立場)